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凿通逸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伙计到了跟前低声说:“二位大爷,都尉大人到。”
那两人急忙站起,对着铖乙躬身施礼,铖乙赶忙还礼,一人说道:“都尉大人莫怪!唐突得很,不想大人还是来了!”言下之意竟然是算到铖乙不会来。
铖乙看着两人,面生得很,心中起疑,不知对方是什么人,也暗中后悔,不该过来。两人伸手,请铖乙坐了上位,两人在铖乙坐下后,才重新坐下。二人一个三十多岁,粗壮精悍,一个四十来岁,面色白皙,两人竟然看不出主从,居然是同时说话,同时进退。铖乙暗暗纳罕。两人坐下之后,不停地劝铖乙吃菜喝酒,铖乙摆手,说自己刚刚吃喝了,二人哪里肯依?铖乙弄得哭笑不得,只得勉强吃了几口。停下了,说道:“二位不知招呼在下何事?敬请见告,在下还有事情,不能多等。”
两人互相看看,那个白面人说道:“在下司空文正,这位是司徒否英。我们两人奉了汉使大人之命,前来见都尉大人。”
铖乙一愣,这两个名字他有点耳熟,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汉使?哪位汉使?”
这些年到单于庭的汉使也有几位,都被匈奴扣留了,不让回去汉庭,这些汉使还有他们的随从在单于庭穷极无聊,每天都有几辈因为惹是生非被都尉部的卫士捉了,诈些钱物,不然就打一顿,或者带到汉使住处羞辱一番。铖乙来了之后还抓过几次,铖乙让卫士把他们放了,卫士见铖乙没有兴趣,也渐渐的不理他们了。不过铖乙听说还有卫士捉了人私下里讹诈钱物,他也没工夫多管。以为这两人也是为了这些事来的。
司徒否英说道:“哪位汉使?只有张骞一位!”
铖乙又是一愣:“张骞大人?怎么回事?哦,你们两位,我想起来了,你们也是跟着张骞大人到了草原的!两位可好?”他站了起来,给二人行礼。这俩人在汉地中土,可是大大有名。两人见铖乙记起了他们,略有些得意,毕竟好多年没有人还知道他们两人了,虽然浮名对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了,但往昔的岁月又怎能轻易地忘却?
铖乙给两人行了礼,三人重新坐下,铖乙动问:“两位前辈,这些年到了哪里?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前辈了!”
司空文正抿了一口酒,说道:“到了草原上,我们兄弟在单于庭待了一段时间,在大人和众英雄在嫣然山大战的时候,我们已经跟着丁零王离开了单于庭,没有机会襄逢盛事。”
这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乃是汉丞相卫绾的弟子,学得了满腹的经书战策,以为老师当了丞相,他们就可以飞黄腾达,跟着在朝中施展自己的怀抱,治国安邦。辅佐圣主。怎奈那卫绾丞相是个大儒。心中只有皇帝。一心要做个忠臣、名臣,得罪了皇太后,被迫自杀了。一时间儒生人人自危,许多人废弃了诗书的学业,转而学道练功。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不忍离开老师,照顾师娘和老师的家庭,你想,如今树倒猢狲散。有多少人盯着丞相家中的产业?有一个歪头三,一个吊眼能,平日里因为跟卫丞相夫人有些远亲,在家中走动过几次,想要仗着丞相的威风,做些事情。怎奈丞相一时大事缠身,顾不了这么些亲戚,两人心中气愤。如今见丞相倒了,就带着人到丞相家中寻事。司空文正、司徒否英本就看不起这样的无赖之徒,现在见他们上门欺负恩人。心中恼怒,上前拦挡。这些人又岂是两个学生弟子能够阻止得了的?两人却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被歪头三、吊眼能推推搡搡推倒地上,旁边几个落井下石之辈见了,正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上前是一阵的拳打脚踢,打的两人口鼻蹿血,昏头涨脑。