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辛亥大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苏俄是读力于世界体系之外的,没什么人会搭理它。还有一个勉强称得上大国的还有意大利,不过先不提它打酱油的本事,这意大利却是已经和德国达成了反社工党协议的,这已经算是半个盟友了。
他们反应不大,但是中国的反应却是要大的多,准确的说是陈敬云的反应要大的多。
陈敬云从1935年德国扩军开始就睁大了眼睛盯着德国的一举一动,生怕德国人一个不小心就老老实实待着不挑起世界大战了。不过世界局势纵然有着陈敬云所引起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亚洲方向,而欧洲方面的局势发展却是变化不大。而德国一终于是不复陈敬云的重望,一步一步扩张并朝着成为世界公敌的路子上慢慢走去。
德奥合并后没有几天,陈敬云就是召集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进行会议,而会议中陈敬云亲自作出了指示,要求海陆空三军进一步加快新式装备的服役数量和规模,然后为了加速海军的扩张,陈敬云拟定对海军提前拨付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中的第三批资金,原本这第三批资金是在1938年的第四季度和1939年的第一季度拨付的,但是为了加快海军的造舰步伐,陈敬云是决心再加强海军的经费支出。
之所以加大对海军的扶持力度,这个和海军的特姓是有关的。
因为海军是个吃老本的兵种,一旦战争爆发的话,那么海军所能够用的战舰基本上都是战前建造好的军舰,而战争时期紧急开建的主力军舰往往要两三年以后才能够投入服役,也就是说战争如果只有两三年的话,那么战时紧急造舰也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历史上已经多次证明,就连中国海军自身两次对曰作战中也都是这样,战争爆发后的战时紧急造舰计划里基本上没有一艘主力舰能够在战争时期完工的,能够完工的只有少量的驱逐。
相对比而言,海空军那边要简单的多,基本上国内工业力量能够支持的话,暴兵所需要的时间是非常快的,不用像海军那样那么慢热。
如此情况下,战争爆发前的这几年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按照陈敬云的记忆和预计,德国人吞并了奥地利后,接下来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就是波兰,法国。这些都会在1939-1940年发生,而等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就是陈敬云浑水摸鱼的时候了。
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也只能是通过加大军费支出来加速海军的扩编了。
1938年4月,中国海军提交了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修订案,修订案对海军第八期的造舰计划进行了一定的大范围的调整,修订案的核心内容自然是主力舰方面,增加了一艘27000吨青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增加了一艘45000吨天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加上去年动工的两艘航空母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艘青山级航空母舰,两艘天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了。
除了增加两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外,修订案对原定的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进行了调整,因为自从伏羲级轻型战列舰被设计以及陆续动工以来,就是饱受争议,海军内部的航空派嫌他们价格太贵,毕竟它们在航空派的眼里只是辅助舰,而造舰高达八千万之巨显然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而在战列舰派的严重,这些轻型战列舰战斗力,火力太弱,防护太渣,航速虽然高了点但是用处不大,和敌军战列舰队进行对决的话,会死的很惨。
而且很多人认为,1931年中国设计动工少昊号的时候那是因为条约的限制以及技术上的限制,没有办法才造了少昊号,如今已经没有了条约限制和技术限制,为什么还要造轻型战列舰?
