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的琐忆偶感
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chunyu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登泰山祭天,是历代有道名君衷爱的盛典和仪式。
从秦皇汉武开始,登临泰山,名义上是为了天下百姓祈福,实际是借机顺路求不老仙药,以至于唐宗开始举办“封禅大典”其洋洋洒洒的摩崖石刻耸立于岱岳之巅,的确成为一道难得和被后世追捧的风景。
至于宋神宗为了膜拜泰山,做了许多假借天意的功课和文章,用“谶语”和“天书”的方式,预示自己“江山永固、长治久安”的想法,不仅与掩耳盗铃无异,也是颇煞费苦心。
最喜欢驾临泰山的皇帝,非乾隆莫属。他平生10次下江南路过泰安,6次亲自攀登到了顶峰。历经时间跨度最大,他自称“十全老人”并在位60年,恐怕也得益于登山健身的好处了吧。
其实,乾隆的母亲是宗教信徒,作为孝子,他经常陪母亲到泰山来,到碧霞君那里祈求保佑。同时,他可以先到比邻的济南,喝被自己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后到苏州杭州尽览江南可餐的秀色,才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吧!
我上个月,刚刚第二次登上了泰山。本次登临,与其说是慕名而来,不如说是来还愿。读大学时,一寒一暑匆匆在泰山脚下经过,1988年终于禁不住诱惑,约好东北的老乡,让家在泰山脚下居住的同学作为向导,实现了登泰山的儿时梦想。
那次下火车正值傍晚,泰安城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几乎没有任何感官的印象。作为穷学生,为了逃避买登山的门票,泰安同学甚至还请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带领我们从鲜为人知的小路上了山。
也许是为了省钱,加上看日出必须半夜登山的缘故,18年前夜色里登泰山,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真切的印象,甚至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磨灭得类似经石峪那金刚经的石刻一样班驳模糊了。
阅读高中课文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心里许诺自己平生一定登泰山的愿望,终于实现的快乐与欣喜化为一步一步单调的攀爬,最初的兴致一点点被山路消磨着,过了中天门、十八盘,等到了南天门最陡的那一段,那时瘦小且营养不足的我,几乎精神崩溃了。
“赏花须结豪友,泛舟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饮酒须结韵友,登山须结逸友”好在我的“向导”是本地人,其他的也都是山东人的后裔,均豪爽粗矿有余,脚力都上乘,一路走来,也捱到了“五岳独尊”的极顶。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上次没有观赏到日出的奇观。当八面来风从自己身体和衣襟边滑过,当云海随意地渲染出一幅幅流动变幻的水墨画,眼帘中水浸过的飘渺雾蔼里,那轮渴慕已久的朝阳是任何语言无法描摹的璀璨
18年前登泰山,对于出生在东北大平原的我来说,是一种震撼。有那么一点对孔子“小天下”的拙劣效仿,有那么一丝对杜甫“凌绝顶”的极度崇拜,但是,少不经世的我,匆忙地走过美景,甚至来不及细细品味泰山的个中韵味。
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这18年中,我相继登临了美仑美奂的黄山、奇崛险峻的华山、避暑休闲的庐山,以及东西南北不知名的大大小小的崇山俊岭之后,特别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对坎坷崎岖的现实与人生有了些许真切的体会,现在的我更加喜欢本次登泰山的从容。
没有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一路信步而来,不追求疾步的快速,不羡慕步履轻盈的大学生,不表示出对古稀和耄耋老人的矜持和不屑,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对泰山甬路的一次游历。
心里的痕迹若有若无,感想也随生随灭。泰山与其他名山相比较,海拔高度不过,1545米,但是它的一草一木,都传递着2000多年来无数人走过的信息,来的次数不一、身份地位迥异,留下的石刻字迹有大有小,但是,莫不是泰山的过客。
脚下的泰山是同样的泰山,就象人生的一个驿站或者河流,经过和跋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完全重复过去的回溯,不过是奢望。那就保持一种自我的方式,体验着、享受着、快乐着攀爬的本身。
我宁愿把泰山以及其他与生命有关真正的东西,比做“试金石”如果我有足够的纯度,大自然想必不会堙灭我的韶光与微瑕。
也愿把登泰山当作朝圣的甬路中一条,我保留那么一点敬畏和虔诚,且走且停,且歌且吟
春雨于大连2006-9-ghtqjf
登泰山祭天,是历代有道名君衷爱的盛典和仪式。
从秦皇汉武开始,登临泰山,名义上是为了天下百姓祈福,实际是借机顺路求不老仙药,以至于唐宗开始举办“封禅大典”其洋洋洒洒的摩崖石刻耸立于岱岳之巅,的确成为一道难得和被后世追捧的风景。
至于宋神宗为了膜拜泰山,做了许多假借天意的功课和文章,用“谶语”和“天书”的方式,预示自己“江山永固、长治久安”的想法,不仅与掩耳盗铃无异,也是颇煞费苦心。
最喜欢驾临泰山的皇帝,非乾隆莫属。他平生10次下江南路过泰安,6次亲自攀登到了顶峰。历经时间跨度最大,他自称“十全老人”并在位60年,恐怕也得益于登山健身的好处了吧。
其实,乾隆的母亲是宗教信徒,作为孝子,他经常陪母亲到泰山来,到碧霞君那里祈求保佑。同时,他可以先到比邻的济南,喝被自己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后到苏州杭州尽览江南可餐的秀色,才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吧!