卫夫人让人拦也拦不住,气得不行,坐在堂上流泪。这些人打了人,拿了一些东西,挤挤搡搡的就要出门。那司空文正年轻气盛,司徒否英头脑发热,随手抓住了身边的东西,上前对着歪头三、吊眼能头上、身上就是一下子,两人头一歪,身子一秃噜,就没了气息了。也是两人该死,也是司空文正、司徒否英该当受苦,他们两个手中竟然拿的是平日里用来装门面的宝剑,给了两个无赖一人一下。两个无赖也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敢动家伙,失了防范,被两个书生得了手。出了人命之后,官府不得不管了,把两人抓了起来。一时间满城轰动,很多老人走上公堂替二人请命。这时候皇太后也后悔逼死了卫绾丞相,心中亏欠,暗示大臣对卫绾的门人弟子从轻发落;丞相窦婴,感激他们为旧主忠心,为老师尽孝,只是把他们下入大牢,流配边庭效力。这时候正好汉使张骞出使西极大月氏,缺少人手,两人就做了汉使的随从。
张骞对二人也是心中敬佩,如何敢以随从相看?处处优礼有加。二人经了牢狱之灾,心中的火气竟然没有丝毫的减去,反而是更加的气盛。要不说名气也害人,两人有了天下的盛名,就以为自己如何的了不起,在出使的路上就跟四方的豪杰不对劲了,目中无人,盛气凌人。张骞毕竟只是一个护卫出身的使臣,对于这些成名的人物也不知道如何劝解。汉使被匈奴人劫持了,众人没有了约束,各自想法,两人和三山五岳的江湖豪客说不到一起,只是跟铖铁旋、门先生等少数几个持重的人谈得来,大伙结伴到了单于庭,也就是那时候,铖乙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铖乙丢了,两人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他们到了单于庭,想着如何把汉使带出匈奴,只是匈奴看顾得紧,一直没有机会。他们在单于庭,为了生存,这司空文正写得一手好字,司徒否英却是雕刻的好手,有几个匈奴的贵人,向慕中华的文明,见两人文质彬彬的,听说他们的手艺高明,请到家中,教小孩写字刻花。两人没想到自己的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学,如今为了糊口,竟只能做些蒙学之事!两人在单于庭贵官家中就没有能做三天的,一般不是一场就跟人吵起来,就是一天下来,人家请他们另谋高就。两人心中正在不忿,丁零王找上门来。
丁零王却是听了张骞的议论,说汉庭如何的繁华,文明如何的兴盛,丁零王欣羡莫名,要求张骞能够派人前往丁零,帮助他教化部族的蒙昧。张骞就想到了两人,知道两人的抱负,也知道两人的本事,才推荐了两人给丁零王。丁零王马上就找到了两人,请两人到自己的帐幕。这两人在中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学,到了匈奴还是无人赏识,突然就有一个人,而且是一国之君礼贤下士,前来邀请!两人大喜过望。两人抑制住心中的激荡,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跟丁零王谈起了中原的山水城郭,教化文明,他们两人跟张骞另有不同。那张骞虽然是个使节的身份,不过说到底也只是朝廷的一个武骑郎,没有多少书墨在肚子里。这俩人却是名师教下的高徒。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的。什么子曰诗云的说的丁零王和他的部从目瞪口呆,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的文明经典。两人尽展胸中所学,丁零王却是洗耳恭听,自然是宾主尽欢,一番倾谈之后,丁零王更是坚定了向慕中华文明之心,礼聘两人为丁零的国师。
