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扛着杀猪刀去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道他爹已经把一切“罪名”都安到他大伯娘身上去了,若是知道了,肯定要拍手叫好!
他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要先自学了。孙琦在知道他要回家休息一载之后,就送了不少乡试要用的书籍给他,让他慢慢先自学着,将来为他引荐老师的时候,老师向他提问,他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乡试的内容和之前的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乡试里面增加了律法题,对于考生的要求明显提高了。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区别,主要还是因为秀才和举人二者的不同。
秀才对于统治者的作用呢,就是通过他们来教化底层百姓,所谓天高皇帝远,对于底层人来说,皇帝是谁,并不重要。但是当地的乡绅是谁,那就很重要了,而乡绅阶级,一般都是由大部分秀才和少量举人构成的,何地主那样的,只能称为地主,而不是乡绅。
秀才起到的作用呢,就是调节邻里纠纷,婚丧嫁娶的时候,帮着写些祝词挽联什么的,并不要求对于律法有什么了解。
而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可以做官的,那么既然为官,怎么可以不懂律法呢?故此,院试和乡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律法了。
牛牧之看着手里的这本律法书,一头雾水,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历朝历代的法律、真的,就只是讲了讲,偶尔才来一句感慨。
但是每朝每代的律法都不一样,有些甚至还是前后相悖的,这本书中又没有做出解释,牛牧之就很心塞了。
像这里边的就有两个案例,前后背景都很相似,但是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就有着不同的考量方法。
案例大概是讲,有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郎才女貌的。但是呢,有一天这个丈夫的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见到了这个妻子,便起了歹念,便寻了个机会,在和那个丈夫单独外出时,害死了这个丈夫。一个是推倒河里,一个是推下悬崖,基本上就这点不同。
然后,那个好朋友装作很悲痛的样子,帮着找尸体,办丧事,最后如愿以偿地感动了那个妻子,娶得娇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后来那个妻子发现了自己之前那个丈夫死亡的真相,悲愤羞愧之下,设计杀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就连儿子也被她当做污点毒死了。
唐代背景的那个,最终妻子还是被判了杀人罪,纵然后一个丈夫该死,那个孩子也是无辜的,妻子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牛牧之能够理解这种做法。
但是,宋代背景的那个,他就有些想不通了。那个妻子被大大夸奖了一番,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是“夫为天”,但似乎第一个丈夫要比第二个丈夫重要的多,就连那个孩子的死亡,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最后,那个妻子还自尽了,原因是被仇人玷污,没了贞洁……
牛牧之看到这个的内心:真是哔了狗了……
什么鬼玩意儿?他咋看不懂呢?这真是人做出来的事?
这种东西还能作为案例,原谅他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他疲惫地合上书,第一次发现自己跟古人的思维差距竟然有这么大,也不知这律法到底要怎么学……
还是拿起自己的老本行,看看经义和诗词吧!
乡试的经义范围要比院试广多了,虽然主要还是在四书五经上出题,但是,却不再局限于这几本书,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它们的注释书上。
这要求就变得更高了,既要对四书五经本身理解得够通透,又要通读它们的注释,并对其知之甚深。
若是出的注释书比较偏,你不懂,或者没那么熟,那就呵呵了。
牛牧之以前所学,主要就是针对县试、府试和院试的,并没有对这些有太多的涉足。毕竟,他年纪小,时间少,要是都通读了,那时间花的就不是一点点了。
打开自己专门用来放书的箱子,里面是浓浓的樟脑的味道,牛牧之小心翼翼地从底下找出几本书,这些都是他之前准备好的,预备着现在看的。毕竟好书难求,当时要是不下手,说不定以后就看不到了。
原谅他当初看到吴秀才送他那几本书的时候淡然的神色吧,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后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书,还有上网一搜就能找到的知识,在这边,竟然是这么稀缺的!
在书肆里看到好书,只要自己手里有余钱,就一定要买下来!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不然下次再来的话,就真的可能再也找不到的。
知道他爹已经把一切“罪名”都安到他大伯娘身上去了,若是知道了,肯定要拍手叫好!
