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唐朝败家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君无戏言!
封建帝王时代,君王之语为谕,算是圣旨。所以君王不能玩笑,更不能信口开河,吹嘘妄言。
本来有人揣测,玉米,尤其是这个土豆的产量有假,可能是皇帝为稳定人心,忽悠天下的手段。
但李世民几句慷慨陈词之后,众人尽皆放弃这一想法。纸包不住火,总有一天这些作物要推广天下,到时候亩产多少,天下尽人皆知,谎言便会被戳穿。
帝王诚信危机,后果何其严重不言而喻,李世民不傻,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所以这是真的,土豆的亩产少则十几石,多则三四十石,产量让人惊讶,亦让人惊喜。
李世民悠悠道:“朕昔年登基时曾祈求上天,愿天下无饥馑,大唐无饿殍……而今有了这几样新作物,再加上君臣民上下一心,必可达成。”
外行听热闹,内行明白人却听出了弦外之意。
李世民是怎么登基为帝的?玄武门之变后软禁高祖,以太子之名摄政掌权,一个月后李渊便被迫禅位了。前几日洛阳流言四起,声称大雨洪水是上天对其玄武门■,之变的惩罚,根据便在此处。
但此刻,李世民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登基的时候我向上天许下的愿望要达成了,意味着什么?
上天能够满足他的祈愿,说明上天对他并无怪罪,并无不满,亦可理解为上天认可其帝王身份。
老天爷都不反对,继位便是顺理成章,其他人再多嘴合适吗?
天下无饥馑,大唐无饿殍,多宏伟,多仁爱的愿望啊,此举足以收买人心,让老百姓满心憧憬。
不过实现有一个前提——君臣民上下一心。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肯定会辛勤劳作,皇帝已然兢兢业业,但重点便落在“臣子”身上了。
所谓上下一心,臣子们要上奉皇命,下抚黎民。一句话,不要妄言,不要闹事,与皇家一条心,否则就是有负黎民,有负苍天。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不言而喻,李世民相信该明白肯定能明白,以后谁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要掂量一下能否扛得起这顶大帽子。
这是李世民东巡最重要的意图,原本计划用某些方式敲打山东世家门阀的。却不想先有谢逸献种,又遇到大雨水灾,偏生有些人不安分,故意造谣生事,致使流言四起。
于是乎,李世民将计就计,用这样一个方式做出回应。
说到震撼力,有什么比亩产三四十石的粮食更震撼?玉米和土豆问世,天下民心安定,流言还有什么效用?
皇帝得了民心,军政大权在手,根基稳固。那么顺君者昌,逆君者虽未必亡,却必衰之,往后该如何行事,世家门阀少不得要掂量掂量。
此时此刻,很多不明就里的官员突然回过神来,难怪皇帝拒不纳谏,非要强行办文会。原来是成竹在胸,大有深意啊!
佩服!敬畏!
“臣等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达成愿望。”广场上数百人异口同声,宣告了李世民的目标达成。
谢逸随后又介绍了辣椒和番茄,餐桌上多了两样果蔬自然是好事。不过到底没有粮食那么重要,那样震撼,或者说众人仍旧沉浸在震撼中尚未能自拔……
李世民满面春风,心情畅快道:“闲话不多说了,今日是李泰邀约举办的文会,朕不能再鸠占鹊巢了,本末倒置,青雀,开始吧!”
众人几乎当场喷血,皇帝陛下你也忒……到底哪个是主,哪个才是次,何必这么虚伪呢?文会个毛线,现在谁还有心情吟诗论文?
李泰心里亦颇不是滋味,这场文会压根就是老爹利用他和李承乾两人搞出来的政治秀,这会再提文会,真是有点文不对题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谢逸大出风头的情景,心情更加晦暗。
“诸位,今日乃是中秋,大家就以秋、月,或农事为题,作诗写文,效古人兰亭雅集如何?”李泰起身,朗声笑言。
魏王邀约,皇帝亲临,谁敢推辞?何况有很多才俊士子本意是来参加文会,意图扬名得魏王青睐的... -->>
君无戏言!
