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一样的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未果。9月28日,复遣王宜升(生)、陈兰藩等六名水兵,携带三具威力较大的自制水雷对出云舰进行攻击。由于夜间行动,在水中寻找目标困难,最后,只有王、陈两人到达阵位。已经加强警戒的出云舰在其泊位外侧设置了防雷网、电网,以及小火轮、驳船进行防卫。结果,王、陈二人在试图沿栈桥突破防雷网时被发现,被迫撤离。在撤离时两人引爆了水雷,炸坏出云舰尾部和周围的火轮和驳船数艘。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参加攻击的中国海军潜水员共六人。以此,两人携带一枚300磅水雷进行袭击,由于可以借用江水的浮力,是比较合理的,也说明了使用这种大型水雷的原因是第一次袭击时水雷的威力不够。
由于日本海军官方史料中,一直没有找到这次战斗的记录。中国潜水员袭击出云舰,只见于中方史料,成为考证这一战例最大的不足之处。
日本老照片再现实战现场
日前,笔者在日本偶然获得一本某日本照相馆自制,配有日英两种文字说明的老照片汇编集。这家名为“玉川馆”的照像馆馆长玉川正君,1937年曾作为随军记者在上海前线采访。这位玉川颇有战地记者的勇气,敢于在第一线拍摄照片,因此,这部1939年发表的老照片集保留了大量一手的历史图片,而且大多未曾公开发表过。里面有一段关于淞沪抗战的描写:
那一战,败了,败得很惨,可是败得有尊严。后期的倾轧推诿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从校尉官佐直到普通士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的慷慨豪情。可以说,淞沪的战士,甚至不是为了胜利而去的,而是去拼命的。他们围攻日本海军司令部,围攻爱国女学,没有掩体,就趴在空旷的操场上,不断地射击,打不死我就跟你拼。要在战争后期,这种鲁莽的拼命行为,从带兵官到士兵都会抗拒的,可是,淞沪战线上,可以说士兵是热爱这种纯粹的血勇行为的。应该说,淞沪一战,是百年积弱备受欺凌的中国的第一次总爆发。攻击的时候,连司务长都拎着菜刀跟着一窝蜂往上冲,白天抗不过炮击,夜里突上去,真拼命啊。一个连,138人,打了8、9天,剩下38个活人,个个带伤。青帮红帮的弟兄送情报,后方慰问送饭,应该说,是全民族的总爆发了。
其中,玉川所拍摄的两张照片,恰好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海军两次袭击出云舰的战斗情况。
可以看到被震坏的水泥路面和变形的日本总领事馆大门。这应该是8月16日,中国海军鱼雷艇袭击出云号(详见拙作《雷震出云》)之战中,史102号鱼雷艇向出云舰发射鱼雷造成的破坏。
由于中方记载王宜生和陈兰藩正是在此前三天,沿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前栈桥摸进,试图攻击出云舰,失败后引爆水雷并炸伤了日军担任警戒的火轮船,这张照片,无意中证明了中国海军确实曾经使用水雷袭击出云舰的事实。
在对华战争中,日军对新闻报道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大量新闻报道图片因被裁定“不许可”而不能在报刊上登载。日本战败时又曾大量销毁档案材料。因此中日双方的战斗常常出现彼此记载长期不同的现象,成为史学界的一大困扰。中国海军潜水员袭击出云号的事件就是如此。却不料两年后日本后方一个照像馆馆主出版的照片集,暴露了这次战斗的实际情况。
在中国海陆空军立体化的打击下,虽然出云舰一直未被击沉,但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连续攻击,故此一度被迫撤离上海,返回日本进行修理,中方的目的部分达到。因为出云舰离开泊位,中国方面的报刊误以为其已被击沉,曾出现过“击沉出云舰”的报道,引发极大反响。
