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大明嫡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候,躺在软榻上的朱元璋,不由侧目看了过来。
朱标则是摇摇头:“诸矿倭工还需三月一调。北方长城、戍堡常年皆需修缮,每岁到期,命山西道诸矿不得延误调运到期倭工前往长城。”
解缙点头,表明将此事记下。
这一条政策,总结而言,就是凡从倭国被运来大明,送往山西道等地煤矿上的倭人矿工,没三个月就要换一个矿区挖矿。
每年,还活着的矿工,就要被送往北方长城去负责修缮长城的工作。
至于修缮长城之后的倭人矿工……
大明每年总是在不断的进攻草原。
这是一项极为隐蔽不可明言的国策,应天朝堂上从来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拿这件事情来说事。
在每年数百万两金银的刺激在,在已经扩充到两万兵马的镇倭大军的不断传来新探金银矿藏的刺激下,应天朝堂上君臣一直默契的认为,一座独属于大明的倭国,才是一座世间最美好的国度。
至于倭国何时会反应过来,何时会忍受不住大明的平衡。
扬州府、淮安府每日都在操练的数万善水官兵,足以随时填充进镇倭大军的序列之中。
后世史书上不会记载,洪武年间每岁会有多少倭人被运到山西道,也不会记录有多少倭人再也没有回到倭国,更不会记录每年在大明会死去多少倭人。
史书上,只会记下应天朝堂,一次次的赈济北方的灾情,一次次的不断修缮壮大九边的防线,户部大仓一年年的加修。
史书上,只会歌功颂德大明皇帝的仁慈、臣子的才干。
而这一切,又将会围绕着另一个人。
大明第一位监国皇太孙朱允熥。
“太孙今日在做何事?”
朱标轻声询问儿子的动向。
解缙微微一顿,而后开口:“先前臣去通政使司,闻听太孙今日出宫,往西城外龙湾码头登佛郎机商贾之船,后又往上林苑监去了。”
“解大绅,你觉得那小子说的亩产十石的粮食,这世间当真能有吗?”
一道最显浑厚威严的声音,在解缙和朱标的身后发出。
两人齐齐回头。
只见原本还躺在软榻上享受撂挑子的朱元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背着双手,如同村中偷听院墙的老农,面带笑容的好奇询问着。
解缙很老实。
他老老实实的摇头回答:“陛下,臣不知道。”
朱元璋微笑着伸手拍拍解缙的肩膀:“那你觉得,允熥今日是在夷商的船上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了吗?”
解缙沉吟片刻:“殿下从夷商的船上下来,就去了上林苑监,臣以为,大概是殿下找到了某几样东西。”
朱元璋轻叹一声,而后目光感慨的看向朱标和解缙两人。
“若我大明真有亩产十石,足可功盖三皇,德过五帝!”
“我大明也将受万世供奉!”
皇帝的双眼闪烁,神色激昂。
只是动容之后,却又很快的平复下来。
世间当真有亩产十石的作物吗?
朱标在一旁善意的笑道:“父皇可要出宫,去上林苑监看看?”
太子爷这句话刚刚说完。
奉天殿外便已经是传来了一阵密集躁动的脚步声。
内官总管孙狗儿脸色一变,连忙从偏殿冲了出去。
少顷之后,只见孙狗儿脸色古怪的又走了进来。
不等他开口禀报外头的动静。
朱元璋、朱标等人,便见六部五寺的官员们,尽数都好似忘了规矩般,直接冲进了奉天殿偏殿里。
还不等皇帝开口。
以吏部尚书詹徽为首,入殿百官齐齐躬身:“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
几人齐声作揖之后,詹徽轻挥衣袍,满脸红光的高声道:“臣启奏陛下,太孙今日于龙湾码头夷商船舶停靠处寻得辣椒及红薯,此时已于上林苑监栽种,太孙言红薯可亩产二十石。上林苑监无人不哭,祈祷上苍足愿。臣等闻之,喜不自胜,情不自禁,入宫请奏陛下,往上林苑监,观此上苍所赐护国社稷祥瑞之物!”
二十石。
这个能够掠动整座中原的数目,在奉天殿内回荡着。
戎马一生,杀伐决断的朱元璋,眉角也不由一颤,而后抓住身边太子的手腕:“二十石!”