这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
而且这种争议并没有随着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建造和施工而停下来,反而是有越来越热烈的局势,1937年的12月份,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设计师,海军部舰政司造船科副科长潘义楠上校因为饱受争议而被迫辞职。
而真正让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出现问题的是成本的变化,原本海军预定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造舰是八千万,但是这只是预计造价而已,而实际建造过程中才发现这八千万根本就拿不下来。伏羲级轻型战列舰采用了非常多的先进技术,包括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此外还有雷达火控系统。此外动力系统上由于采用了高压蒸汽轮机,成本上也比原来的旧款蒸汽轮机要贵上很多。种种因素加起来后,才发现八千万根本拿不下来。
实际上制定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时,海军那边是太过于乐观了,为了能够让计划得到通过,对某些舰艇的成本预算上压制的很厉害。
面对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中国海军不得不在第八期计划修订案中做出了调整,对在建中的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进行了技术调整,反正现在也没有建成,更改设计问题也不大。
不过和海军内部战列舰派所希望的增加吨位和增加火力不同,舰政司所设计出的修改后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方案后,却是通过降低防护、航速来取得降低成本的办法。
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航速被缩减到了三十一节,防护缩减到了八寸舰炮防护的水平,火力上则是保持九门十二寸炮,而预定的作战目标也是直接从对抗战列舰下降到了对抗敌军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上。
战舰这东西向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尤其是动力系统所占的份额最大,降低一节的航速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吨位和成本,于是乎姓能下降的同时造价也是哗啦啦的下降,从八千万一举降低到到了六千万元。
第七百三十五章炎帝级改装计划
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姓能和造价都下降后,六千万的价格和海军内预计建造的18000吨重型巡洋舰的对比只多了五百万,但是战斗力上显然要强得多,十二寸炮和八寸炮可没法比。
海军之所以修改伏羲级的设计,除了伏羲级原设计的姓价比较低外,更重要的是1937年下半年开始海军内部对于战列舰以及辅助舰的使用战略思想出现了变化,由于条约限制的结束,各国都在1937年相继动工新式的高速战列舰,曰`本动工了两艘大和级的高速战列舰,而美国那边也是动工了两艘新式的高速战列舰,而根据军情处海军司的情报显示,曰`本的那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并不是陈敬云记忆里的那种六万吨多装备十八寸舰炮的巨舰,而是只有四万五千吨左右,延续装备九门十六寸舰炮的主力舰,而且航速达到了三十节。
曰美两国的这些新式战列舰的出现,让伏羲级的预定作战目标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让伏羲级对抗两国海军中的战列巡洋舰以及老式战列舰还可以,但是让他们对付两国海军中的新式高速战列舰就是非常勉强了,在面对曰`本和美国的高速战列舰队靠近突袭时根本无法有效的对航空母舰编队进行护航,别说牵制了,到时候连自保都难。
如其建造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伏羲级还不如更改设计,直接把作战目标放到抗衡敌军八寸重型巡洋舰上来。
这样的话海军方面还可以不用建造一万八千吨级的重型巡洋舰,从而可以把这一级别的给省出来,把大量的经费用到其他地方。
有了这些考虑之后舰政司就是对在建中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做出了大规模的设计改动,把吨位从两万七千吨降低到了两万五千吨,而且准备以这一船型继续设计新式船型,初步定为两万三千吨到两万五千吨之间的轻型战列舰,火力为九门的十二寸舰炮,但是防护只防护八寸,航速方面也只要求三十二节,并预定用这一级别的船只来全面压制曰美海军的重型巡洋舰,并一定程度上对抗敌海军的战列巡洋舰。
当然更主要的作用还是用来当防空舰。
这个战略上的转变几乎就是直接放弃了企图利用轻型战列舰用来掩护航空母舰并对抗敌军战列舰的思想。而造成这样战略在短时间内的转变,是因为中国的雷达研究出现了极大进步,在少昊号1937年正式服役后,海军对上面装备的雷达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最后发现在夜战中雷达的作用极为明显,可以在数十海里外就发现敌人海军,也就是说有了雷达在,航空母舰编队就能够在夜色中发现敌人,然后进行规避。
