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相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就是英宗、代宗两朝的社会大环境,商品经济开始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物资生活的充裕,精神粮食已经跟不上需求。
这有点像后世现代社会,就算是一部烂得不能再烂的电影,也能轻松收获几亿几十亿的票房。道理很简单,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供应不足。买方市场没得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如今,高文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有同样的现象。在他看来,坊间出版的风月书,乡村小黄文简直就是不忍卒读,可每出一本,却卖得洛阳纸贵。
在出门之前,高文已经想得明白,韩城虽然只是个五线城市,却非常大。
此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北角,早在夏朝就已建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农业发达,是陕西产粮区。又靠着黄河边上,水运便利,乃是沟通陕西、山西的两个交通枢纽之一,另外一个则是潼关后面的华阴县。
正因为如此,韩城的商贸甚是繁荣,城中有人口五万余人,平日里往来的流动人口也有几千。前一阵子因为晋北在打仗,客商少了些。如今,随着明朝和鞑靼的战事逐渐平息,想来恢复往日的光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没办法,从太原入陕,此地是必由之路。
人口多,市井繁荣,如果《西游记》印刷出来,想必能够卖得极好。
走在韩城之中,高文有点惊讶,却不想这里如此之大,走了四五条街,直走得身上出汗,才来到东学巷。
这里是韩城的核心城区,过了这条街,那头就是县衙和潼关道的治所。在另外一边,则是文庙和县学,算是本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街上的行人也多是读书人和公差。
街上店铺也多是贩卖文房四宝的书坊和酒楼、茶社,基本都是文化产业。当然,其中还有一家绸缎庄和一家胭脂铺子。尤其是胭脂铺子,好象和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搭界。仔细一想,却也了然。这个时代,读书可是一件大费钱财的事儿。能够进学堂读书的至少是中产子弟,古人结婚都早。到这里看看书,顺便给家里的浑家买些胭脂水粉,博美人一笑,也是一件乐事。
放眼望去,不长的一条街,至少有四家书店。高文微一犹豫,就进了最大那间,名曰《琳琅阁》的书坊。
这家书房布置得倒也雅致,里面一水的樟木家具,用油漆漆得锃亮。巨大的书架占了一整面墙壁,上面至少有上千本书。书架对面则是一个花架子,上面搁着青花瓷器、寿山石摆件。
书坊地面都是青石板,用拖把拖得明洁如镜,正中是一张大理石面圆桌。
看模样,倒像是一间书屋。
显然,店主人是个讲究人,开这家书坊除了为赚几个零花,还有以文会友的意思,也显示出他不错的经济实力。
高文自然知道自己所抄的《西游记》这书的价值,自不肯胡乱找一个人合作。看这家店的规模,怎么说也是韩城第一,不妨和老板谈谈。
书店里没有多余的人,只一个身着青衫的老头正坐在桌前读书。
此君大约五十出头,按说这个年纪在明朝也算是个老头。偏偏此人生得面色红润,头发黝黑,再加上一张国字脸、疏朗的眉目,倒也仪表堂堂。
老者显然是个读书爱书之人,面前的桌上堆了大约三四本线装古籍,《论语》《大学》《孝经》,都用青布做了书套,装帧得甚是精美。
他正低头看着一本书,一边读,一边以手抚摩着颌下短须,神情怡然自得,时不时发出一声低低的的怪叫:“嘶”“呼”“呃”“爽。”
高文心中好奇,忍不住走到老头身边,低头看过去。
还没等他看清楚,书坊老板仿佛脑后生了眼睛,以不属于他那个年纪的敏捷迅速地合上书页,扯了一本《论语》盖在上面。
高文差一点笑出声来,不觉想起自己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在课堂上看小说时的情形。不用问,这老头读的绝对不是子曰诗云的正经书。
看到高文面上的憋笑,书坊老板也有点不好意思,站起身来,微一拱手:“这位小哥,可是来买书的?去年咱们陕西乡试的时文集子刚到货,我这就领你去看看……呃,西安府院试的也到货了……”
高文以前出门,要么被同时喊做高傻子,要么被百姓称之为“差爷”,这一个小哥还真让他有点不习惯。
所谓时文,就是八股文。不,也包括诸如策论、诏、制、敕等机关公文以及试帖诗,一句话概括就是科举考卷。
一个读书人,要想做官,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通过这些科目考核,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光能作得一手好时文还不够。、
