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长安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哎!”李世民长叹了一声,苦笑道:“药师,难道连你,也不理解朕的心意吗?”
李靖微微一笑:“难道陛下心中,也正有此念头?”
李世民浓眉深锁点了点头,说道:“辅机(长孙无忌)等人反对此案,是站在朕的立场上,在为朕和朕的子孙们着想着想,他没有错;玄龄等人反对此案,是站在朝廷和百姓的立场上,他们也没有错。朕,没有说辞能够说动他们,因此苦恼。”
李靖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那陛下,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在思考此事的呢?”
“历史和民族。”李世民双眼一眯,精光毕露。
听闻些语,李靖居然愕然的怔了一怔,老眉深锁寻思了片刻,恍然的点头:“陛下英明!为我族的长远之计考虑,迁民入兰,实为上善之策!巩固兰州,以此为据,中华的版图从此地开始扩张,我族的文明将从地开始传播。陛下雄心万丈高瞻远瞩,老臣感佩!”
李世民苦笑:“感佩何用?现今这朝堂之上,连朕的左膀右臂的两个宰相都在高声反对。魏征在家养病,连日未上朝堂了。但朕已经听说,平日与他不和的长孙无忌,都屈尊拜访去请他出山,将合力一起力谏,让朕废了这套方案。朕能如何?”
李靖沉默了半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微笑。
“靖兄因何发笑?”李世民问。
“如此陛下觉得,老臣这张老脸还值得一点钱,就请准许老臣,明日上朝议事吧!”李靖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大喜:“朕,求之不得!”
“光是老臣一人,恐怕还不顶用。”李靖说道,“至少,还需要两个人。”
“哪两个?”李世民问。
“兵部尚书李勣,和太子殿下。”李靖说道。
李世民眉头一拧:“李勣倒还说得过去。承乾……要他何用?”
李靖微笑:“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拧了拧眉头:“朕会三思的——来,继续下棋!”
几天后的早朝,久已离朝不问军政的卫国公李靖,赫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因他腿脚不便,皇帝特许他拄杖上朝。但李靖没有拿上他那根皇帝特赐的紫木杖,徒步走进朝堂来。
与此同时,驻兵在外的李勣也被急召回朝,一同议政。
但是李靖没有看到,太子李承乾。取而代之的是,魏王李泰出现在了朝班之中!
此刻,李靖心中已是一切了然——东宫,怕是要换人了!
今日朝堂,再议“迁民入兰”一事。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依旧强烈反对。魏征双目已近失明,但口叙奏章托人上奏,也示反对。
李靖出面了。他从长远之计出发陈叙利害,力主支持迁民入兰之举!
原本,若论权势,李靖几乎已是白身;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当朝两大首辅,李靖绝无与之较量叫板的实力。但是论名望、论资历,尤其是在军中的影响、对军国大事的把握能力,李靖,无人可及!
平常寡言少语及少参与政事,也从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他,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
李勣是个大大的聪明人,虽然他驻兵在外对“迁民入兰”一事并不太清楚。但皇帝既然刻意将他召回,显然就是让他给出“合理”的意见。
于是,他非常合理的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表示赞同李靖的说法,同意迁民入兰,壮大兰州并以此为据,雄图大计!
这下好了。代表军队最高权威的前任统帅、现任统帅,都站出来表示支持迁民入兰。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掌握朝政话语权的大臣,就算肚子里装了千册典籍万般理由,也说不过“兵权”二字!
大唐尚武,重视军功。军人议政,向来一言九鼎。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了军队的最高利益,代表整个国家的军事发展方向!
李世民是皇帝,是最高级的“政治家”;但是骨子里,他也是个军人,是个马上夺取天下的皇帝。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这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文人,不尽相同!
这一次,他的观念与想法,和李靖、李勣这样的军事家,达成了统一阵线!
……
这一轮早朝,议到了午时过后方才停歇。最后,“迁民入兰”这一重大国策方略,居然被准许!
正如李世民所说,这一次,站在历史与民族的立场上,他违悖了自己的帝王之术,做出了这样近似“悲壮”的赌博性的决定!
尽管仍然把持一个反对的态度,但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朝堂重臣,对于皇帝已经做出的决策,也只能恪尽职守尽力施行。
这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十余万军属要入兰,可比征调十万大军开赴兰州,要难上百倍不止!
这个巨大的工程,在这一天的朝会之后,开始实施……
几天后,兰州都督府收到圣旨下达——朝廷准许了兰州的“迁民入兰”之举,正欲实施!并指定了兰州这一边,专行负责此项国策实施与部署的“负责人”,那就是——秦慕白!
这一刻,不管是薛家兄弟还是秦叔宝,就连秦慕白自己,也有点不太相信这是事实!
原本,他们还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获准的可能性,几乎无限接近于令。众将联名上书,甚至都还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等来这个一个令人震惊又惊喜的结果!
“三郎,继屯田之后,又是迁民入兰……”秦叔宝对他儿子说道,“这哪一棕哪一件,可都是关乎国脉的大事!你能承受得下么?”
“书写历史——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秦慕白微然一笑,“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与其说是承受,我倒更觉得是——享受!”
