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2/2)
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宫花为聘[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贾琦答道:“回万岁的话,根据那个异人所说,天花不独发作在人身上,也发生在牲畜身上,好比说牛身上也会出痘。那异人曾经说过,牛身上的牛痘跟天花其实是一样的东西,而且这毒性还比天花小一点。宋代只是,就有种人痘之说,只是人痘的毒性大,往往达不到预防的效果,反而会诱发天花,因此最后并没有推广开来。这牛痘既然是跟天花一样的东西,毒性较小,如果用来种痘,不但能够预防天花,还能够降低风险。”
少帝道:“原来如此。那要用什么法子种痘呢?”
“一般来说,就是将牛痘晒干了,磨成粉,再与别的药材混合,做成香粉,适量吸入口鼻即可。”
“那孤,朕就明白了。人痘的毒性很大,如果有人换了这里头的香粉,用人痘痘痂粉替换了牛痘痘痂粉,的确更容易谋害了父皇。皇祖父,这也是贾大人的谨慎。谁知道这一次的天花会闹得这么大呢。孙儿恳求您,饶恕了贾大人吧。”
太上皇气得要死,却拿贾琦一点办法都没有。
蒙古人和女直人来得太快,手段也太凶残,平安州先京师一步陷落,在平安州那边的老义忠亲王的子孙们全部都遭了殃,太上皇留在避暑山庄那边的太妃太嫔们和几个年幼的皇子皇女就成了蒙古人的俘虏,大行皇帝的几个妃嫔还有七皇子也是。
为了不让这些人成为蒙古人要挟大魏的工具,太上皇和大行皇帝先后颁布了旨意,宣布那些太妃太嫔、皇弟皇妹们,和大行皇帝的诸位妃嫔以及最小的七皇子病逝。
然后是战死的大千岁和忠顺王,等天花爆发之后,太上皇的那些儿子们就对皇帝和沂王沪王下毒手,让这三位和内阁诸位宰辅、枢密院四个头头都感染了天花,大行皇帝一怒之下,就让那些王爷举家感染了天花。
可以说,要不是天花,太上皇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太上皇想要贾琦的命,一点都不奇怪。
有那么一瞬,太上皇都忘记了,是他自己把儿子们当蛊养,这才让儿子们变成了恨不得你死我活的政敌。
好在太上皇眼下还有几分理智。
他很清楚,如今,他是没有任性的理由了。以前他可以任性,他可以犯蠢,他可以肆意妄为,那是因为他有一群出色又能干的儿子。而现在,他如果再任性,那这个天下很有可能改朝换代。
胆大妄为的可不止贾琦,至少,眼下的贾琦还没有那个意思,反而是南面的那些人,他们已经开始坐不住,大约想着要造反了。
等我先收拾了那些逆贼,再来收拾你也不迟!
太上皇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调整好了心情,道:“罢了。看起来,这一次的天花是全国范围的。自古以来,天花就每二十年就要肆虐一次,如今已经是第十八的年头,又赶上了大兵灾,天花会提前,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儿。只是,眼下,让大魏及早恢复元气才是最要紧的。诸臣工,你们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当即,福宁殿里几乎所有的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贾琦的身上。
华北和京畿,差不多都被蒙古人和女直给杀光了,就是有那从蒙古和女直的手里脱逃出来了,只怕也零零散散、不成气候,也就是说,眼下华北和京畿,手里有人的,恐怕只有贾琦了。
只见贾琦沉吟了片刻,方才躬身:“臣启奏陛下。”
“准奏。起来说话。”
贾琦这才得以起身。
大约是跪得久了,他的腿都麻了,如果不是边上的祁谦及时扶了他一下,恐怕他就要御前失仪了。
贾琦道:“臣启奏陛下,臣认为,这天花过后,我大魏面临也无非是两项工作,其一,天花过后,人口大大缩减,必须想办法鼓励生育,让人口增长上去。”
太上皇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人口不增加,对国祚并非好事。第二件呢。”
“回陛下,其二,就是土地。”
“嗯?”