我上个月,刚刚第二次登上了泰山。本次登临,与其说是慕名而来,不如说是来还愿。读大学时,一寒一暑匆匆在泰山脚下经过,1988年终于禁不住诱惑,约好东北的老乡,让家在泰山脚下居住的同学作为向导,实现了登泰山的儿时梦想。
那次下火车正值傍晚,泰安城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几乎没有任何感官的印象。作为穷学生,为了逃避买登山的门票,泰安同学甚至还请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带领我们从鲜为人知的小路上了山。
也许是为了省钱,加上看日出必须半夜登山的缘故,18年前夜色里登泰山,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真切的印象,甚至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磨灭得类似经石峪那金刚经的石刻一样班驳模糊了。
阅读高中课文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心里许诺自己平生一定登泰山的愿望,终于实现的快乐与欣喜化为一步一步单调的攀爬,最初的兴致一点点被山路消磨着,过了中天门、十八盘,等到了南天门最陡的那一段,那时瘦小且营养不足的我,几乎精神崩溃了。
“赏花须结豪友,泛舟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饮酒须结韵友,登山须结逸友”好在我的“向导”是本地人,其他的也都是山东人的后裔,均豪爽粗矿有余,脚力都上乘,一路走来,也捱到了“五岳独尊”的极顶。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上次没有观赏到日出的奇观。当八面来风从自己身体和衣襟边滑过,当云海随意地渲染出一幅幅流动变幻的水墨画,眼帘中水浸过的飘渺雾蔼里,那轮渴慕已久的朝阳是任何语言无法描摹的璀璨
18年前登泰山,对于出生在东北大平原的我来说,是一种震撼。有那么一点对孔子“小天下”的拙劣效仿,有那么一丝对杜甫“凌绝顶”的极度崇拜,但是,少不经世的我,匆忙地走过美景,甚至来不及细细品味泰山的个中韵味。
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这18年中,我相继登临了美仑美奂的黄山、奇崛险峻的华山、避暑休闲的庐山,以及东西南北不知名的大大小小的崇山俊岭之后,特别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对坎坷崎岖的现实与人生有了些许真切的体会,现在的我更加喜欢本次登泰山的从容。
没有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一路信步而来,不追求疾步的快速,不羡慕步履轻盈的大学生,不表示出对古稀和耄耋老人的矜持和不屑,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对泰山甬路的一次游历。
心里的痕迹若有若无,感想也随生随灭。泰山与其他名山相比较,海拔高度不过,1545米,但是它的一草一木,都传递着2000多年来无数人走过的信息,来的次数不一、身份地位迥异,留下的石刻字迹有大有小,但是,莫不是泰山的过客。
脚下的泰山是同样的泰山,就象人生的一个驿站或者河流,经过和跋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完全重复过去的回溯,不过是奢望。那就保持一种自我的方式,体验着、享受着、快乐着攀爬的本身。
我宁愿把泰山以及其他与生命有关真正的东西,比做“试金石”如果我有足够的纯度,大自然想必不会堙灭我的韶光与微瑕。
也愿把登泰山当作朝圣的甬路中一条,我保留那么一点敬畏和虔诚,且走且停,且歌且吟
春雨于大连2006-9-ghtq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