日军旋即报复。22日,大批日机飞临江阴实施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旗舰“平海”、“宁海”、“应瑞”、“逸仙”等舰列阵迎敌。
9月22日,日机再袭中国江阴的防守舰队,“平海”和它的姊妹舰“宁海”是敌人重点攻击目标。江面上弹如雨下,火光冲天。中国舰队腹背受敌,舰体遭到破坏,但官兵斗志昂扬,与敌激战数小时,击落敌机多架。
第二天,日军侦察机飞临江阴上空侦察,发现中国舰队依然阵容严整。70多架敌机再次蔽空而来,战斗异常惨烈。“平海”舰中弹壮烈沉没;“宁海”舰也因炮弹告竭中弹沉没……两天激战,中国海军击落敌机20多架。
“平海”舰下沉后,陈季良率司令部移到“逸仙”舰上继续指挥战斗。日军又向指挥舰“逸仙”舰猛扑过来。战至25日,“逸仙”舰弹药耗尽,反击能力减弱,与“建康”舰被炸下沉。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率“楚有”舰前来增援,该舰于28日也中弹沉没……
中国海军虽遭重创,但在武汉会战中表现顽强,以田家镇为防线,协助陆军展开武汉保卫战。
海军将士的顽强抵抗,拖延了日军沿长江迅速西进的步伐。但终因缺乏相互掩护,又连遭日机轰炸,多艘主力舰艇被击沉,到武汉会战结束时,中国海军舰艇几乎伤沉殆尽。
国民政府放弃武汉后,中国海军御敌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海军采取游击战术,发动敌后攻势,设防川江,拱卫陪都重庆,协同陆军坚持长期抗战。战场幸存的海军官兵,一部转为陆上战斗队;一部组织起一支支海军游击队,在广大的江河湖泊实施水上布雷,令日本海军寸步难行,首尾不能兼顾,水陆不能协同,差不多丧失了利用水道进行军事进攻和补给运输的能力。虽然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年底,日本海军在河域、海域上就几乎没有了对手,但中国的海上游击战令日本鬼子的海军望江兴叹,痛苦万分.
未果。9月28日,复遣王宜升(生)、陈兰藩等六名水兵,携带三具威力较大的自制水雷对出云舰进行攻击。由于夜间行动,在水中寻找目标困难,最后,只有王、陈两人到达阵位。已经加强警戒的出云舰在其泊位外侧设置了防雷网、电网,以及小火轮、驳船进行防卫。结果,王、陈二人在试图沿栈桥突破防雷网时被发现,被迫撤离。在撤离时两人引爆了水雷,炸坏出云舰尾部和周围的火轮和驳船数艘。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参加攻击的中国海军潜水员共六人。以此,两人携带一枚300磅水雷进行袭击,由于可以借用江水的浮力,是比较合理的,也说明了使用这种大型水雷的原因是第一次袭击时水雷的威力不够。
由于日本海军官方史料中,一直没有找到这次战斗的记录。中国潜水员袭击出云舰,只见于中方史料,成为考证这一战例最大的不足之处。
日本老照片再现实战现场
日前,笔者在日本偶然获得一本某日本照相馆自制,配有日英两种文字说明的老照片汇编集。这家名为“玉川馆”的照像馆馆长玉川正君,1937年曾作为随军记者在上海前线采访。这位玉川颇有战地记者的勇气,敢于在第一线拍摄照片,因此,这部1939年发表的老照片集保留了大量一手的历史图片,而且大多未曾公开发表过。里面有一段关于淞沪抗战的描写:
那一战,败了,败得很惨,可是败得有尊严。后期的倾轧推诿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从校尉官佐直到普通士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的慷慨豪情。可以说,淞沪的战士,甚至不是为了胜利而去的,而是去拼命的。他们围攻日本海军司令部,围攻爱国女学,没有掩体,就趴在空旷的操场上,不断地射击,打不死我就跟你拼。要在战争后期,这种鲁莽的拼命行为,从带兵官到士兵都会抗拒的,可是,淞沪战线上,可以说士兵是热爱这种纯粹的血勇行为的。应该说,淞沪一战,是百年积弱备受欺凌的中国的第一次总爆发。攻击的时候,连司务长都拎着菜刀跟着一窝蜂往上冲,白天抗不过炮击,夜里突上去,真拼命啊。一个连,138人,打了8、9天,剩下38个活人,个个带伤。青帮红帮的弟兄送情报,后方慰问送饭,应该说,是全民族的总爆发了。