“陛下,大行皇帝要改革,要实施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其原因,也无非是绝大多数的土地集中在豪强之手,众多的百姓没有土地也找不到其他的生计,因此成为我大魏的一大隐患。”
“你的意思是,分田吗?”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起来。
贾琦道:“陛下,恕臣直言,这只能缓解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
少帝非常惊讶,脱口而出:“为什么?”
“回万岁的话,是因为赋税。”
“赋税?可是,皇祖父在位的时候,就一再声明,永不加赋。”
贾琦叹息一声,再度跪了下来,微微仰视少帝,道:“万岁,赋税赋税,指的其实是两个部分,一个是田赋,一个是人丁税。田赋自古以来就不高,以我大魏为例,最低的三等河滩地,一亩一年才一百文,而最好的上等水田,一亩一年也才九百文,不到一两银子。微臣在禹门口到潼关的那九十万亩河滩地,一年才缴纳九万两。真正让百姓承担不起的,是人丁税。”
“人丁税?”
“是的。如今全国的人丁税普遍都在四两上下,有的地方甚至高达九两。这也是为什么风调雨顺的太平之年也有流民的原因。万岁,人丁税太高了,百姓负担不起,也不敢生孩子。如今经历了兵燹和天花之后,如果不降低人丁税,百姓也不敢放开了生孩子,短期之内,人口也不会有大幅的增加。”
“四两的人丁税很高吗?”
贾琦定定地看了少帝好一会儿,然后道:“是的,万岁,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臣跟下面的流民说,我为他们争取到了一年三两六百文的人丁税的时候,那些百姓会欢呼雀跃甚至给我磕头上万民伞的原因。万岁,京师人烟鼎盛,物价也比别处高,因此不大显,其实在别的地方,就像是通州、保定,甚至是天津,这些地方的百姓,他们给别人做一天的短工,一天能够赚到十文钱,已经是主人家出手极大方了。”
少帝愣了愣,忍不住低头开始算:“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人每年丁税三两六百文,也就是说,他们每天要缴纳十文钱。那岂不是说,他们天天给人做工也只挣得出自己的丁税?”
贾琦点了点头,道:“没错。”
少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又看了看贾琦,道:“丁税,真的这么高吗?”
祁谦也跪在了少帝的面前,道:“万岁,国法规定中的丁税没有这个高,可地方官员收的,就不止这个数儿了。更稀奇的是,京师的最是繁华,可京师实际缴纳的人丁税却是最低的,还不到二两。而其他的地方,越是贫穷的地方,人丁税越高。不,应该说,人丁税越高的地方,越是贫穷。”
少帝道:“怎么会这样。……”
少帝忍不住去看太上皇,却见太上皇盯着贾琦,目光深邃,那眼底的冰冷,让少帝打了个冷战。
少帝转头去看贾琦。
“贾大人,您有什么想法吗?”
贾琦道:“万岁,臣的责任只是将情况告诉您,真正能够做决定的,只有太上皇和您。而臣,最多也只给您提些建议而已。臣会把前因后果,以及某些现象告诉您,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决定,那是您必须先学会的事。你才是九五之尊。”
少帝重重地点了点头。
虽然才登基没几天,更因为国家实力衰弱,连登基大典也显得简陋,可少帝终究已经是少帝了。
已经有不少人在少帝的耳朵边儿念叨过贾琦的不是了,少帝之前对贾琦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可贾琦能够得罪那么多的人,少帝也十分惊讶。
可是现在,贾琦竟然如此对他说,少帝忽然觉得,这个贾知院是一个十分值得信赖的人。因为只有他不曾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不曾对自己敷衍了事,也不曾把他的思想强加给自己。
看见少帝的动作,太上皇心头窝着一把火。
他光顾着防备贾琦,却没想到,贾琦竟然在他的面前讨了孙子的好,而从孙子的表现来看,对贾琦竟然十分信任。
这让太上皇十分愤怒。
太上皇很清楚,无论是祁谦还是梁鉴,这两位的年纪都不小了,等少帝羽翼渐丰的时候,这两位也差不多到了可以告老还乡的时候了。可贾琦不一样。贾琦太年轻了,今年才十六岁,十年后也不过二十六,正是青春正茂的年纪。哪怕是二十年后,贾琦也不过是三十六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三十六岁正是最精力充沛的时候,可而是年的参知政事,也足够贾琦成为大魏首屈一指的权臣,更别说,这个贾琦的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没错,太上皇本来也有杀掉贾琦的意思,现在将贾琦捧到参知政事的位置上,就是要引起别人的嫉妒,贾琦才十六岁,已经是大魏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了,如今又做了参知政事,太上皇就不相信别人会不嫉妒他。
只要有人嫉妒了,太上皇就很乐意在背后推一把,借别人的手杀掉贾琦。
可是现在,太上皇知道,自己怕是又想错了。
就跟贾琦说的那样,人丁税太高了,百姓根本就缴纳不上。如果人丁税缴纳不上,就是有地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只能逃税做流民?
