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大宋将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艺学子给赵祯的感觉非常不一般,他们的策论文章不但有文采,更有想法,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比如叫章敦的学子,他就提议在边地组建弓箭社,招募民兵,凡是能斩杀辽寇和西贼的勇士,杀一人免一家之赋税,杀三人,可赐予三班差使,成为朝廷最低级的武官。
他还估算过,每年只要拿出一百万贯,补助弓箭社进行训练,朝廷就能得到十万敢战之兵。
还有个叫吕惠卿的,他认为辽国情况复杂,各种部落彼此争斗,哪怕是耶律氏和萧氏,也矛盾重重。朝廷应该想办法分化瓦解辽国,支持其中的一部分闹事,只要辽国不得安宁,大宋就能高枕无忧。
他甚至露骨表示,不能光想着把大宋治理好,还要疲惫对手,弱化辽国,如此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综合看起来,六艺学子当中,论文采,以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为首,可是论起兵法韬略,阴谋算计,比他们强的就太多了。比如章敦、吕惠卿,还有善于理财的曾布,另外主张重新阐释儒家经义的韩宗武,全都让赵祯眼前一亮。
得天下英才,尽入瓮中,何等幸事!
赵祯身为皇帝,也不能免俗。
他决定把六艺学堂抢过来,并且冠以皇家的名号,让这些优秀的学生也成为天子门生……显然,赵祯有点嫉妒王宁安他们了!
王宁安眼珠转了转,突然有了新主意,“启奏陛下,既然要把六艺学堂作为天下表率,那是不是应该把六艺从沧州迁到京城?”
赵祯眼前一亮,他当然有这个想法,问题是这么干有点摘桃子,捡便宜的味道,他没好意思说出口,却让王宁安给说了。
“王卿,你舍得吗?”
“陛下,六艺当初就是为国育才,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更何况京城位于天下中枢,四方学子云集,更能广揽贤才,让六艺的影响力发扬光大,岂不是更好吗!”
赵祯含笑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
这君臣一唱一和,就要把六艺学堂弄到京城,文官那边实在是受不了了。王尧臣急忙站出来,“启奏陛下,京城已经有国子监,太学,再增设六艺学堂,未免叠床架屋,有所不妥!”
“王相公这话,老夫不敢苟同!”
范仲淹道:“国子监沿袭唐制,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吏子弟,后来庆历年间,增加员额,但是也不过区区200人而已,且这些人都是按照官吏来培养,只教授十三经,诗词歌赋等科举内容,与六艺学堂可不一样!”
赵祯笑着问道:“范相公,你觉得六艺学堂有什么不同?”
“启奏陛下,六艺学堂首先要足够大,眼下沧州的六艺学堂有三千弟子,到了京城办学,至少要有一万人。而且六艺不单纯是培养做官的人才,还要包罗万象,提供一切学问。眼下六艺就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以及速成科和预科。”
范仲淹详细讲解了六艺学堂的构成,同时,也告诉了所有人,六艺学堂人才辈出的奥妙。
首先六艺学堂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当初王宁安设计的稍有不同,首先七岁以上的儿童,缴纳学费之后,进入预科,完成三年学习。参加升学考试,当然外人也可以直接报名,通过考核,进入六艺学堂,前三年是通识教育,不只是儒家经典,也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农学、体育等等科目。
完成这三年的学制之后,可以根据兴趣,进入各个学院,又是三年,一共九年时间,除了经学院是为了科举而准备的,其他各个学院,都是培养专门人才。
“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三年通识教育,学生们就要,完成识字,精通《九章算术》,学会骑马射箭,如果不能通过考核,是要留级的。进入各个学院之后,要磨砺自己的专业才能,大凡从六艺走出来的学子,除了有志于科举的,其余学生已经进入各个行业。”
赵祯好奇道:“范相公,他们现在如何?”