其中,玉川所拍摄的两张照片,恰好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海军两次袭击出云舰的战斗情况。
可以看到被震坏的水泥路面和变形的日本总领事馆大门。这应该是8月16日,中国海军鱼雷艇袭击出云号(详见拙作《雷震出云》)之战中,史102号鱼雷艇向出云舰发射鱼雷造成的破坏。
由于中方记载王宜生和陈兰藩正是在此前三天,沿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前栈桥摸进,试图攻击出云舰,失败后引爆水雷并炸伤了日军担任警戒的火轮船,这张照片,无意中证明了中国海军确实曾经使用水雷袭击出云舰的事实。
在对华战争中,日军对新闻报道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大量新闻报道图片因被裁定“不许可”而不能在报刊上登载。日本战败时又曾大量销毁档案材料。因此中日双方的战斗常常出现彼此记载长期不同的现象,成为史学界的一大困扰。中国海军潜水员袭击出云号的事件就是如此。却不料两年后日本后方一个照像馆馆主出版的照片集,暴露了这次战斗的实际情况。
在中国海陆空军立体化的打击下,虽然出云舰一直未被击沉,但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连续攻击,故此一度被迫撤离上海,返回日本进行修理,中方的目的部分达到。因为出云舰离开泊位,中国方面的报刊误以为其已被击沉,曾出现过“击沉出云舰”的报道,引发极大反响。
日军旋即报复。22日,大批日机飞临江阴实施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旗舰“平海”、“宁海”、“应瑞”、“逸仙”等舰列阵迎敌。
9月22日,日机再袭中国江阴的防守舰队,“平海”和它的姊妹舰“宁海”是敌人重点攻击目标。江面上弹如雨下,火光冲天。中国舰队腹背受敌,舰体遭到破坏,但官兵斗志昂扬,与敌激战数小时,击落敌机多架。
第二天,日军侦察机飞临江阴上空侦察,发现中国舰队依然阵容严整。70多架敌机再次蔽空而来,战斗异常惨烈。“平海”舰中弹壮烈沉没;“宁海”舰也因炮弹告竭中弹沉没……两天激战,中国海军击落敌机20多架。
“平海”舰下沉后,陈季良率司令部移到“逸仙”舰上继续指挥战斗。日军又向指挥舰“逸仙”舰猛扑过来。战至25日,“逸仙”舰弹药耗尽,反击能力减弱,与“建康”舰被炸下沉。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率“楚有”舰前来增援,该舰于28日也中弹沉没……
中国海军虽遭重创,但在武汉会战中表现顽强,以田家镇为防线,协助陆军展开武汉保卫战。
海军将士的顽强抵抗,拖延了日军沿长江迅速西进的步伐。但终因缺乏相互掩护,又连遭日机轰炸,多艘主力舰艇被击沉,到武汉会战结束时,中国海军舰艇几乎伤沉殆尽。
国民政府放弃武汉后,中国海军御敌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海军采取游击战术,发动敌后攻势,设防川江,拱卫陪都重庆,协同陆军坚持长期抗战。战场幸存的海军官兵,一部转为陆上战斗队;一部组织起一支支海军游击队,在广大的江河湖泊实施水上布雷,令日本海军寸步难行,首尾不能兼顾,水陆不能协同,差不多丧失了利用水道进行军事进攻和补给运输的能力。虽然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年底,日本海军在河域、海域上就几乎没有了对手,但中国的海上游击战令日本鬼子的海军望江兴叹,痛苦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