现在,太上皇已经知道了,就是他让人跟贾琦的庄子上的人说,他会分地分粮食,那些人也不见得会乐意去开荒种地,因为丁税真的太高了,他们都缴纳不起。
想到这里,太上皇就道:“如此说来,你是想把老四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继续推行下去。”
贾琦答道:“陛下,臣认为,官绅一体纳粮就够了,不需要摊丁入亩。”
“嗯?”
“陛下,这世上的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擅长织布,有的人擅长打铁,也有的人擅长辨识药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种地,让不善于种地的人去种地,一来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才华,二来既然他们不擅长种地,强逼着每天种地,也没有效率,还很可能让他们因此担忧无法完成丁税而去逃税做流民。”
“那么,你认为,要如何做才能够让百姓安顿下来?”
贾琦道:“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回复生产,允许高门大户置办田产,是最有效率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按照规定纳税。如果有隐田隐户,陛下可以重处。”
听到贾琦的回答,在场的几位大臣们都心情格外复杂。
为官千里只为财,可钱财哪比得上田地来得保值?就是一堆金银放在那里,也只会越来越少,只有田地,会有源源不断地出产。
可大家都知道,作为君王,太上皇肯定是不会乐意看到过多的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的。
那样,那些没有土地、没有生计的百姓就要闹事儿了。
这些大臣们原以为,他们只能偷偷地为自家添置产业。他们以为,贾琦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贾琦竟然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一旦允许他们买卖土地,相信再多的土地也会被迅速消化掉。
想到贾琦那丰厚的身家,这些大臣都恍然大悟。
没错,这位贾知院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够买进足够的田地呢!他买的那九十万亩专门用来给黄河泄沙子的河滩地也养不活那么多的人!
当然,也有那心情复杂的。
他们这些人锦衣玉食靠的是什么?靠的不就是免税政策节省下来的田赋吗?
就是因为举人开始,家里的田地就能够免税,所以才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所以才会有一个家族供养一个读书人的情况。只要家族里有举人,这个家族就可以把家族里的田地都放在这个举人的名下,那田赋就省下来了。
相信朝堂之上有相当多的官员都是这么发家、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的。
事实上,他们这种行为,跟古时的隐田又有什么两样呢?
贾琦一面允许他们购置田地,一面又要杜绝隐田隐户,又怎么不叫他们觉得心情复杂?
比起这些官员们,太上皇的内心是窃喜的。
他认为自己抓住了贾琦的弱点。
哈,
隐田隐户,官绅一体纳粮?
哪里有这么简单。
太上皇很确信,前面一个购置田地就足够让他有理由对付贾琦了,而后面的杜绝隐田隐户,也足够让文武百官们对贾琦出手了。
而他,只要等着别人对贾琦出手了,他再在后面悄悄地推一把就行了。
想到这个,太上皇的心情就好了许多。
他当场同意了贾琦的要求。
不止如此,贾琦又向太上皇请求,将天津设为港口城市,组建船队,以此加强跟南面的联系,加强对沿海城市的控制,
这些请求,太上皇都同意了。
太上皇开始了对贾琦的捧杀计划,他甚至加封了林黛玉为沪州郡主,将沪州府给了林黛玉做封地。
一时之间,贾琦变得炙手可热,大家明面上对贾琦各种追捧,可私底下也的确如太上皇设想的那样,果然开始对贾琦各种嫉妒。
就在太上皇以为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的时候,他再度中风了。
”
贾琦答道:“回万岁的话,根据那个异人所说,天花不独发作在人身上,也发生在牲畜身上,好比说牛身上也会出痘。那异人曾经说过,牛身上的牛痘跟天花其实是一样的东西,而且这毒性还比天花小一点。宋代只是,就有种人痘之说,只是人痘的毒性大,往往达不到预防的效果,反而会诱发天花,因此最后并没有推广开来。这牛痘既然是跟天花一样的东西,毒性较小,如果用来种痘,不但能够预防天花,还能够降低风险。”
少帝道:“原来如此。那要用什么法子种痘呢?”