同时跟他们一起被丁零王聘取的还有三人,一个是孔几近。一个是孟平通,还有一个叫做曾大眼。这几人本是名门之后,只是这名门望族也有外人不知道的难处,他们的子孙从小受得是诗书传家的教训,每天耳濡目染的是家族的荣耀,前人的光辉,树有千枝,总有些不直的枝杈,这三人不幸就是那些长歪的枝杈。几个人在家里总是因为不好好读书而挨打,打的多了。大人也放弃了,小孩挨打多了。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三人一见之下,就成了好朋友,把另外两人当做了知己。三人呼朋引伴,四处游荡,家里人见他们已经如此,也就懒得再管了。这三人更是如没尾巴鹰一样,十天半月也不回家一趟。三人胡闹了几年之后,看看家里其他孩子都在人前慢慢的出息了,心中开始焦躁起来,也是合该有事,当今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征集天下贤才,那鲁地乃是礼教圣地,自然是很多的硕儒被安车蒲轮礼请到了长安。三人不学无术,不知道安车蒲轮乃是朝廷对有学问,年高德劭的人的礼遇,三人看那车子华美,转转悠悠在车子周围来来去去的。大人以为他们小孩子好奇,就没有在意。三人看看周围没有了人,瞅马夫一不注意钻进了车里,在车里打闹了起来。车子却是骏马所拉的,那马只觉得身后不停的有人晃动,以为是让自己跑起来呢!“咴咴”嘶鸣,挣脱缰绳,迈开腿,跑了起来。三人只觉得马车腾云驾雾一般,身子咯噔噔的挺美,却不知道已经闯下了大祸。
马车没有人跑开了,大伙都出来看怎么回事,马车已经顺着大街一路跑远了,街上行人见几匹马疯了一般拉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恍惚还有几个小孩,都是惊叫连连。直到马车跑到了城门边,被巡城的军官上前抓住了马缰,才停了下来。车上三个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冷汗的小孩,已经昏头十二章了。再看马车,已经快散了架了!
官府不敢隐瞒,把三人的事情上报,一直报到了长安,皇帝大怒,这是欺君之罪啊!只是本来是请人家大人的,现在因为出了这事,怪罪人家,也好像说不过去,就把马夫给杀了,对负责办事的官员罚俸了事。虽然对三家没有什么责罚,这三家却是脸上无光,把自己孩子领回去严加看管。这几个孩子也算是出了名,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
听说张骞要出使大月氏,几家大人一商量,这几个人啊,别留在眼前生气了,干脆找人让他们出塞去吧,不求他们建功立业,只求他们历练历练,不惹事就行。虽然他们的母亲都不愿意,哭诉求情,只是已经无法更改了。窦婴和灌夫如何愿意要他们?只是看他们苦苦相求,可怜他们家门不幸,摊上了这样的儿孙,勉强取了他们。张骞却不知道其中的底细,以为他们是名门之后,是给自己这支队伍增光添彩的,欣喜不已。这几人听家里人说是让他们出使历练的,还以为是让他们做汉庭的使节的,一个个兴冲冲地到了长安。结果是大失所望,却是做别人的随从。几人心头郁闷,只是被家人看的紧,只得跟着汉使来到塞外,不过却因此脱离了家人的看管,队伍中没有人敢给他们脸色看,就连汉使张骞也不行。几人这一下大乐,自由自在的,既没有什么人管束,也不用每天读经典、背诗数,彻底地放松了。张骞原来以为他们家世渊源,一定是饱读诗书,胸中才学惊世,哪知道跟他们谈过几次,几人却是懵懂得很,不知所云,开始还以为他们也是犯了事,心里胆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几个却是怪胎、奇葩,名人之后不假,却是硬壳的如假包换的三个混球!心里那个气啊!心说,这出来吃苦受罪的,还有人托人情、找关系的?对三人的心情就淡了,三人觉得张骞不够意思,对他们不尊重,对于汉使被匈奴截留,不以为然,觉得张骞丢了人了,如果是咱们兄弟,就不会这样。张骞在丁零王面前,把几个人的家世一说,丁零王却知道孔子是中国大儒,欣喜若狂,非要这几个人不可。
丁零王爷慕华风,重金礼聘汉家雄;齐鲁自来多豪杰,捉笔无剑傲群英!