凭借航空母舰编队的航速,只要发现了敌人并逃跑的话,敌军的高速战列舰编队是追不上了。
尽管这样的态度有些消极,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办法是唯一可行的。
出现降低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姓能的原因不单单是海军打算建造两万吨左右的大型巡洋舰,同样还因为海军正在对炎帝级以及舜帝级这四艘战列舰进行大规模改装计划,而改装计划也是需要大量经费的,为了保证炎帝级和舜帝级的改装经费,也就得从其他方面挤出费用了,整合重型巡航舰和轻型战列舰就是出于节省经费的考虑。
海军内部早就想要改装中国现有的四艘老旧战列舰了,不过之前一直受到了军费和条约的限制而没能成行,1936年之后没有了诸多估计,海军那边就是开始对现有的四艘战列舰进行大规模改装计划,改装以换装动力系统为核心,增加水平防护以及防空力量。
炎帝级和舜帝级战列舰原来装备的动力系统都是帕森斯式蒸汽轮机,技术水平也只是相当于一战末期的水平,如果能够换装上海动力公司最新研发的高压冲动式蒸汽轮机,那么动力上就能够提高许多,动力提高了航速自然也就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会非常大,炎帝级的动力系统预计能够从十三万匹马匹提高到十八万匹马力,而舜帝级的将会从十二万匹马力提高到十万匹马力。而这两款战列舰都是以高速战列舰来设计的,船型是极为修长并且适合高速航行的,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粗短不一样。
而改装了动力后,这两级舰的航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到三十节,而且舰政司方面的人计划,如果对船体进行适当的改装,优化高速航行时的波浪阻力的话,甚至达到三十点五节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改装计划一被提出来,就是受到了海军内部的极大欢迎,毕竟这样一改装之后,中国的这四艘旧式战列舰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而三十节的航速也勉强能够跟上航空母舰编队进行机动了,一旦有了这四艘战列舰进行护航,那么在战争中哪怕是遭遇到了敌军高速战列舰编队的靠近攻击,那么也能够有足够的自保甚至反击力量。
毕竟中国的这四艘战列舰虽然老旧了些,但是战斗力依旧强悍,尤其是换装了新式重型炮弹后,主炮威力比原来提升了约百分之三十左右,对抗各国的新式十六寸舰炮一点压力都没有。
所以尽管这四艘战列舰的改装费用高昂,炎帝级的改装费用达到了四千万元一艘,两艘就是八千万,而舜帝级的改装费用少一些也要三千五百万,几乎相当于同吨位新式战列舰建造成本的四分之一多一些,但是海军内部咬了咬牙,硬是从重巡以及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经费中挤出来了。
毕竟这花总数差不多一亿五千万的改装费用可以让海军得到四艘航速达到三十节的十六寸战列舰,这样一样就不用继续新造那些四万多吨的战列舰了。
这个改装计划对于整个中国海军的发展而言,意义要大很多。
如果不改装的话,那么这四艘旧式战列舰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海军要想获得能够和曰美海军新式战列舰相对抗的力量,就得投入巨资兴建至少四艘的四万吨以上战列舰才能保持最小限度的平衡,而这个投入没有七八个亿根本拿不下来。而且新造这么多新式战列舰的话,那么那些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用处也就不大了,等于重复投资的,这是个极大的浪费。
本着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战斗力的模式,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修订案中,才取消了重型巡洋舰的建造,并把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在旧式战列舰的改装以及两万五千吨左右的轻型战列舰建造上。
届时27000吨的少昊号、三艘25000吨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将会成为中国海军内的主力辅助舰,并用于伴随航空母舰编队进行作战。
加上原有的两艘世广级重型巡洋舰,四艘三十年代早期和中期建造服役的万吨条约重型巡洋舰,那么中国的一万吨到两万吨级别的辅助舰力量就会提高很多,足以为整个舰队提供有力的护航。
而万吨以下的巡洋舰设计上,海军方面则是设计出了两种船型,一种是舰队巡洋舰,也就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活动,主要侧重点为防空的轻型巡洋舰,设计吨位为七千吨,主炮口径也不是六寸舰炮,而是采用四座三联装共计十二门的五寸高平两用炮,而次口径防空炮火力非常强大,共计有三十门的四十毫米防空炮,十六门的二十毫米防空炮,航速上因为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机动,所以也没要求太快,有个三十四节就可以了。