哎!”李世民长叹了一声,苦笑道:“药师,难道连你,也不理解朕的心意吗?”
李靖微微一笑:“难道陛下心中,也正有此念头?”
李世民浓眉深锁点了点头,说道:“辅机(长孙无忌)等人反对此案,是站在朕的立场上,在为朕和朕的子孙们着想着想,他没有错;玄龄等人反对此案,是站在朝廷和百姓的立场上,他们也没有错。朕,没有说辞能够说动他们,因此苦恼。”
李靖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那陛下,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在思考此事的呢?”
“历史和民族。”李世民双眼一眯,精光毕露。
听闻些语,李靖居然愕然的怔了一怔,老眉深锁寻思了片刻,恍然的点头:“陛下英明!为我族的长远之计考虑,迁民入兰,实为上善之策!巩固兰州,以此为据,中华的版图从此地开始扩张,我族的文明将从地开始传播。陛下雄心万丈高瞻远瞩,老臣感佩!”
李世民苦笑:“感佩何用?现今这朝堂之上,连朕的左膀右臂的两个宰相都在高声反对。魏征在家养病,连日未上朝堂了。但朕已经听说,平日与他不和的长孙无忌,都屈尊拜访去请他出山,将合力一起力谏,让朕废了这套方案。朕能如何?”
李靖沉默了半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微笑。
“靖兄因何发笑?”李世民问。
“如此陛下觉得,老臣这张老脸还值得一点钱,就请准许老臣,明日上朝议事吧!”李靖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大喜:“朕,求之不得!”
“光是老臣一人,恐怕还不顶用。”李靖说道,“至少,还需要两个人。”
“哪两个?”李世民问。
“兵部尚书李勣,和太子殿下。”李靖说道。
李世民眉头一拧:“李勣倒还说得过去。承乾……要他何用?”
李靖微笑:“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拧了拧眉头:“朕会三思的——来,继续下棋!”
几天后的早朝,久已离朝不问军政的卫国公李靖,赫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因他腿脚不便,皇帝特许他拄杖上朝。但李靖没有拿上他那根皇帝特赐的紫木杖,徒步走进朝堂来。
与此同时,驻兵在外的李勣也被急召回朝,一同议政。
但是李靖没有看到,太子李承乾。取而代之的是,魏王李泰出现在了朝班之中!
此刻,李靖心中已是一切了然——东宫,怕是要换人了!
今日朝堂,再议“迁民入兰”一事。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依旧强烈反对。魏征双目已近失明,但口叙奏章托人上奏,也示反对。
李靖出面了。他从长远之计出发陈叙利害,力主支持迁民入兰之举!
原本,若论权势,李靖几乎已是白身;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当朝两大首辅,李靖绝无与之较量叫板的实力。但是论名望、论资历,尤其是在军中的影响、对军国大事的把握能力,李靖,无人可及!
平常寡言少语及少参与政事,也从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他,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
李勣是个大大的聪明人,虽然他驻兵在外对“迁民入兰”一事并不太清楚。但皇帝既然刻意将他召回,显然就是让他给出“合理”的意见。
于是,他非常合理的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表示赞同李靖的说法,同意迁民入兰,壮大兰州并以此为据,雄图大计!
这下好了。代表军队最高权威的前任统帅、现任统帅,都站出来表示支持迁民入兰。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掌握朝政话语权的大臣,就算肚子里装了千册典籍万般理由,也说不过“兵权”二字!
大唐尚武,重视军功。军人议政,向来一言九鼎。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了军队的最高利益,代表整个国家的军事发展方向!
李世民是皇帝,是最高级的“政治家”;但是骨子里,他也是个军人,是个马上夺取天下的皇帝。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这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文人,不尽相同!
这一次,他的观念与想法,和李靖、李勣这样的军事家,达成了统一阵线!
……
这一轮早朝,议到了午时过后方才停歇。最后,“迁民入兰”这一重大国策方略,居然被准许!
正如李世民所说,这一次,站在历史与民族的立场上,他违悖了自己的帝王之术,做出了这样近似“悲壮”的赌博性的决定!
尽管仍然把持一个反对的态度,但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朝堂重臣,对于皇帝已经做出的决策,也只能恪尽职守尽力施行。
这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十余万军属要入兰,可比征调十万大军开赴兰州,要难上百倍不止!
这个巨大的工程,在这一天的朝会之后,开始实施……
几天后,兰州都督府收到圣旨下达——朝廷准许了兰州的“迁民入兰”之举,正欲实施!并指定了兰州这一边,专行负责此项国策实施与部署的“负责人”,那就是——秦慕白!
这一刻,不管是薛家兄弟还是秦叔宝,就连秦慕白自己,也有点不太相信这是事实!
原本,他们还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获准的可能性,几乎无限接近于令。众将联名上书,甚至都还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等来这个一个令人震惊又惊喜的结果!
“三郎,继屯田之后,又是迁民入兰……”秦叔宝对他儿子说道,“这哪一棕哪一件,可都是关乎国脉的大事!你能承受得下么?”
“书写历史——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秦慕白微然一笑,“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与其说是承受,我倒更觉得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