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夫人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郝从容不甘心自己在吴启正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帮不上任何忙,这也是显示她作为一个夫人能力的特别时期,在祁有音那里吃了碰,她就极力寻找别的关系,她将自己先后拥有的三个电话号码簿全部翻找出来,又将手机里记录的号码抄录了一遍,然后她按着号码回忆这些关系和人物,如今他们都在哪里,在什么要紧的位置,有什么背景?直到现在,郝从容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记者生涯是多么重要,那些社会关系其实就是一笔财富,人际关系的财富,不知什么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她的三个电话簿是分门别类的,政界、商界、军界,政界关系不多,军界更少,最多的就是商界人物,当时她跑社会新闻,许多有偿新闻需要拉赞助,她也就特别在意商界的关系,结识了一大帮老总,但郝从容那个时候结识他们只想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钱,现在她想通过他们的关系为吴启正的政治生涯搭一座桥梁,这就很微妙了,这就要看商界老总们的实力了,只有能打通上层高官关节的老总,才能具备这个实力。
郝从容大致看了一下政界人士的电话号码,一晃数年过去,这些政界的人士大多不在位了,在位的也都到了政协人大,说话的分量极其有限了。想想政界真是没有什么干头,在位时威风凛凛,不在位时门可罗雀。都说政界的人势利,他不势利也不行啊,奔他来的人都是求他办事的,他深知不在位时的尴尬,便掂量手里的权力了,于是权钱交易就成了官场的一种潜规则,谁都不说,谁都心知肚明,就像春天的雨悄悄下着,润物细无声。尽管中央三五申要领导干部与商人保持距离,可官商却始终紧密地勾结在一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能轻易放弃利益吗?于是贪官就像打不尽的麻雀,刚打了一只,另一只又飞来了。
郝从容索性把政界人士的电话簿摆到一边,军界的也摆到一边,最后只剩了商界的,她把他们按企业规模分门别类,当然这都是数年前的记忆,规模大的归到一类,中等的归到一类,小规模的归到一类。然后她又把手机上记录的电话也归类归档,她在整理手机上的电话号码时,发现省肉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衡越高倒是一个方方面面都比较活络的人物,他的社会关系也一定很多,可惜上次帮祁有音为那个叫小早的女孩举行慈善义演拉赞助时把关系用掉了,现在再求人家就有点不自量力了,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上次人家出了50万的赞助费,怎么可能没完没了地再出钱出力呢?你郝从容是他的什么人啊,不过当年写了一篇吹捧企业的文章而已,还是有偿的,要了人家一万元钱呢。
静了静心,郝从容准备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她的办公室没人,她怎么打电话都是公家出钱,今天她要踏踏实实把关系弄清楚,哪些人际可以用,哪些可以废。
由大到小,按企业的规模进行。
一遍电话打下来,郝从容发现真是大浪淘沙,经过数年的时间,企业的变化也很大,一些小企业已成了中型企业,许多大企业已破产,老板成了阶下囚,个别中型企业渐渐展成了大企业,可惜当年的老板换了,新的老板她再也不认识,人际也就废了。其实,最能办事的企业家就是将自己的实业由小做到大的人,这样的人是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鱼得水的,企业有了如此的规模绝非异想天开。可惜她询问了半天,只找到两个这样的企业,这两个企业的老板都是从前的老板,跟她的关系也是吹捧和被吹捧的关系,而且是有偿吹捧,她出文字,对方出资金。这样的关系应该说是靠不住的。但病急乱投医,郝从容还是准备试试。
说行动就行动,郝从容接通电话,自报了家门,老板听说是郝从容,过去的记者,如今名气响当当的作家,老公是市委副书记吴启正,便热情地邀她中午一道在海鲜楼喝酒,正好还有其他几个朋友,大家聚聚,其乐融融。
郝从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然后她在办公室里化了淡妆,匆匆下楼拦了辆士就奔了目的地,她要事先跟这家企业的老板沟通一下,摸清他究竟跟省委的哪些领导认识,她能不能通过他的关系把吴启正架上云梯。
这家企业在东郊,过去是一家乳胶厂,如今生产环保材料,老板姓郑,叫郑大可,郝从容认识他时他刚刚三十岁,好像是市里评出的企业明星,郝从容操笔弄墨地给他写了一篇文章,上了市报的头版头条,后来郑大可又成了省劳模和全国劳模,郝从容直觉是自己的这篇文章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许真的如此,否则事隔多年,郑大可对她依然热情如初,要知道商人是很重利轻义的。
郑大可如今非比寻常,他的气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完全摆脱了从前的稚嫩,而成了一位成熟的男性,老道的举止、儒雅的谈吐,举手投足都显出他对人情练达的通透。见到郝从容,他的第一句话是:“欢迎大作家来企业指导!”
