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矫情的闲话 (1/2)
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chunyu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喜欢东北方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茶余饭后、街区里巷,只要嘴皮子匍动,方言就适时适地一股脑溜达出来,如泥鳅一样滑不溜丢地。又恰似煲汤里随意加了把小虾,凭空多了那么点特殊的韵味。
许是浑然不察,并不觉得有做作之嫌。头一次听人说东北话有趣,还是西安籍的大学同学,他喜欢东北话,总缠着我来两句,我却腹中有、口中无的,无法当即子午卯酉地信口扯淡了。想必是没有唠嗑的语言环境,方言就不能脱口而出了吧。
我二姐从北京大学读书放假回家时,总京字京腔地,让我听着特逗。她不用东北话里的忽悠、白乎来形容人说话不靠谱,却用“矫情”代替,开始时,家人也不明就里地,姑且听之。
87年我读大学一年级,寒假从沪去京城,小住月余,与她因家远不能返乡的同学厮混,也总爱听他们满嘴北京话,也常去皇城根下的胡同、里弄、公园,走马观花地瞎溜达,总时常听京痞子耍嘴皮特别干劲儿。每必把“矫情”两字挂在口边,说的比二姐更地道自如,尤其是说时最后拉的那长音,煞是玄妙与俏皮。
前几天,看见网上一篇提及“文人多矫情”字眼的文章,我才煞有介事地去翻查了矫情的词条。知道了“矫情”本是北京土话,有“装假”、“装蒜”的意思。原指扭捏、害羞,多用来形容女性;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大致是做作、不讲理、无理辩三分的意思。
古人也说矫情二字,但却表达“掩饰真情”的意味,如董仲舒士不遇赋里的“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或表示“故意违背常情以立异”的意思,如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士皆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盖其弊始于西汉之世。”
方言与俚语家常都提及“矫情”与上述俩个意思,同出一源,却并无多大瓜葛。倘深究起来,也颇耐人寻味。
大概是口头语言不能存档,所以那些平民百姓大可随意地矫情个天荒地老,任之口口相传、以讹传讹。说出的矫情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自然没有人追查,甚至无从考据破译。
而那些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因为必须见诸笔端、白纸黑字地连篇累牍记述。再加上对自己文章注入了流芳百世的期许,就没有那么洒脱了,矫情之态频出,自不必大惊小怪了。
是故,孔子“述而不作”对“怪力乱神”保持“子不语”的缄默,后人收集他的谈话录论语,言简意赅,并不矫情;一代文宗韩愈也只诘屈聱牙地含英咀华,仍然沿袭秦汉质朴文风,绝不矫揉造作;才高八斗、文章驰骤的纪晓岚,只乖乖地编辑四库,偶尔写点草堂笔记,聊狐戏鬼地把玩文字,并不鸿篇巨制地故弄玄虚。更有李渔、袁枚等大隐,只在一隅,或出列食单、闲话诗词以涵养性灵,或写十二楼无声戏寄语闲情,也洋洋洒洒,并不苛求“深邃博大地”的。
倘若仔细看些自古以来汗牛充栋的文章,明眼人一窥一瞥甚至即或一闻一嗅,也可知道字字句句充斥着矫情,如樟脑球般让人不忍卒读。
即使李白有诗仙之称,也写过献媚的诗稿给韩荆州的,也给杨贵妃写点“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矫情无比的媚句;苏轼也以“但愿生儿愚且鲁,平平安安到公卿”矫情自己,甚至因为潇洒矫情过度,被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几乎断送了卿卿性命。
就拿古典四大名著来说吧。红楼梦结束句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不是个中人,怎晓其中味?”就是最大的矫情,难道从来没人读懂他文章的智者?水浒里108个绿林,与现在的黑社会以及官匪沆瀣一气,除了长袍换成西服,用的伎俩大抵没有本质区别?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莫不是天界伺候神仙的爪牙与宠物幻化,到凡尘捣乱放纵,没有得到主人默许首肯恐怕大大的不行,被孙悟空降服了,仍不能除恶务尽地一棒子打死了之的!三国演义的十八路诸侯,除了魏蜀吴三路彪军,是各有贵族气与底蕴的“暴发户”才能扬名立万,其他泥腿子不过匆匆过客,与可有可无摆设罢了?