他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要先自学了。孙琦在知道他要回家休息一载之后,就送了不少乡试要用的书籍给他,让他慢慢先自学着,将来为他引荐老师的时候,老师向他提问,他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乡试的内容和之前的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乡试里面增加了律法题,对于考生的要求明显提高了。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区别,主要还是因为秀才和举人二者的不同。
秀才对于统治者的作用呢,就是通过他们来教化底层百姓,所谓天高皇帝远,对于底层人来说,皇帝是谁,并不重要。但是当地的乡绅是谁,那就很重要了,而乡绅阶级,一般都是由大部分秀才和少量举人构成的,何地主那样的,只能称为地主,而不是乡绅。
秀才起到的作用呢,就是调节邻里纠纷,婚丧嫁娶的时候,帮着写些祝词挽联什么的,并不要求对于律法有什么了解。
而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可以做官的,那么既然为官,怎么可以不懂律法呢?故此,院试和乡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律法了。
牛牧之看着手里的这本律法书,一头雾水,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历朝历代的法律、真的,就只是讲了讲,偶尔才来一句感慨。
但是每朝每代的律法都不一样,有些甚至还是前后相悖的,这本书中又没有做出解释,牛牧之就很心塞了。
像这里边的就有两个案例,前后背景都很相似,但是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就有着不同的考量方法。
案例大概是讲,有一对夫妻原本很恩爱,郎才女貌的。但是呢,有一天这个丈夫的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见到了这个妻子,便起了歹念,便寻了个机会,在和那个丈夫单独外出时,害死了这个丈夫。一个是推倒河里,一个是推下悬崖,基本上就这点不同。
然后,那个好朋友装作很悲痛的样子,帮着找尸体,办丧事,最后如愿以偿地感动了那个妻子,娶得娇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后来那个妻子发现了自己之前那个丈夫死亡的真相,悲愤羞愧之下,设计杀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就连儿子也被她当做污点毒死了。
唐代背景的那个,最终妻子还是被判了杀人罪,纵然后一个丈夫该死,那个孩子也是无辜的,妻子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牛牧之能够理解这种做法。
但是,宋代背景的那个,他就有些想不通了。那个妻子被大大夸奖了一番,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是“夫为天”,但似乎第一个丈夫要比第二个丈夫重要的多,就连那个孩子的死亡,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最后,那个妻子还自尽了,原因是被仇人玷污,没了贞洁……
牛牧之看到这个的内心:真是哔了狗了……
什么鬼玩意儿?他咋看不懂呢?这真是人做出来的事?
这种东西还能作为案例,原谅他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他疲惫地合上书,第一次发现自己跟古人的思维差距竟然有这么大,也不知这律法到底要怎么学……
还是拿起自己的老本行,看看经义和诗词吧!
乡试的经义范围要比院试广多了,虽然主要还是在四书五经上出题,但是,却不再局限于这几本书,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它们的注释书上。
这要求就变得更高了,既要对四书五经本身理解得够通透,又要通读它们的注释,并对其知之甚深。
若是出的注释书比较偏,你不懂,或者没那么熟,那就呵呵了。
牛牧之以前所学,主要就是针对县试、府试和院试的,并没有对这些有太多的涉足。毕竟,他年纪小,时间少,要是都通读了,那时间花的就不是一点点了。
打开自己专门用来放书的箱子,里面是浓浓的樟脑的味道,牛牧之小心翼翼地从底下找出几本书,这些都是他之前准备好的,预备着现在看的。毕竟好书难求,当时要是不下手,说不定以后就看不到了。
原谅他当初看到吴秀才送他那几本书的时候淡然的神色吧,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后世那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书,还有上网一搜就能找到的知识,在这边,竟然是这么稀缺的!
在书肆里看到好书,只要自己手里有余钱,就一定要买下来!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不然下次再来的话,就真的可能再也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