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辩经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对方,而是通过辩论发现真理,掌握真理。辩论对于学员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对于佛经的理解程度、口才、思维敏捷等等。当然辩论也会有副作用,就是不能从辩论里出来,老爱挑别人话里的毛病,就像律师在法庭上一样,非常讨厌。
藏地有两个学因明的僧人去某处求学,晚上因找不到落脚处,就想借宿在一个老太太家。老太太除了一个女儿,家里没有别人,她问:“你们是不是学因明的?学因明的人很麻烦,最好不要住在我家,不然的话,到时候会给我出难题。”
他们听后连忙恳求:“我们虽是学因明的,但肯定不给您出任何难题!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找不到安身之地,请行行方便,让我们歇一晚。”
老太太见他们说得诚恳,就勉强答应了。
吃过晚饭后,老太太在身上摸摸摸,摸到一只小虱子,就叫女儿说:“女儿呀,你赶快把它放在不会死的地方(意即指比较安全之处)。”
一个僧人听到了,马上说:“老菩萨,如果有不死的地方,可不可以把我们两个也一起放在那儿?”
老太太特别不高兴,生气地说:“你们这些学因明的,嘴巴就是这样,刚才不是说不给我挑毛病了吗?早知道如此,就不让你俩住在我家!”
有人说佛法是唯心的,虚无缥缈的,不能用逻辑证明的,这句话大错特错,说这句话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看过佛经,或者说没有看懂佛经,只是看一些佛教普及读本如《佛教的智慧》就以为那就是佛法了。如果你去看《中论》,或者看《因明学》,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这里面的智慧太深以至于我们完全看不懂。
《楞严经》开篇有一个“七处征心”,就是要把心找出来,结果发现找不到。后面还有一个“十番显见”,就是通过十次比喻来开示我们能看到东西那个不生不灭的“见”的本质,这些都是佛陀用逻辑推理的形式开示。
我们举一个例子。小乘说万法皆空,析法真空。就是一个东西,你考究分析其根本,都是空的。
庄子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像这样每天取一半,总有一半留下,直到万世也没有穷尽。
如果万物不空,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分析物质,从一个物体到分子、原子到夸克,再小就看不到了,是不是空也没办法证实。世亲菩萨作了一个推理:万法是空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分解。如果能够无限分解,那一个杯子和须弥山应该一样重。这就不合常理。为什么呢?如果物体可以无穷分解,它就是无穷重,所有的物体都是无穷重,所以杯子和须弥山应该一样重。
这个结论当然是错的。
有人说,有一种不可分的粒子,物资就是这种粒子组成的。问题是不可分的粒子有吗?
世亲菩萨说,不可分的粒子没有四面八方,没有上下十方,怎么能组合在一起?比如两个粒子合在一起,一个粒子在另一个粒子的左边,既然有左边就有右边,既然有左右就可以分割,怎么能说不可分呢?
所以物体分解到一定的时候,突然就空了,没有了。所以佛家有一个词叫“邻虚尘”,就是最微小的尘埃,临近虚空,再分就是虚空,没有了。大家注意了,这个空是小乘佛教的空,大乘佛教的空是妙有真空,为什么说妙有?因为此空能升起一切妙
用。
因明辩论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意义。佛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被这些梦幻泡影、颠倒妄想迷惑了,不能看见真理。很多我们认为常识的,理所当然的其实都是想当然的,其实都是错的。比如说“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什么意思,就是万物没有来,也没有去。譬如你从北京走到上海,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你根本没动。你要看到这里,不得懵圈?