百家讲坛上你方唱罢地说个不亦乐乎,有些针砭时弊的话,他们岂... -->>
我喜欢东北方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茶余饭后、街区里巷,只要嘴皮子匍动,方言就适时适地一股脑溜达出来,如泥鳅一样滑不溜丢地。又恰似煲汤里随意加了把小虾,凭空多了那么点特殊的韵味。
许是浑然不察,并不觉得有做作之嫌。头一次听人说东北话有趣,还是西安籍的大学同学,他喜欢东北话,总缠着我来两句,我却腹中有、口中无的,无法当即子午卯酉地信口扯淡了。想必是没有唠嗑的语言环境,方言就不能脱口而出了吧。
我二姐从北京大学读书放假回家时,总京字京腔地,让我听着特逗。她不用东北话里的忽悠、白乎来形容人说话不靠谱,却用“矫情”代替,开始时,家人也不明就里地,姑且听之。
87年我读大学一年级,寒假从沪去京城,小住月余,与她因家远不能返乡的同学厮混,也总爱听他们满嘴北京话,也常去皇城根下的胡同、里弄、公园,走马观花地瞎溜达,总时常听京痞子耍嘴皮特别干劲儿。每必把“矫情”两字挂在口边,说的比二姐更地道自如,尤其是说时最后拉的那长音,煞是玄妙与俏皮。
前几天,看见网上一篇提及“文人多矫情”字眼的文章,我才煞有介事地去翻查了矫情的词条。知道了“矫情”本是北京土话,有“装假”、“装蒜”的意思。原指扭捏、害羞,多用来形容女性;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大致是做作、不讲理、无理辩三分的意思。
古人也说矫情二字,但却表达“掩饰真情”的意味,如董仲舒士不遇赋里的“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或表示“故意违背常情以立异”的意思,如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士皆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盖其弊始于西汉之世。”
方言与俚语家常都提及“矫情”与上述俩个意思,同出一源,却并无多大瓜葛。倘深究起来,也颇耐人寻味。
大概是口头语言不能存档,所以那些平民百姓大可随意地矫情个天荒地老,任之口口相传、以讹传讹。说出的矫情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自然没有人追查,甚至无从考据破译。
而那些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因为必须见诸笔端、白纸黑字地连篇累牍记述。再加上对自己文章注入了流芳百世的期许,就没有那么洒脱了,矫情之态频出,自不必大惊小怪了。
是故,孔子“述而不作”对“怪力乱神”保持“子不语”的缄默,后人收集他的谈话录论语,言简意赅,并不矫情;一代文宗韩愈也只诘屈聱牙地含英咀华,仍然沿袭秦汉质朴文风,绝不矫揉造作;才高八斗、文章驰骤的纪晓岚,只乖乖地编辑四库,偶尔写点草堂笔记,聊狐戏鬼地把玩文字,并不鸿篇巨制地故弄玄虚。更有李渔、袁枚等大隐,只在一隅,或出列食单、闲话诗词以涵养性灵,或写十二楼无声戏寄语闲情,也洋洋洒洒,并不苛求“深邃博大地”的。
倘若仔细看些自古以来汗牛充栋的文章,明眼人一窥一瞥甚至即或一闻一嗅,也可知道字字句句充斥着矫情,如樟脑球般让人不忍卒读。
即使李白有诗仙之称,也写过献媚的诗稿给韩荆州的,也给杨贵妃写点“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矫情无比的媚句;苏轼也以“但愿生儿愚且鲁,平平安安到公卿”矫情自己,甚至因为潇洒矫情过度,被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几乎断送了卿卿性命。
就拿古典四大名著来说吧。红楼梦结束句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不是个中人,怎晓其中味?”就是最大的矫情,难道从来没人读懂他文章的智者?水浒里108个绿林,与现在的黑社会以及官匪沆瀣一气,除了长袍换成西服,用的伎俩大抵没有本质区别?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莫不是天界伺候神仙的爪牙与宠物幻化,到凡尘捣乱放纵,没有得到主人默许首肯恐怕大大的不行,被孙悟空降服了,仍不能除恶务尽地一棒子打死了之的!三国演义的十八路诸侯,除了魏蜀吴三路彪军,是各有贵族气与底蕴的“暴发户”才能扬名立万,其他泥腿子不过匆匆过客,与可有可无摆设罢了?
百家讲坛上你方唱罢地说个不亦乐乎,有些针砭时弊的话,他们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