。伙计到了跟前低声说:“二位大爷,都尉大人到。”
那两人急忙站起,对着铖乙躬身施礼,铖乙赶忙还礼,一人说道:“都尉大人莫怪!唐突得很,不想大人还是来了!”言下之意竟然是算到铖乙不会来。
铖乙看着两人,面生得很,心中起疑,不知对方是什么人,也暗中后悔,不该过来。两人伸手,请铖乙坐了上位,两人在铖乙坐下后,才重新坐下。二人一个三十多岁,粗壮精悍,一个四十来岁,面色白皙,两人竟然看不出主从,居然是同时说话,同时进退。铖乙暗暗纳罕。两人坐下之后,不停地劝铖乙吃菜喝酒,铖乙摆手,说自己刚刚吃喝了,二人哪里肯依?铖乙弄得哭笑不得,只得勉强吃了几口。停下了,说道:“二位不知招呼在下何事?敬请见告,在下还有事情,不能多等。”
两人互相看看,那个白面人说道:“在下司空文正,这位是司徒否英。我们两人奉了汉使大人之命,前来见都尉大人。”
铖乙一愣,这两个名字他有点耳熟,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汉使?哪位汉使?”
这些年到单于庭的汉使也有几位,都被匈奴扣留了,不让回去汉庭,这些汉使还有他们的随从在单于庭穷极无聊,每天都有几辈因为惹是生非被都尉部的卫士捉了,诈些钱物,不然就打一顿,或者带到汉使住处羞辱一番。铖乙来了之后还抓过几次,铖乙让卫士把他们放了,卫士见铖乙没有兴趣,也渐渐的不理他们了。不过铖乙听说还有卫士捉了人私下里讹诈钱物,他也没工夫多管。以为这两人也是为了这些事来的。
司徒否英说道:“哪位汉使?只有张骞一位!”
铖乙又是一愣:“张骞大人?怎么回事?哦,你们两位,我想起来了,你们也是跟着张骞大人到了草原的!两位可好?”他站了起来,给二人行礼。这俩人在汉地中土,可是大大有名。两人见铖乙记起了他们,略有些得意,毕竟好多年没有人还知道他们两人了,虽然浮名对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了,但往昔的岁月又怎能轻易地忘却?
铖乙给两人行了礼,三人重新坐下,铖乙动问:“两位前辈,这些年到了哪里?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前辈了!”
司空文正抿了一口酒,说道:“到了草原上,我们兄弟在单于庭待了一段时间,在大人和众英雄在嫣然山大战的时候,我们已经跟着丁零王离开了单于庭,没有机会襄逢盛事。”
这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乃是汉丞相卫绾的弟子,学得了满腹的经书战策,以为老师当了丞相,他们就可以飞黄腾达,跟着在朝中施展自己的怀抱,治国安邦。辅佐圣主。怎奈那卫绾丞相是个大儒。心中只有皇帝。一心要做个忠臣、名臣,得罪了皇太后,被迫自杀了。一时间儒生人人自危,许多人废弃了诗书的学业,转而学道练功。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不忍离开老师,照顾师娘和老师的家庭,你想,如今树倒猢狲散。有多少人盯着丞相家中的产业?有一个歪头三,一个吊眼能,平日里因为跟卫丞相夫人有些远亲,在家中走动过几次,想要仗着丞相的威风,做些事情。怎奈丞相一时大事缠身,顾不了这么些亲戚,两人心中气愤。如今见丞相倒了,就带着人到丞相家中寻事。司空文正、司徒否英本就看不起这样的无赖之徒,现在见他们上门欺负恩人。心中恼怒,上前拦挡。这些人又岂是两个学生弟子能够阻止得了的?两人却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被歪头三、吊眼能推推搡搡推倒地上,旁边几个落井下石之辈见了,正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上前是一阵的拳打脚踢,打的两人口鼻蹿血,昏头涨脑。卫夫人让人拦也拦不住,气得不行,坐在堂上流泪。这些人打了人,拿了一些东西,挤挤搡搡的就要出门。