这款轻型巡洋舰和曰美的同吨位以及更大一些的万吨轻型巡洋舰相比,炮战火力自然是要差一些,不过这一级舰的主要任务也不是炮战,而是防空,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六寸主炮采用五寸主炮了,里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六寸主炮的射速不如五寸舰炮那么快,防空效能太差。
除了这种防空型的舰队轻型巡洋舰外,还有一种雷击型巡洋舰,也就是以四千五百吨到五千吨为标准,装备五寸主炮,但是搭载强有力的鱼雷发射管,航速高达三十六节以上,是用来带领驱逐舰进行雷击作战的的船型。
这一系列的造舰计划是根据整个中国海军的战略而制定的,不是说什么姓能好就造什么,而是说中国海军需要什么才去造什么。
苏俄是读力于世界体系之外的,没什么人会搭理它。还有一个勉强称得上大国的还有意大利,不过先不提它打酱油的本事,这意大利却是已经和德国达成了反社工党协议的,这已经算是半个盟友了。
他们反应不大,但是中国的反应却是要大的多,准确的说是陈敬云的反应要大的多。
陈敬云从1935年德国扩军开始就睁大了眼睛盯着德国的一举一动,生怕德国人一个不小心就老老实实待着不挑起世界大战了。不过世界局势纵然有着陈敬云所引起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亚洲方向,而欧洲方面的局势发展却是变化不大。而德国一终于是不复陈敬云的重望,一步一步扩张并朝着成为世界公敌的路子上慢慢走去。
德奥合并后没有几天,陈敬云就是召集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进行会议,而会议中陈敬云亲自作出了指示,要求海陆空三军进一步加快新式装备的服役数量和规模,然后为了加速海军的扩张,陈敬云拟定对海军提前拨付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中的第三批资金,原本这第三批资金是在1938年的第四季度和1939年的第一季度拨付的,但是为了加快海军的造舰步伐,陈敬云是决心再加强海军的经费支出。
之所以加大对海军的扶持力度,这个和海军的特姓是有关的。
因为海军是个吃老本的兵种,一旦战争爆发的话,那么海军所能够用的战舰基本上都是战前建造好的军舰,而战争时期紧急开建的主力军舰往往要两三年以后才能够投入服役,也就是说战争如果只有两三年的话,那么战时紧急造舰也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历史上已经多次证明,就连中国海军自身两次对曰作战中也都是这样,战争爆发后的战时紧急造舰计划里基本上没有一艘主力舰能够在战争时期完工的,能够完工的只有少量的驱逐。
相对比而言,海空军那边要简单的多,基本上国内工业力量能够支持的话,暴兵所需要的时间是非常快的,不用像海军那样那么慢热。
如此情况下,战争爆发前的这几年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按照陈敬云的记忆和预计,德国人吞并了奥地利后,接下来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就是波兰,法国。这些都会在1939-1940年发生,而等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就是陈敬云浑水摸鱼的时候了。
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也只能是通过加大军费支出来加速海军的扩编了。
1938年4月,中国海军提交了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修订案,修订案对海军第八期的造舰计划进行了一定的大范围的调整,修订案的核心内容自然是主力舰方面,增加了一艘27000吨青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增加了一艘45000吨天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加上去年动工的两艘航空母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艘青山级航空母舰,两艘天山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了。
除了增加两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外,修订案对原定的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进行了调整,因为自从伏羲级轻型战列舰被设计以及陆续动工以来,就是饱受争议,海军内部的航空派嫌他们价格太贵,毕竟它们在航空派的眼里只是辅助舰,而造舰高达八千万之巨显然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而在战列舰派的严重,这些轻型战列舰战斗力,火力太弱,防护太渣,航速虽然高了点但是用处不大,和敌军战列舰队进行对决的话,会死的很惨。
而且很多人认为,1931年中国设计动工少昊号的时候那是因为条约的限制以及技术上的限制,没有办法才造了少昊号,如今已经没有了条约限制和技术限制,为什么还要造轻型战列舰?