“一般来说,就是将牛痘晒干了,磨成粉,再与别的药材混合,做成香粉,适量吸入口鼻即可。”
“那孤,朕就明白了。人痘的毒性很大,如果有人换了这里头的香粉,用人痘痘痂粉替换了牛痘痘痂粉,的确更容易谋害了父皇。皇祖父,这也是贾大人的谨慎。谁知道这一次的天花会闹得这么大呢。孙儿恳求您,饶恕了贾大人吧。”
太上皇气得要死,却拿贾琦一点办法都没有。
蒙古人和女直人来得太快,手段也太凶残,平安州先京师一步陷落,在平安州那边的老义忠亲王的子孙们全部都遭了殃,太上皇留在避暑山庄那边的太妃太嫔们和几个年幼的皇子皇女就成了蒙古人的俘虏,大行皇帝的几个妃嫔还有七皇子也是。
为了不让这些人成为蒙古人要挟大魏的工具,太上皇和大行皇帝先后颁布了旨意,宣布那些太妃太嫔、皇弟皇妹们,和大行皇帝的诸位妃嫔以及最小的七皇子病逝。
然后是战死的大千岁和忠顺王,等天花爆发之后,太上皇的那些儿子们就对皇帝和沂王沪王下毒手,让这三位和内阁诸位宰辅、枢密院四个头头都感染了天花,大行皇帝一怒之下,就让那些王爷举家感染了天花。
可以说,要不是天花,太上皇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太上皇想要贾琦的命,一点都不奇怪。
有那么一瞬,太上皇都忘记了,是他自己把儿子们当蛊养,这才让儿子们变成了恨不得你死我活的政敌。
好在太上皇眼下还有几分理智。
他很清楚,如今,他是没有任性的理由了。以前他可以任性,他可以犯蠢,他可以肆意妄为,那是因为他有一群出色又能干的儿子。而现在,他如果再任性,那这个天下很有可能改朝换代。
胆大妄为的可不止贾琦,至少,眼下的贾琦还没有那个意思,反而是南面的那些人,他们已经开始坐不住,大约想着要造反了。
等我先收拾了那些逆贼,再来收拾你也不迟!
太上皇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调整好了心情,道:“罢了。看起来,这一次的天花是全国范围的。自古以来,天花就每二十年就要肆虐一次,如今已经是第十八的年头,又赶上了大兵灾,天花会提前,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儿。只是,眼下,让大魏及早恢复元气才是最要紧的。诸臣工,你们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当即,福宁殿里几乎所有的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贾琦的身上。
华北和京畿,差不多都被蒙古人和女直给杀光了,就是有那从蒙古和女直的手里脱逃出来了,只怕也零零散散、不成气候,也就是说,眼下华北和京畿,手里有人的,恐怕只有贾琦了。
只见贾琦沉吟了片刻,方才躬身:“臣启奏陛下。”
“准奏。起来说话。”
贾琦这才得以起身。
大约是跪得久了,他的腿都麻了,如果不是边上的祁谦及时扶了他一下,恐怕他就要御前失仪了。
贾琦道:“臣启奏陛下,臣认为,这天花过后,我大魏面临也无非是两项工作,其一,天花过后,人口大大缩减,必须想办法鼓励生育,让人口增长上去。”
太上皇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人口不增加,对国祚并非好事。第二件呢。”
“回陛下,其二,就是土地。”
“嗯?”