第二句话是:“笔墨之缘终生难忘啊!”
两句简单的话,一下子就把彼此的陌生感消除了,数年不见的陌生,被见面的寒暄涤荡个一干二净,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啊。郝从容顺着他的话语很快进入了谈话的正题,由企业数年来的发展又谈到目前市场的运行及企业的潜质,郝从容在郑大可的讲述中大体知道了他目前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企业家中所处的位置,他的企业大致到了什么样的规模。
即便如此,她还是难以推断出郑大可目前与省委的顶级人物能有什么瓜葛,虽然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上级领导来这里考察的照片,可当下到企业考察调研已成了领导的一种时尚,这举动丝毫看不出与企业家关系的远近亲疏。
郑大可见郝从容的谈兴不浓,便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说:“这是我们企业在非洲刚刚谈成的一个项目,省委主要领导已经表过态了,下半年要跟我们一道去非洲考察。郝作家,过去你写我的时候,我还是一棵小树,更谦虚点说是一个嫩芽,那个时候的成就有点生拉硬扯,如今你再写我,素材就丰富多了,而且我已经有雄厚的资本雇写手,好多记者都找过我,... -->>
郝从容不甘心自己在吴启正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帮不上任何忙,这也是显示她作为一个夫人能力的特别时期,在祁有音那里吃了碰,她就极力寻找别的关系,她将自己先后拥有的三个电话号码簿全部翻找出来,又将手机里记录的号码抄录了一遍,然后她按着号码回忆这些关系和人物,如今他们都在哪里,在什么要紧的位置,有什么背景?直到现在,郝从容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记者生涯是多么重要,那些社会关系其实就是一笔财富,人际关系的财富,不知什么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她的三个电话簿是分门别类的,政界、商界、军界,政界关系不多,军界更少,最多的就是商界人物,当时她跑社会新闻,许多有偿新闻需要拉赞助,她也就特别在意商界的关系,结识了一大帮老总,但郝从容那个时候结识他们只想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钱,现在她想通过他们的关系为吴启正的政治生涯搭一座桥梁,这就很微妙了,这就要看商界老总们的实力了,只有能打通上层高官关节的老总,才能具备这个实力。
郝从容大致看了一下政界人士的电话号码,一晃数年过去,这些政界的人士大多不在位了,在位的也都到了政协人大,说话的分量极其有限了。想想政界真是没有什么干头,在位时威风凛凛,不在位时门可罗雀。都说政界的人势利,他不势利也不行啊,奔他来的人都是求他办事的,他深知不在位时的尴尬,便掂量手里的权力了,于是权钱交易就成了官场的一种潜规则,谁都不说,谁都心知肚明,就像春天的雨悄悄下着,润物细无声。尽管中央三五申要领导干部与商人保持距离,可官商却始终紧密地勾结在一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能轻易放弃利益吗?于是贪官就像打不尽的麻雀,刚打了一只,另一只又飞来了。
郝从容索性把政界人士的电话簿摆到一边,军界的也摆到一边,最后只剩了商界的,她把他们按企业规模分门别类,当然这都是数年前的记忆,规模大的归到一类,中等的归到一类,小规模的归到一类。然后她又把手机上记录的电话也归类归档,她在整理手机上的电话号码时,发现省肉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衡越高倒是一个方方面面都比较活络的人物,他的社会关系也一定很多,可惜上次帮祁有音为那个叫小早的女孩举行慈善义演拉赞助时把关系用掉了,现在再求人家就有点不自量力了,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上次人家出了50万的赞助费,怎么可能没完没了地再出钱出力呢?你郝从容是他的什么人啊,不过当年写了一篇吹捧企业的文章而已,还是有偿的,要了人家一万元钱呢。