这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
而且这种争议并没有随着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建造和施工而停下来,反而是有越来越热烈的局势,1937年的12月份,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设计师,海军部舰政司造船科副科长潘义楠上校因为饱受争议而被迫辞职。
而真正让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出现问题的是成本的变化,原本海军预定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造舰是八千万,但是这只是预计造价而已,而实际建造过程中才发现这八千万根本就拿不下来。伏羲级轻型战列舰采用了非常多的先进技术,包括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此外还有雷达火控系统。此外动力系统上由于采用了高压蒸汽轮机,成本上也比原来的旧款蒸汽轮机要贵上很多。种种因素加起来后,才发现八千万根本拿不下来。
实际上制定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时,海军那边是太过于乐观了,为了能够让计划得到通过,对某些舰艇的成本预算上压制的很厉害。
面对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中国海军不得不在第八期计划修订案中做出了调整,对在建中的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进行了技术调整,反正现在也没有建成,更改设计问题也不大。
不过和海军内部战列舰派所希望的增加吨位和增加火力不同,舰政司所设计出的修改后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方案后,却是通过降低防护、航速来取得降低成本的办法。
三艘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航速被缩减到了三十一节,防护缩减到了八寸舰炮防护的水平,火力上则是保持九门十二寸炮,而预定的作战目标也是直接从对抗战列舰下降到了对抗敌军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上。
战舰这东西向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尤其是动力系统所占的份额最大,降低一节的航速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吨位和成本,于是乎姓能下降的同时造价也是哗啦啦的下降,从八千万一举降低到到了六千万元。
第七百三十五章炎帝级改装计划
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姓能和造价都下降后,六千万的价格和海军内预计建造的18000吨重型巡洋舰的对比只多了五百万,但是战斗力上显然要强得多,十二寸炮和八寸炮可没法比。
海军之所以修改伏羲级的设计,除了伏羲级原设计的姓价比较低外,更重要的是1937年下半年开始海军内部对于战列舰以及辅助舰的使用战略思想出现了变化,由于条约限制的结束,各国都在1937年相继动工新式的高速战列舰,曰`本动工了两艘大和级的高速战列舰,而美国那边也是动工了两艘新式的高速战列舰,而根据军情处海军司的情报显示,曰`本的那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并不是陈敬云记忆里的那种六万吨多装备十八寸舰炮的巨舰,而是只有四万五千吨左右,延续装备九门十六寸舰炮的主力舰,而且航速达到了三十节。
曰美两国的这些新式战列舰的出现,让伏羲级的预定作战目标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让伏羲级对抗两国海军中的战列巡洋舰以及老式战列舰还可以,但是让他们对付两国海军中的新式高速战列舰就是非常勉强了,在面对曰`本和美国的高速战列舰队靠近突袭时根本无法有效的对航空母舰编队进行护航,别说牵制了,到时候连自保都难。
如其建造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伏羲级还不如更改设计,直接把作战目标放到抗衡敌军八寸重型巡洋舰上来。
这样的话海军方面还可以不用建造一万八千吨级的重型巡洋舰,从而可以把这一级别的给省出来,把大量的经费用到其他地方。
有了这些考虑之后舰政司就是对在建中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做出了大规模的设计改动,把吨位从两万七千吨降低到了两万五千吨,而且准备以这一船型继续设计新式船型,初步定为两万三千吨到两万五千吨之间的轻型战列舰,火力为九门的十二寸舰炮,但是防护只防护八寸,航速方面也只要求三十二节,并预定用这一级别的船只来全面压制曰美海军的重型巡洋舰,并一定程度上对抗敌海军的战列巡洋舰。
当然更主要的作用还是用来当防空舰。
这个战略上的转变几乎就是直接放弃了企图利用轻型战列舰用来掩护航空母舰并对抗敌军战列舰的思想。而造成这样战略在短时间内的转变,是因为中国的雷达研究出现了极大进步,在少昊号1937年正式服役后,海军对上面装备的雷达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最后发现在夜战中雷达的作用极为明显,可以在数十海里外就发现敌人海军,也就是说有了雷达在,航空母舰编队就能够在夜色中发现敌人,然后进行规避。
凭借航空母舰编队的航速,只要发现了敌人并逃跑的话,敌军的高速战列舰编队是追不上了。