“陛下,如今平县,沧州,河北,乃至山东,甚至岭南,都有六艺的学生。以算学院和商学院为例,很多人还没有毕业,已经提前被各大钱庄商行看中,签下了约书,说来惭愧,有的学生毕业第一年,就能拿到一万贯的薪水。甚至有商学院和百工院的学生联手办作坊,经营商业,一两年的光景,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身价财富,每年光是给朝廷提供赋税就有5万贯,还解决了上千人的工作。”
范仲淹十分欣慰道:“老臣在六艺学堂的几年之间,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有所成就,实在是老怀大慰。以往的书院学堂,都把学生局限在科举这一条独木桥上!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文章,都能当官,孔夫子尚且讲究因材... -->>
六艺学子给赵祯的感觉非常不一般,他们的策论文章不但有文采,更有想法,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比如叫章敦的学子,他就提议在边地组建弓箭社,招募民兵,凡是能斩杀辽寇和西贼的勇士,杀一人免一家之赋税,杀三人,可赐予三班差使,成为朝廷最低级的武官。
他还估算过,每年只要拿出一百万贯,补助弓箭社进行训练,朝廷就能得到十万敢战之兵。
还有个叫吕惠卿的,他认为辽国情况复杂,各种部落彼此争斗,哪怕是耶律氏和萧氏,也矛盾重重。朝廷应该想办法分化瓦解辽国,支持其中的一部分闹事,只要辽国不得安宁,大宋就能高枕无忧。
他甚至露骨表示,不能光想着把大宋治理好,还要疲惫对手,弱化辽国,如此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综合看起来,六艺学子当中,论文采,以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为首,可是论起兵法韬略,阴谋算计,比他们强的就太多了。比如章敦、吕惠卿,还有善于理财的曾布,另外主张重新阐释儒家经义的韩宗武,全都让赵祯眼前一亮。
得天下英才,尽入瓮中,何等幸事!
赵祯身为皇帝,也不能免俗。
他决定把六艺学堂抢过来,并且冠以皇家的名号,让这些优秀的学生也成为天子门生……显然,赵祯有点嫉妒王宁安他们了!
王宁安眼珠转了转,突然有了新主意,“启奏陛下,既然要把六艺学堂作为天下表率,那是不是应该把六艺从沧州迁到京城?”
赵祯眼前一亮,他当然有这个想法,问题是这么干有点摘桃子,捡便宜的味道,他没好意思说出口,却让王宁安给说了。
“王卿,你舍得吗?”
“陛下,六艺当初就是为国育才,没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更何况京城位于天下中枢,四方学子云集,更能广揽贤才,让六艺的影响力发扬光大,岂不是更好吗!”
赵祯含笑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
这君臣一唱一和,就要把六艺学堂弄到京城,文官那边实在是受不了了。王尧臣急忙站出来,“启奏陛下,京城已经有国子监,太学,再增设六艺学堂,未免叠床架屋,有所不妥!”
“王相公这话,老夫不敢苟同!”
范仲淹道:“国子监沿袭唐制,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吏子弟,后来庆历年间,增加员额,但是也不过区区200人而已,且这些人都是按照官吏来培养,只教授十三经,诗词歌赋等科举内容,与六艺学堂可不一样!”
赵祯笑着问道:“范相公,你觉得六艺学堂有什么不同?”
“启奏陛下,六艺学堂首先要足够大,眼下沧州的六艺学堂有三千弟子,到了京城办学,至少要有一万人。而且六艺不单纯是培养做官的人才,还要包罗万象,提供一切学问。眼下六艺就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以及速成科和预科。”
范仲淹详细讲解了六艺学堂的构成,同时,也告诉了所有人,六艺学堂人才辈出的奥妙。
首先六艺学堂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当初王宁安设计的稍有不同,首先七岁以上的儿童,缴纳学费之后,进入预科,完成三年学习。参加升学考试,当然外人也可以直接报名,通过考核,进入六艺学堂,前三年是通识教育,不只是儒家经典,也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农学、体育等等科目。
完成这三年的学制之后,可以根据兴趣,进入各个学院,又是三年,一共九年时间,除了经学院是为了科举而准备的,其他各个学院,都是培养专门人才。
“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三年通识教育,学生们就要,完成识字,精通《九章算术》,学会骑马射箭,如果不能通过考核,是要留级的。进入各个学院之后,要磨砺自己的专业才能,大凡从六艺走出来的学子,除了有志于科举的,其余学生已经进入各个行业。”
赵祯好奇道:“范相公,他们现在如何?”
“陛下,如今平县,沧州,河北,乃至山东,甚至岭南,都有六艺的学生。以算学院和商学院为例,很多人还没有毕业,已经提前被各大钱庄商行看中,签下了约书,说来惭愧,有的学生毕业第一年,就能拿到一万贯的薪水。甚至有商学院和百工院的学生联手办作坊,经营商业,一两年的光景,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身价财富,每年光是给朝廷提供赋税就有5万贯,还解决了上千人的工作。”
范仲淹十分欣慰道:“老臣在六艺学堂的几年之间,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有所成就,实在是老怀大慰。以往的书院学堂,都把学生局限在科举这一条独木桥上!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文章,都能当官,孔夫子尚且讲究因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