静了静心,郝从容准备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她的办公室没人,她怎么打电话都是公家出钱,今天她要踏踏实实把关系弄清楚,哪些人际可以用,哪些可以废。
由大到小,按企业的规模进行。
一遍电话打下来,郝从容发现真是大浪淘沙,经过数年的时间,企业的变化也很大,一些小企业已成了中型企业,许多大企业已破产,老板成了阶下囚,个别中型企业渐渐展成了大企业,可惜当年的老板换了,新的老板她再也不认识,人际也就废了。其实,最能办事的企业家就是将自己的实业由小做到大的人,这样的人是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鱼得水的,企业有了如此的规模绝非异想天开。可惜她询问了半天,只找到两个这样的企业,这两个企业的老板都是从前的老板,跟她的关系也是吹捧和被吹捧的关系,而且是有偿吹捧,她出文字,对方出资金。这样的关系应该说是靠不住的。但病急乱投医,郝从容还是准备试试。
说行动就行动,郝从容接通电话,自报了家门,老板听说是郝从容,过去的记者,如今名气响当当的作家,老公是市委副书记吴启正,便热情地邀她中午一道在海鲜楼喝酒,正好还有其他几个朋友,大家聚聚,其乐融融。
郝从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然后她在办公室里化了淡妆,匆匆下楼拦了辆士就奔了目的地,她要事先跟这家企业的老板沟通一下,摸清他究竟跟省委的哪些领导认识,她能不能通过他的关系把吴启正架上云梯。
这家企业在东郊,过去是一家乳胶厂,如今生产环保材料,老板姓郑,叫郑大可,郝从容认识他时他刚刚三十岁,好像是市里评出的企业明星,郝从容操笔弄墨地给他写了一篇文章,上了市报的头版头条,后来郑大可又成了省劳模和全国劳模,郝从容直觉是自己的这篇文章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许真的如此,否则事隔多年,郑大可对她依然热情如初,要知道商人是很重利轻义的。
郑大可如今非比寻常,他的气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完全摆脱了从前的稚嫩,而成了一位成熟的男性,老道的举止、儒雅的谈吐,举手投足都显出他对人情练达的通透。见到郝从容,他的第一句话是:“欢迎大作家来企业指导!”
第二句话是:“笔墨之缘终生难忘啊!”
两句简单的话,一下子就把彼此的陌生感消除了,数年不见的陌生,被见面的寒暄涤荡个一干二净,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啊。郝从容顺着他的话语很快进入了谈话的正题,由企业数年来的发展又谈到目前市场的运行及企业的潜质,郝从容在郑大可的讲述中大体知道了他目前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企业家中所处的位置,他的企业大致到了什么样的规模。
即便如此,她还是难以推断出郑大可目前与省委的顶级人物能有什么瓜葛,虽然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上级领导来这里考察的照片,可当下到企业考察调研已成了领导的一种时尚,这举动丝毫看不出与企业家关系的远近亲疏。
郑大可见郝从容的谈兴不浓,便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说:“这是我们企业在非洲刚刚谈成的一个项目,省委主要领导已经表过态了,下半年要跟我们一道去非洲考察。郝作家,过去你写我的时候,我还是一棵小树,更谦虚点说是一个嫩芽,那个时候的成就有点生拉硬扯,如今你再写我,素材就丰富多了,而且我已经有雄厚的资本雇写手,好多记者都找过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