封建帝王时代,君王之语为谕,算是圣旨。所以君王不能玩笑,更不能信口开河,吹嘘妄言。
本来有人揣测,玉米,尤其是这个土豆的产量有假,可能是皇帝为稳定人心,忽悠天下的手段。
但李世民几句慷慨陈词之后,众人尽皆放弃这一想法。纸包不住火,总有一天这些作物要推广天下,到时候亩产多少,天下尽人皆知,谎言便会被戳穿。
帝王诚信危机,后果何其严重不言而喻,李世民不傻,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所以这是真的,土豆的亩产少则十几石,多则三四十石,产量让人惊讶,亦让人惊喜。
李世民悠悠道:“朕昔年登基时曾祈求上天,愿天下无饥馑,大唐无饿殍……而今有了这几样新作物,再加上君臣民上下一心,必可达成。”
外行听热闹,内行明白人却听出了弦外之意。
李世民是怎么登基为帝的?玄武门之变后软禁高祖,以太子之名摄政掌权,一个月后李渊便被迫禅位了。前几日洛阳流言四起,声称大雨洪水是上天对其玄武门■,之变的惩罚,根据便在此处。
但此刻,李世民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登基的时候我向上天许下的愿望要达成了,意味着什么?
上天能够满足他的祈愿,说明上天对他并无怪罪,并无不满,亦可理解为上天认可其帝王身份。
老天爷都不反对,继位便是顺理成章,其他人再多嘴合适吗?
天下无饥馑,大唐无饿殍,多宏伟,多仁爱的愿望啊,此举足以收买人心,让老百姓满心憧憬。
不过实现有一个前提——君臣民上下一心。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肯定会辛勤劳作,皇帝已然兢兢业业,但重点便落在“臣子”身上了。
所谓上下一心,臣子们要上奉皇命,下抚黎民。一句话,不要妄言,不要闹事,与皇家一条心,否则就是有负黎民,有负苍天。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不言而喻,李世民相信该明白肯定能明白,以后谁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要掂量一下能否扛得起这顶大帽子。
这是李世民东巡最重要的意图,原本计划用某些方式敲打山东世家门阀的。却不想先有谢逸献种,又遇到大雨水灾,偏生有些人不安分,故意造谣生事,致使流言四起。
于是乎,李世民将计就计,用这样一个方式做出回应。
说到震撼力,有什么比亩产三四十石的粮食更震撼?玉米和土豆问世,天下民心安定,流言还有什么效用?
皇帝得了民心,军政大权在手,根基稳固。那么顺君者昌,逆君者虽未必亡,却必衰之,往后该如何行事,世家门阀少不得要掂量掂量。
此时此刻,很多不明就里的官员突然回过神来,难怪皇帝拒不纳谏,非要强行办文会。原来是成竹在胸,大有深意啊!
佩服!敬畏!
“臣等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达成愿望。”广场上数百人异口同声,宣告了李世民的目标达成。
谢逸随后又介绍了辣椒和番茄,餐桌上多了两样果蔬自然是好事。不过到底没有粮食那么重要,那样震撼,或者说众人仍旧沉浸在震撼中尚未能自拔……
李世民满面春风,心情畅快道:“闲话不多说了,今日是李泰邀约举办的文会,朕不能再鸠占鹊巢了,本末倒置,青雀,开始吧!”
众人几乎当场喷血,皇帝陛下你也忒……到底哪个是主,哪个才是次,何必这么虚伪呢?文会个毛线,现在谁还有心情吟诗论文?
李泰心里亦颇不是滋味,这场文会压根就是老爹利用他和李承乾两人搞出来的政治秀,这会再提文会,真是有点文不对题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谢逸大出风头的情景,心情更加晦暗。
“诸位,今日乃是中秋,大家就以秋、月,或农事为题,作诗写文,效古人兰亭雅集如何?”李泰起身,朗声笑言。
魏王邀约,皇帝亲临,谁敢推辞?何况有很多才俊士子本意是来参加文会,意图扬名得魏王青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