僧肇的“物不迁论”说:“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呢?非常难以理解。比如你以前是个小鲜肉,现在是个老咸鱼。你说流光迁谢,所以动而非静,青葱岁月留在过去,再也找不回来了。
但是你仔细推敲:正因为青葱岁月留在过去,所以根本没有动啊!二十岁的小鲜肉,永远定格在二十岁,他不是你。你这条老咸鱼是小鲜肉吗?不是。如果回答是,你应该是原来的模样。就像看电影,我们看这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其实他根本没变,只不过是前面一张胶片,现在一张胶片。你说现在的胶片和过去那张有关系吗?没有,这只是两张独立的胶片。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如过去年轻漂亮,今已老耄,所以说流光迁谢,如流水不可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以我而观。漂亮自住在过去。没有迁流到今日。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人之以为迁流者。以少壮不来。故以为动)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我之所谓不迁者。以少壮在昔不来今。亦如老耄在今不至昔。故以为静)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同一件事情,而有动静之不同的看法。)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迷者以情逆理。故塞。悟者以理达事。故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若悟真常。有何相可滞哉)... -->>
辩经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对方,而是通过辩论发现真理,掌握真理。辩论对于学员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对于佛经的理解程度、口才、思维敏捷等等。当然辩论也会有副作用,就是不能从辩论里出来,老爱挑别人话里的毛病,就像律师在法庭上一样,非常讨厌。
藏地有两个学因明的僧人去某处求学,晚上因找不到落脚处,就想借宿在一个老太太家。老太太除了一个女儿,家里没有别人,她问:“你们是不是学因明的?学因明的人很麻烦,最好不要住在我家,不然的话,到时候会给我出难题。”
他们听后连忙恳求:“我们虽是学因明的,但肯定不给您出任何难题!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找不到安身之地,请行行方便,让我们歇一晚。”
老太太见他们说得诚恳,就勉强答应了。
吃过晚饭后,老太太在身上摸摸摸,摸到一只小虱子,就叫女儿说:“女儿呀,你赶快把它放在不会死的地方(意即指比较安全之处)。”
一个僧人听到了,马上说:“老菩萨,如果有不死的地方,可不可以把我们两个也一起放在那儿?”
老太太特别不高兴,生气地说:“你们这些学因明的,嘴巴就是这样,刚才不是说不给我挑毛病了吗?早知道如此,就不让你俩住在我家!”
有人说佛法是唯心的,虚无缥缈的,不能用逻辑证明的,这句话大错特错,说这句话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看过佛经,或者说没有看懂佛经,只是看一些佛教普及读本如《佛教的智慧》就以为那就是佛法了。如果你去看《中论》,或者看《因明学》,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这里面的智慧太深以至于我们完全看不懂。
《楞严经》开篇有一个“七处征心”,就是要把心找出来,结果发现找不到。后面还有一个“十番显见”,就是通过十次比喻来开示我们能看到东西那个不生不灭的“见”的本质,这些都是佛陀用逻辑推理的形式开示。
我们举一个例子。小乘说万法皆空,析法真空。就是一个东西,你考究分析其根本,都是空的。
庄子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像这样每天取一半,总有一半留下,直到万世也没有穷尽。
如果万物不空,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分析物质,从一个物体到分子、原子到夸克,再小就看不到了,是不是空也没办法证实。世亲菩萨作了一个推理:万法是空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分解。如果能够无限分解,那一个杯子和须弥山应该一样重。这就不合常理。为什么呢?如果物体可以无穷分解,它就是无穷重,所有的物体都是无穷重,所以杯子和须弥山应该一样重。
这个结论当然是错的。
有人说,有一种不可分的粒子,物资就是这种粒子组成的。问题是不可分的粒子有吗?
世亲菩萨说,不可分的粒子没有四面八方,没有上下十方,怎么能组合在一起?比如两个粒子合在一起,一个粒子在另一个粒子的左边,既然有左边就有右边,既然有左右就可以分割,怎么能说不可分呢?
所以物体分解到一定的时候,突然就空了,没有了。所以佛家有一个词叫“邻虚尘”,就是最微小的尘埃,临近虚空,再分就是虚空,没有了。大家注意了,这个空是小乘佛教的空,大乘佛教的空是妙有真空,为什么说妙有?因为此空能升起一切妙
用。
因明辩论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意义。佛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被这些梦幻泡影、颠倒妄想迷惑了,不能看见真理。很多我们认为常识的,理所当然的其实都是想当然的,其实都是错的。比如说“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什么意思,就是万物没有来,也没有去。譬如你从北京走到上海,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你根本没动。你要看到这里,不得懵圈?
僧肇的“物不迁论”说:“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呢?非常难以理解。比如你以前是个小鲜肉,现在是个老咸鱼。你说流光迁谢,所以动而非静,青葱岁月留在过去,再也找不回来了。
但是你仔细推敲:正因为青葱岁月留在过去,所以根本没有动啊!二十岁的小鲜肉,永远定格在二十岁,他不是你。你这条老咸鱼是小鲜肉吗?不是。如果回答是,你应该是原来的模样。就像看电影,我们看这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其实他根本没变,只不过是前面一张胶片,现在一张胶片。你说现在的胶片和过去那张有关系吗?没有,这只是两张独立的胶片。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如过去年轻漂亮,今已老耄,所以说流光迁谢,如流水不可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以我而观。漂亮自住在过去。没有迁流到今日。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人之以为迁流者。以少壮不来。故以为动)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我之所谓不迁者。以少壮在昔不来今。亦如老耄在今不至昔。故以为静)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同一件事情,而有动静之不同的看法。)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迷者以情逆理。故塞。悟者以理达事。故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若悟真常。有何相可滞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