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明帝国的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从松花江直下,经佳木斯等地可抵达中俄的边界,然后沿江直下由乌苏里江来汇合,经过共青城等城至鄂霍次克海。
出海口的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庙街!
大明弘治十六年十月十九,这个时候自然不存在什么“界河”,这里都是大明的地方。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大明辽东军副将、辽东都司都指挥使李博涛率部两万余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沿着黑龙江终于抵达其出海口,即庙街。
十几艘大船、小船组成的船队浮在黑龙江上。旌旗在江风中飘扬,猎猎作响。号角、鼓声和号子声在江中响起,船队正徐徐的往岸边停靠。
大队的骑兵、民夫在岸边驻留,仿佛是簇拥着船队而来。这场景令沿岸被组织来观看的部族百姓终生难忘。
明军沿三江平原而下采取的是“改土归流”的政策,不再执行明初百年以来的羁縻州政策。
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部落可以拥有自治权,但必须要向大明缴纳赋税服徭役,而且要建立起完整的都司、府、县、乡、村的行政制度。
当然,奴儿干都司这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发。想要构建完整的邮递、驿站系统不可能,想要修建巨城也很困难。
而且,地方上的部落势力比较大。各级官署都是由其部中的权贵充任。其律法在明面上是大明律,但基本还是部中自决。
同时,各地的学校、医院、报社都很难以建立起来。只能是在一些大城市中才有。
这便是奴儿干都司的大致情况。但明军的到来最终还是建立起自己的、有序的统治。
李博涛站在大船的船头,看着黑龙江江口那碧波汹涌的大海,再看看岸边来迎接他的各部百姓,江风吹着他的衣角,心中感慨难言。
“砰!”
厚厚的船板放下来落在码头上。李博涛看着大步走来的丁四娃,禁不住微微一笑,捻须而立。
丁四娃穿着灰色的军装,胖胖的身躯略显消瘦。作为大军的前锋,在秋季作战还是非常辛苦的。他都瘦了一些。
“末将参见将军。”丁四娃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按照整训之后的军中礼仪,下官见上官只需要敬礼即可。但丁四娃出身于宁远卫。李博涛家中世袭宁远卫指挥使。他算是李副将的心腹下属。这时自然是单膝跪地参拜。
李博涛哈哈一笑,上前将他扶起来,“四娃,这一路辛苦你了。”说着,挽着他的手,带船中的众将校下船。
岸边候着的军中鼓手们奏起《进行曲》。激昂、熟悉的鼓声回荡在大河边。
被组织过来迎接大明副将的各个部落的首领、百姓约三千余人纷纷下跪,口中高呼:“参见李将军!”
只是因为此地久不服王化,各部的口音显得非常怪异。
李博涛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改革之后的新式将军制服,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他如果要长期坐镇在这样的地方,就算身边全部是宁远卫的子弟兵他也受不了。幸而大帅给他安排的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还有统帅约两万辽东军。<... -->>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从松花江直下,经佳木斯等地可抵达中俄的边界,然后沿江直下由乌苏里江来汇合,经过共青城等城至鄂霍次克海。
出海口的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庙街!
大明弘治十六年十月十九,这个时候自然不存在什么“界河”,这里都是大明的地方。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大明辽东军副将、辽东都司都指挥使李博涛率部两万余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沿着黑龙江终于抵达其出海口,即庙街。
十几艘大船、小船组成的船队浮在黑龙江上。旌旗在江风中飘扬,猎猎作响。号角、鼓声和号子声在江中响起,船队正徐徐的往岸边停靠。
大队的骑兵、民夫在岸边驻留,仿佛是簇拥着船队而来。这场景令沿岸被组织来观看的部族百姓终生难忘。
明军沿三江平原而下采取的是“改土归流”的政策,不再执行明初百年以来的羁縻州政策。
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部落可以拥有自治权,但必须要向大明缴纳赋税服徭役,而且要建立起完整的都司、府、县、乡、村的行政制度。
当然,奴儿干都司这里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发。想要构建完整的邮递、驿站系统不可能,想要修建巨城也很困难。
而且,地方上的部落势力比较大。各级官署都是由其部中的权贵充任。其律法在明面上是大明律,但基本还是部中自决。
同时,各地的学校、医院、报社都很难以建立起来。只能是在一些大城市中才有。
这便是奴儿干都司的大致情况。但明军的到来最终还是建立起自己的、有序的统治。
李博涛站在大船的船头,看着黑龙江江口那碧波汹涌的大海,再看看岸边来迎接他的各部百姓,江风吹着他的衣角,心中感慨难言。
“砰!”
厚厚的船板放下来落在码头上。李博涛看着大步走来的丁四娃,禁不住微微一笑,捻须而立。
丁四娃穿着灰色的军装,胖胖的身躯略显消瘦。作为大军的前锋,在秋季作战还是非常辛苦的。他都瘦了一些。
“末将参见将军。”丁四娃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按照整训之后的军中礼仪,下官见上官只需要敬礼即可。但丁四娃出身于宁远卫。李博涛家中世袭宁远卫指挥使。他算是李副将的心腹下属。这时自然是单膝跪地参拜。
李博涛哈哈一笑,上前将他扶起来,“四娃,这一路辛苦你了。”说着,挽着他的手,带船中的众将校下船。
岸边候着的军中鼓手们奏起《进行曲》。激昂、熟悉的鼓声回荡在大河边。
被组织过来迎接大明副将的各个部落的首领、百姓约三千余人纷纷下跪,口中高呼:“参见李将军!”
只是因为此地久不服王化,各部的口音显得非常怪异。
李博涛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改革之后的新式将军制服,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他如果要长期坐镇在这样的地方,就算身边全部是宁远卫的子弟兵他也受不了。幸而大帅给他安排的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还有统帅约两万辽东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