那司空文正年轻气盛,司徒否英头脑发热,随手抓住了身边的东西,上前对着歪头三、吊眼能头上、身上就是一下子,两人头一歪,身子一秃噜,就没了气息了。也是两人该死,也是司空文正、司徒否英该当受苦,他们两个手中竟然拿的是平日里用来装门面的宝剑,给了两个无赖一人一下。两个无赖也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敢动家伙,失了防范,被两个书生得了手。出了人命之后,官府不得不管了,把两人抓了起来。一时间满城轰动,很多老人走上公堂替二人请命。这时候皇太后也后悔逼死了卫绾丞相,心中亏欠,暗示大臣对卫绾的门人弟子从轻发落;丞相窦婴,感激他们为旧主忠心,为老师尽孝,只是把他们下入大牢,流配边庭效力。这时候正好汉使张骞出使西极大月氏,缺少人手,两人就做了汉使的随从。
张骞对二人也是心中敬佩,如何敢以随从相看?处处优礼有加。二人经了牢狱之灾,心中的火气竟然没有丝毫的减去,反而是更加的气盛。要不说名气也害人,两人有了天下的盛名,就以为自己如何的了不起,在出使的路上就跟四方的豪杰不对劲了,目中无人,盛气凌人。张骞毕竟只是一个护卫出身的使臣,对于这些成名的人物也不知道如何劝解。汉使被匈奴人劫持了,众人没有了约束,各自想法,两人和三山五岳的江湖豪客说不到一起,只是跟铖铁旋、门先生等少数几个持重的人谈得来,大伙结伴到了单于庭,也就是那时候,铖乙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铖乙丢了,两人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他们到了单于庭,想着如何把汉使带出匈奴,只是匈奴看顾得紧,一直没有机会。他们在单于庭,为了生存,这司空文正写得一手好字,司徒否英却是雕刻的好手,有几个匈奴的贵人,向慕中华的文明,见两人文质彬彬的,听说他们的手艺高明,请到家中,教小孩写字刻花。两人没想到自己的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学,如今为了糊口,竟只能做些蒙学之事!两人在单于庭贵官家中就没有能做三天的,一般不是一场就跟人吵起来,就是一天下来,人家请他们另谋高就。两人心中正在不忿,丁零王找上门来。
丁零王却是听了张骞的议论,说汉庭如何的繁华,文明如何的兴盛,丁零王欣羡莫名,要求张骞能够派人前往丁零,帮助他教化部族的蒙昧。张骞就想到了两人,知道两人的抱负,也知道两人的本事,才推荐了两人给丁零王。丁零王马上就找到了两人,请两人到自己的帐幕。这两人在中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学,到了匈奴还是无人赏识,突然就有一个人,而且是一国之君礼贤下士,前来邀请!两人大喜过望。两人抑制住心中的激荡,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跟丁零王谈起了中原的山水城郭,教化文明,他们两人跟张骞另有不同。那张骞虽然是个使节的身份,不过说到底也只是朝廷的一个武骑郎,没有多少书墨在肚子里。这俩人却是名师教下的高徒。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的。什么子曰诗云的说的丁零王和他的部从目瞪口呆,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的文明经典。两人尽展胸中所学,丁零王却是洗耳恭听,自然是宾主尽欢,一番倾谈之后,丁零王更是坚定了向慕中华文明之心,礼聘两人为丁零的国师。