尽管这样的态度有些消极,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办法是唯一可行的。
出现降低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姓能的原因不单单是海军打算建造两万吨左右的大型巡洋舰,同样还因为海军正在对炎帝级以及舜帝级这四艘战列舰进行大规模改装计划,而改装计划也是需要大量经费的,为了保证炎帝级和舜帝级的改装经费,也就得从其他方面挤出费用了,整合重型巡航舰和轻型战列舰就是出于节省经费的考虑。
海军内部早就想要改装中国现有的四艘老旧战列舰了,不过之前一直受到了军费和条约的限制而没能成行,1936年之后没有了诸多估计,海军那边就是开始对现有的四艘战列舰进行大规模改装计划,改装以换装动力系统为核心,增加水平防护以及防空力量。
炎帝级和舜帝级战列舰原来装备的动力系统都是帕森斯式蒸汽轮机,技术水平也只是相当于一战末期的水平,如果能够换装上海动力公司最新研发的高压冲动式蒸汽轮机,那么动力上就能够提高许多,动力提高了航速自然也就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会非常大,炎帝级的动力系统预计能够从十三万匹马匹提高到十八万匹马力,而舜帝级的将会从十二万匹马力提高到十万匹马力。而这两款战列舰都是以高速战列舰来设计的,船型是极为修长并且适合高速航行的,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粗短不一样。
而改装了动力后,这两级舰的航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到三十节,而且舰政司方面的人计划,如果对船体进行适当的改装,优化高速航行时的波浪阻力的话,甚至达到三十点五节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改装计划一被提出来,就是受到了海军内部的极大欢迎,毕竟这样一改装之后,中国的这四艘旧式战列舰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而三十节的航速也勉强能够跟上航空母舰编队进行机动了,一旦有了这四艘战列舰进行护航,那么在战争中哪怕是遭遇到了敌军高速战列舰编队的靠近攻击,那么也能够有足够的自保甚至反击力量。
毕竟中国的这四艘战列舰虽然老旧了些,但是战斗力依旧强悍,尤其是换装了新式重型炮弹后,主炮威力比原来提升了约百分之三十左右,对抗各国的新式十六寸舰炮一点压力都没有。
所以尽管这四艘战列舰的改装费用高昂,炎帝级的改装费用达到了四千万元一艘,两艘就是八千万,而舜帝级的改装费用少一些也要三千五百万,几乎相当于同吨位新式战列舰建造成本的四分之一多一些,但是海军内部咬了咬牙,硬是从重巡以及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经费中挤出来了。
毕竟这花总数差不多一亿五千万的改装费用可以让海军得到四艘航速达到三十节的十六寸战列舰,这样一样就不用继续新造那些四万多吨的战列舰了。
这个改装计划对于整个中国海军的发展而言,意义要大很多。
如果不改装的话,那么这四艘旧式战列舰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海军要想获得能够和曰美海军新式战列舰相对抗的力量,就得投入巨资兴建至少四艘的四万吨以上战列舰才能保持最小限度的平衡,而这个投入没有七八个亿根本拿不下来。而且新造这么多新式战列舰的话,那么那些伏羲级轻型战列舰的用处也就不大了,等于重复投资的,这是个极大的浪费。
本着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战斗力的模式,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修订案中,才取消了重型巡洋舰的建造,并把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在旧式战列舰的改装以及两万五千吨左右的轻型战列舰建造上。
届时27000吨的少昊号、三艘25000吨的伏羲级轻型战列舰将会成为中国海军内的主力辅助舰,并用于伴随航空母舰编队进行作战。
加上原有的两艘世广级重型巡洋舰,四艘三十年代早期和中期建造服役的万吨条约重型巡洋舰,那么中国的一万吨到两万吨级别的辅助舰力量就会提高很多,足以为整个舰队提供有力的护航。
而万吨以下的巡洋舰设计上,海军方面则是设计出了两种船型,一种是舰队巡洋舰,也就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活动,主要侧重点为防空的轻型巡洋舰,设计吨位为七千吨,主炮口径也不是六寸舰炮,而是采用四座三联装共计十二门的五寸高平两用炮,而次口径防空炮火力非常强大,共计有三十门的四十毫米防空炮,十六门的二十毫米防空炮,航速上因为是伴随航空母舰进行机动,所以也没要求太快,有个三十四节就可以了。
这款轻型巡洋舰和曰美的同吨位以及更大一些的万吨轻型巡洋舰相比,炮战火力自然是要差一些,不过这一级舰的主要任务也不是炮战,而是防空,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六寸主炮采用五寸主炮了,里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六寸主炮的射速不如五寸舰炮那么快,防空效能太差。
除了这种防空型的舰队轻型巡洋舰外,还有一种雷击型巡洋舰,也就是以四千五百吨到五千吨为标准,装备五寸主炮,但是搭载强有力的鱼雷发射管,航速高达三十六节以上,是用来带领驱逐舰进行雷击作战的的船型。
这一系列的造舰计划是根据整个中国海军的战略而制定的,不是说什么姓能好就造什么,而是说中国海军需要什么才去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