朱标苦笑点头:“您没听错,詹尚书确实是说了二十石。”
而后,太子眉头微微一皱,旋即快速平复。
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老爷子手臂猛地一抖。
 ... -->>
这时候,躺在软榻上的朱元璋,不由侧目看了过来。
朱标则是摇摇头:“诸矿倭工还需三月一调。北方长城、戍堡常年皆需修缮,每岁到期,命山西道诸矿不得延误调运到期倭工前往长城。”
解缙点头,表明将此事记下。
这一条政策,总结而言,就是凡从倭国被运来大明,送往山西道等地煤矿上的倭人矿工,没三个月就要换一个矿区挖矿。
每年,还活着的矿工,就要被送往北方长城去负责修缮长城的工作。
至于修缮长城之后的倭人矿工……
大明每年总是在不断的进攻草原。
这是一项极为隐蔽不可明言的国策,应天朝堂上从来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拿这件事情来说事。
在每年数百万两金银的刺激在,在已经扩充到两万兵马的镇倭大军的不断传来新探金银矿藏的刺激下,应天朝堂上君臣一直默契的认为,一座独属于大明的倭国,才是一座世间最美好的国度。
至于倭国何时会反应过来,何时会忍受不住大明的平衡。
扬州府、淮安府每日都在操练的数万善水官兵,足以随时填充进镇倭大军的序列之中。
后世史书上不会记载,洪武年间每岁会有多少倭人被运到山西道,也不会记录有多少倭人再也没有回到倭国,更不会记录每年在大明会死去多少倭人。
史书上,只会记下应天朝堂,一次次的赈济北方的灾情,一次次的不断修缮壮大九边的防线,户部大仓一年年的加修。
史书上,只会歌功颂德大明皇帝的仁慈、臣子的才干。
而这一切,又将会围绕着另一个人。
大明第一位监国皇太孙朱允熥。
“太孙今日在做何事?”
朱标轻声询问儿子的动向。
解缙微微一顿,而后开口:“先前臣去通政使司,闻听太孙今日出宫,往西城外龙湾码头登佛郎机商贾之船,后又往上林苑监去了。”
“解大绅,你觉得那小子说的亩产十石的粮食,这世间当真能有吗?”
一道最显浑厚威严的声音,在解缙和朱标的身后发出。
两人齐齐回头。
只见原本还躺在软榻上享受撂挑子的朱元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背着双手,如同村中偷听院墙的老农,面带笑容的好奇询问着。
解缙很老实。
他老老实实的摇头回答:“陛下,臣不知道。”
朱元璋微笑着伸手拍拍解缙的肩膀:“那你觉得,允熥今日是在夷商的船上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了吗?”
解缙沉吟片刻:“殿下从夷商的船上下来,就去了上林苑监,臣以为,大概是殿下找到了某几样东西。”
朱元璋轻叹一声,而后目光感慨的看向朱标和解缙两人。
“若我大明真有亩产十石,足可功盖三皇,德过五帝!”
“我大明也将受万世供奉!”
皇帝的双眼闪烁,神色激昂。
只是动容之后,却又很快的平复下来。
世间当真有亩产十石的作物吗?
朱标在一旁善意的笑道:“父皇可要出宫,去上林苑监看看?”
太子爷这句话刚刚说完。
奉天殿外便已经是传来了一阵密集躁动的脚步声。
内官总管孙狗儿脸色一变,连忙从偏殿冲了出去。
少顷之后,只见孙狗儿脸色古怪的又走了进来。
不等他开口禀报外头的动静。
朱元璋、朱标等人,便见六部五寺的官员们,尽数都好似忘了规矩般,直接冲进了奉天殿偏殿里。
还不等皇帝开口。
以吏部尚书詹徽为首,入殿百官齐齐躬身:“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
几人齐声作揖之后,詹徽轻挥衣袍,满脸红光的高声道:“臣启奏陛下,太孙今日于龙湾码头夷商船舶停靠处寻得辣椒及红薯,此时已于上林苑监栽种,太孙言红薯可亩产二十石。上林苑监无人不哭,祈祷上苍足愿。臣等闻之,喜不自胜,情不自禁,入宫请奏陛下,往上林苑监,观此上苍所赐护国社稷祥瑞之物!”
二十石。
这个能够掠动整座中原的数目,在奉天殿内回荡着。
戎马一生,杀伐决断的朱元璋,眉角也不由一颤,而后抓住身边太子的手腕:“二十石!”
朱标苦笑点头:“您没听错,詹尚书确实是说了二十石。”
而后,太子眉头微微一皱,旋即快速平复。
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老爷子手臂猛地一抖。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