同时跟他们一起被丁零王聘取的还有三人,一个是孔几近。一个是孟平通,还有一个叫做曾大眼。这几人本是名门之后,只是这名门望族也有外人不知道的难处,他们的子孙从小受得是诗书传家的教训,每天耳濡目染的是家族的荣耀,前人的光辉,树有千枝,总有些不直的枝杈,这三人不幸就是那些长歪的枝杈。几个人在家里总是因为不好好读书而挨打,打的多了。大人也放弃了,小孩挨打多了。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三人一见之下,就成了好朋友,把另外两人当做了知己。三人呼朋引伴,四处游荡,家里人见他们已经如此,也就懒得再管了。这三人更是如没尾巴鹰一样,十天半月也不回家一趟。三人胡闹了几年之后,看看家里其他孩子都在人前慢慢的出息了,心中开始焦躁起来,也是合该有事,当今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征集天下贤才,那鲁地乃是礼教圣地,自然是很多的硕儒被安车蒲轮礼请到了长安。三人不学无术,不知道安车蒲轮乃是朝廷对有学问,年高德劭的人的礼遇,三人看那车子华美,转转悠悠在车子周围来来去去的。大人以为他们小孩子好奇,就没有在意。三人看看周围没有了人,瞅马夫一不注意钻进了车里,在车里打闹了起来。车子却是骏马所拉的,那马只觉得身后不停的有人晃动,以为是让自己跑起来呢!“咴咴”嘶鸣,挣脱缰绳,迈开腿,跑了起来。三人只觉得马车腾云驾雾一般,身子咯噔噔的挺美,却不知道已经闯下了大祸。
马车没有人跑开了,大伙都出来看怎么回事,马车已经顺着大街一路跑远了,街上行人见几匹马疯了一般拉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恍惚还有几个小孩,都是惊叫连连。直到马车跑到了城门边,被巡城的军官上前抓住了马缰,才停了下来。车上三个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冷汗的小孩,已经昏头十二章了。再看马车,已经快散了架了!
官府不敢隐瞒,把三人的事情上报,一直报到了长安,皇帝大怒,这是欺君之罪啊!只是本来是请人家大人的,现在因为出了这事,怪罪人家,也好像说不过去,就把马夫给杀了,对负责办事的官员罚俸了事。虽然对三家没有什么责罚,这三家却是脸上无光,把自己孩子领回去严加看管。这几个孩子也算是出了名,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
听说张骞要出使大月氏,几家大人一商量,这几个人啊,别留在眼前生气了,干脆找人让他们出塞去吧,不求他们建功立业,只求他们历练历练,不惹事就行。虽然他们的母亲都不愿意,哭诉求情,只是已经无法更改了。窦婴和灌夫如何愿意要他们?只是看他们苦苦相求,可怜他们家门不幸,摊上了这样的儿孙,勉强取了他们。张骞却不知道其中的底细,以为他们是名门之后,是给自己这支队伍增光添彩的,欣喜不已。这几人听家里人说是让他们出使历练的,还以为是让他们做汉庭的使节的,一个个兴冲冲地到了长安。结果是大失所望,却是做别人的随从。几人心头郁闷,只是被家人看的紧,只得跟着汉使来到塞外,不过却因此脱离了家人的看管,队伍中没有人敢给他们脸色看,就连汉使张骞也不行。几人这一下大乐,自由自在的,既没有什么人管束,也不用每天读经典、背诗数,彻底地放松了。张骞原来以为他们家世渊源,一定是饱读诗书,胸中才学惊世,哪知道跟他们谈过几次,几人却是懵懂得很,不知所云,开始还以为他们也是犯了事,心里胆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几个却是怪胎、奇葩,名人之后不假,却是硬壳的如假包换的三个混球!心里那个气啊!心说,这出来吃苦受罪的,还有人托人情、找关系的?对三人的心情就淡了,三人觉得张骞不够意思,对他们不尊重,对于汉使被匈奴截留,不以为然,觉得张骞丢了人了,如果是咱们兄弟,就不会这样。张骞在丁零王面前,把几个人的家世一说,丁零王却知道孔子是中国大儒,欣喜若狂,非要这几个人不可。
丁零王爷慕华风,重金礼聘汉家雄;齐鲁自来多豪杰,捉笔无剑傲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