“陛下,大行皇帝要改革,要实施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其原因,也无非是绝大多数的土地集中在豪强之手,众多的百姓没有土地也找不到其他的生计,因此成为我大魏的一大隐患。”
“你的意思是,分田吗?”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起来。
贾琦道:“陛下,恕臣直言,这只能缓解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
少帝非常惊讶,脱口而出:“为什么?”
“回万岁的话,是因为赋税。”
“赋税?可是,皇祖父在位的时候,就一再声明,永不加赋。”
贾琦叹息一声,再度跪了下来,微微仰视少帝,道:“万岁,赋税赋税,指的其实是两个部分,一个是田赋,一个是人丁税。田赋自古以来就不高,以我大魏为例,最低的三等河滩地,一亩一年才一百文,而最好的上等水田,一亩一年也才九百文,不到一两银子。微臣在禹门口到潼关的那九十万亩河滩地,一年才缴纳九万两。真正让百姓承担不起的,是人丁税。”
“人丁税?”
“是的。如今全国的人丁税普遍都在四两上下,有的地方甚至高达九两。这也是为什么风调雨顺的太平之年也有流民的原因。万岁,人丁税太高了,百姓负担不起,也不敢生孩子。如今经历了兵燹和天花之后,如果不降低人丁税,百姓也不敢放开了生孩子,短期之内,人口也不会有大幅的增加。”
“四两的人丁税很高吗?”
贾琦定定地看了少帝好一会儿,然后道:“是的,万岁,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臣跟下面的流民说,我为他们争取到了一年三两六百文的人丁税的时候,那些百姓会欢呼雀跃甚至给我磕头上万民伞的原因。万岁,京师人烟鼎盛,物价也比别处高,因此不大显,其实在别的地方,就像是通州、保定,甚至是天津,这些地方的百姓,他们给别人做一天的短工,一天能够赚到十文钱,已经是主人家出手极大方了。”
少帝愣了愣,忍不住低头开始算:“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人每年丁税三两六百文,也就是说,他们每天要缴纳十文钱。那岂不是说,他们天天给人做工也只挣得出自己的丁税?”
贾琦点了点头,道:“没错。”
少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又看了看贾琦,道:“丁税,真的这么高吗?”
祁谦也跪在了少帝的面前,道:“万岁,国法规定中的丁税没有这个高,可地方官员收的,就不止这个数儿了。更稀奇的是,京师的最是繁华,可京师实际缴纳的人丁税却是最低的,还不到二两。而其他的地方,越是贫穷的地方,人丁税越高。不,应该说,人丁税越高的地方,越是贫穷。”
少帝道:“怎么会这样。……”
少帝忍不住去看太上皇,却见太上皇盯着贾琦,目光深邃,那眼底的冰冷,让少帝打了个冷战。
少帝转头去看贾琦。
“贾大人,您有什么想法吗?”
贾琦道:“万岁,臣的责任只是将情况告诉您,真正能够做决定的,只有太上皇和您。而臣,最多也只给您提些建议而已。臣会把前因后果,以及某些现象告诉您,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决定,那是您必须先学会的事。你才是九五之尊。”
少帝重重地点了点头。
虽然才登基没几天,更因为国家实力衰弱,连登基大典也显得简陋,可少帝终究已经是少帝了。
已经有不少人在少帝的耳朵边儿念叨过贾琦的不是了,少帝之前对贾琦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可贾琦能够得罪那么多的人,少帝也十分惊讶。
可是现在,贾琦竟然如此对他说,少帝忽然觉得,这个贾知院是一个十分值得信赖的人。因为只有他不曾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不曾对自己敷衍了事,也不曾把他的思想强加给自己。
看见少帝的动作,太上皇心头窝着一把火。
他光顾着防备贾琦,却没想到,贾琦竟然在他的面前讨了孙子的好,而从孙子的表现来看,对贾琦竟然十分信任。
这让太上皇十分愤怒。
太上皇很清楚,无论是祁谦还是梁鉴,这两位的年纪都不小了,等少帝羽翼渐丰的时候,这两位也差不多到了可以告老还乡的时候了。可贾琦不一样。贾琦太年轻了,今年才十六岁,十年后也不过二十六,正是青春正茂的年纪。哪怕是二十年后,贾琦也不过是三十六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三十六岁正是最精力充沛的时候,可而是年的参知政事,也足够贾琦成为大魏首屈一指的权臣,更别说,这个贾琦的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没错,太上皇本来也有杀掉贾琦的意思,现在将贾琦捧到参知政事的位置上,就是要引起别人的嫉妒,贾琦才十六岁,已经是大魏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了,如今又做了参知政事,太上皇就不相信别人会不嫉妒他。
只要有人嫉妒了,太上皇就很乐意在背后推一把,借别人的手杀掉贾琦。
可是现在,太上皇知道,自己怕是又想错了。
就跟贾琦说的那样,人丁税太高了,百姓根本就缴纳不上。如果人丁税缴纳不上,就是有地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只能逃税做流民?