同后世高考大多是选择题... -->>
这就是英宗、代宗两朝的社会大环境,商品经济开始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物资生活的充裕,精神粮食已经跟不上需求。
这有点像后世现代社会,就算是一部烂得不能再烂的电影,也能轻松收获几亿几十亿的票房。道理很简单,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供应不足。买方市场没得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如今,高文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有同样的现象。在他看来,坊间出版的风月书,乡村小黄文简直就是不忍卒读,可每出一本,却卖得洛阳纸贵。
在出门之前,高文已经想得明白,韩城虽然只是个五线城市,却非常大。
此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北角,早在夏朝就已建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农业发达,是陕西产粮区。又靠着黄河边上,水运便利,乃是沟通陕西、山西的两个交通枢纽之一,另外一个则是潼关后面的华阴县。
正因为如此,韩城的商贸甚是繁荣,城中有人口五万余人,平日里往来的流动人口也有几千。前一阵子因为晋北在打仗,客商少了些。如今,随着明朝和鞑靼的战事逐渐平息,想来恢复往日的光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没办法,从太原入陕,此地是必由之路。
人口多,市井繁荣,如果《西游记》印刷出来,想必能够卖得极好。
走在韩城之中,高文有点惊讶,却不想这里如此之大,走了四五条街,直走得身上出汗,才来到东学巷。
这里是韩城的核心城区,过了这条街,那头就是县衙和潼关道的治所。在另外一边,则是文庙和县学,算是本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街上的行人也多是读书人和公差。
街上店铺也多是贩卖文房四宝的书坊和酒楼、茶社,基本都是文化产业。当然,其中还有一家绸缎庄和一家胭脂铺子。尤其是胭脂铺子,好象和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搭界。仔细一想,却也了然。这个时代,读书可是一件大费钱财的事儿。能够进学堂读书的至少是中产子弟,古人结婚都早。到这里看看书,顺便给家里的浑家买些胭脂水粉,博美人一笑,也是一件乐事。
放眼望去,不长的一条街,至少有四家书店。高文微一犹豫,就进了最大那间,名曰《琳琅阁》的书坊。
这家书房布置得倒也雅致,里面一水的樟木家具,用油漆漆得锃亮。巨大的书架占了一整面墙壁,上面至少有上千本书。书架对面则是一个花架子,上面搁着青花瓷器、寿山石摆件。
书坊地面都是青石板,用拖把拖得明洁如镜,正中是一张大理石面圆桌。
看模样,倒像是一间书屋。
显然,店主人是个讲究人,开这家书坊除了为赚几个零花,还有以文会友的意思,也显示出他不错的经济实力。
高文自然知道自己所抄的《西游记》这书的价值,自不肯胡乱找一个人合作。看这家店的规模,怎么说也是韩城第一,不妨和老板谈谈。
书店里没有多余的人,只一个身着青衫的老头正坐在桌前读书。
此君大约五十出头,按说这个年纪在明朝也算是个老头。偏偏此人生得面色红润,头发黝黑,再加上一张国字脸、疏朗的眉目,倒也仪表堂堂。
老者显然是个读书爱书之人,面前的桌上堆了大约三四本线装古籍,《论语》《大学》《孝经》,都用青布做了书套,装帧得甚是精美。
他正低头看着一本书,一边读,一边以手抚摩着颌下短须,神情怡然自得,时不时发出一声低低的的怪叫:“嘶”“呼”“呃”“爽。”
高文心中好奇,忍不住走到老头身边,低头看过去。
还没等他看清楚,书坊老板仿佛脑后生了眼睛,以不属于他那个年纪的敏捷迅速地合上书页,扯了一本《论语》盖在上面。
高文差一点笑出声来,不觉想起自己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在课堂上看小说时的情形。不用问,这老头读的绝对不是子曰诗云的正经书。
看到高文面上的憋笑,书坊老板也有点不好意思,站起身来,微一拱手:“这位小哥,可是来买书的?去年咱们陕西乡试的时文集子刚到货,我这就领你去看看……呃,西安府院试的也到货了……”
高文以前出门,要么被同时喊做高傻子,要么被百姓称之为“差爷”,这一个小哥还真让他有点不习惯。
所谓时文,就是八股文。不,也包括诸如策论、诏、制、敕等机关公文以及试帖诗,一句话概括就是科举考卷。
一个读书人,要想做官,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通过这些科目考核,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光能作得一手好时文还不够。、
同后世高考大多是选择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