现在,太上皇已经知道了,就是他让人跟贾琦的庄子上的人说,他会分地分粮食,那些人也不见得会乐意去开荒种地,因为丁税真的太高了,他们都缴纳不起。
想到这里,太上皇就道:“如此说来,你是想把老四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继续推行下去。”
贾琦答道:“陛下,臣认为,官绅一体纳粮就够了,不需要摊丁入亩。”
“嗯?”
“陛下,这世上的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擅长织布,有的人擅长打铁,也有的人擅长辨识药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种地,让不善于种地的人去种地,一来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才华,二来既然他们不擅长种地,强逼着每天种地,也没有效率,还很可能让他们因此担忧无法完成丁税而去逃税做流民。”
“那么,你认为,要如何做才能够让百姓安顿下来?”
贾琦道:“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回复生产,允许高门大户置办田产,是最有效率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按照规定纳税。如果有隐田隐户,陛下可以重处。”
听到贾琦的回答,在场的几位大臣们都心情格外复杂。
为官千里只为财,可钱财哪比得上田地来得保值?就是一堆金银放在那里,也只会越来越少,只有田地,会有源源不断地出产。
可大家都知道,作为君王,太上皇肯定是不会乐意看到过多的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的。
那样,那些没有土地、没有生计的百姓就要闹事儿了。
这些大臣们原以为,他们只能偷偷地为自家添置产业。他们以为,贾琦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贾琦竟然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一旦允许他们买卖土地,相信再多的土地也会被迅速消化掉。
想到贾琦那丰厚的身家,这些大臣都恍然大悟。
没错,这位贾知院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够买进足够的田地呢!他买的那九十万亩专门用来给黄河泄沙子的河滩地也养不活那么多的人!
当然,也有那心情复杂的。
他们这些人锦衣玉食靠的是什么?靠的不就是免税政策节省下来的田赋吗?
就是因为举人开始,家里的田地就能够免税,所以才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所以才会有一个家族供养一个读书人的情况。只要家族里有举人,这个家族就可以把家族里的田地都放在这个举人的名下,那田赋就省下来了。
相信朝堂之上有相当多的官员都是这么发家、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的。
事实上,他们这种行为,跟古时的隐田又有什么两样呢?
贾琦一面允许他们购置田地,一面又要杜绝隐田隐户,又怎么不叫他们觉得心情复杂?
比起这些官员们,太上皇的内心是窃喜的。
他认为自己抓住了贾琦的弱点。
哈,
隐田隐户,官绅一体纳粮?
哪里有这么简单。
太上皇很确信,前面一个购置田地就足够让他有理由对付贾琦了,而后面的杜绝隐田隐户,也足够让文武百官们对贾琦出手了。
而他,只要等着别人对贾琦出手了,他再在后面悄悄地推一把就行了。
想到这个,太上皇的心情就好了许多。
他当场同意了贾琦的要求。
不止如此,贾琦又向太上皇请求,将天津设为港口城市,组建船队,以此加强跟南面的联系,加强对沿海城市的控制,
这些请求,太上皇都同意了。
太上皇开始了对贾琦的捧杀计划,他甚至加封了林黛玉为沪州郡主,将沪州府给了林黛玉做封地。
一时之间,贾琦变得炙手可热,大家明面上对贾琦各种追捧,可私底下也的确如太上皇设想的那样,果然开始对贾琦各种嫉妒。
就在太上皇以为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的时候,他再度中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