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候叶教头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带着一帮弟兄和儿子跟着刘丹一起抖大杆子。大头仔也坐不住了,带着自己的一伙罗罗兵跟着刘丹训练。大头仔名叫刘钢,是大房的,在刘丹这一辈排行第十。刘家村的人发现早晨九郎那伙人拿着晾衣杆在筛糠,都来看稀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九郎筛糠的故事开始流传。
这时老张和老刘二位师傅终于把木车床做好了,而且加工出了第一根金属丝杆,离现代车床不远了。
木车床的成功,让刘师傅惊喜不已。这木车床还真是好用,只要在车床上夹上木头,有一个人去踩动踏板,让那石圆盘转动起来,用斜刀在边上一碰,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车出溜圆的木棒或是圆轮来。只要能定好刀的位置,车出来的东西真是圆得没法说。以前他们就是怎么用心费力地做,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样圆的东西。
第一个产品当时是做陀螺,现在小孩子的玩具太少,弄一个陀螺大家一定很开心。当然,对于那些狗大户就用檀香木的,拿到襄阳、建康,一定好卖。还有就是算盘、象棋,一颗颗的算盘珠子,有谁能弄得这么圆?
木车床做好了,可以考虑生产折扇,特别是那些缕空的檀香木扇,迎风这么一展,要多骚包有多骚包。暂时没有宣纸,那就用毛边纸来凑,娟也行啊。现在刘丹已经叫人去造宣纸,只是宣纸太麻烦,没有三年功夫造不出来,等不及了。
竖笛可以做了,竖笛的曲子也不少,可以用笛子的曲目,很多流行歌曲也可以用竖笛吹奏出来。虽然自己这些学生都是伪读书人,需要的逼格还是不能少的,那就用笛子的传统曲目《鹧鸪飞》、《妆台秋思》、《卷珠帘》、《梁祝》……《鹧鸪飞》宁静而悠远,空灵而深遂;《妆台秋思》充满着凄楚、哀怨、思念,这些曲目正好符合的那些南渡士族颓丧、悲观、伤感、相对而泣的情绪。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心态,刘丹把《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曲目也一起加进去,凑成十大名曲,到时候和竖笛一起销售。
这么多的艺术玩意儿推销出去,需要一个品牌名称,取什么好呢?那就干脆取“九郎”好了。反正自己名声臭了,再臭一点也无所谓。特别是那些士族子弟,你们自命高雅,到底用不用俗气的九郎的折扇?
现代车床造出来,再下一步就是赶紧把手摇铸字机和活字印刷机造出来。
自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以来,在中国古代,这种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按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活字印刷术的工序计有: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活字的制作通常分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铸字两种。据《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
从汉字本身的形态来说,汉字体系庞大,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需要制作量数以十万记,且汉字属象形文字,制作工程相当繁复。中国古代官刻首次正式采用活字印刷术,为清雍正四年印成铜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并颁行《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可算是政府在活字印刷技术总结方面的首次贡献。但政
府在活字版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热心,清初宫廷刻的25万枚铜活字,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一直被束之高阁,到了乾隆年间,又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被炼铸为铜钱了。
西式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是在1839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1985年,由于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发明,引发了中国印刷行业的一场革命。铅字印刷被淘汰,很多的老印刷厂倒闭,激光照排一统天下。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不管铸字也好,印刷也罢,在中国古代都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而西方在1440年到1445年之间,约翰内斯·古登堡制造出了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他发明了铸字盒、铸造活字的合金、冲压子模、以及油脂型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冲压子模的冲压机和活字印刷机都需要用螺旋,而螺旋、螺杆正是中国古代没有的。螺旋压力机发明之后,刚开始用作榨油,后来用作印刷机,再后来用作冲压钱币。冲压机极大地提高了铸币的效率,浮雕更加精细和美观,下一步刘丹就准备冲压钱币。
如果没有这些机械设备,搞一套活字印刷厂得花费多大的财力,刘丹搞这个是因为话语权太重要了,自己有一个印刷厂,想印什么书就印什么书,想不给谁印就不给谁印,等于掌握了一个新闻工具,而且这是积攒名声的最好最快的办法。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锑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 -->>
这时候叶教头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带着一帮弟兄和儿子跟着刘丹一起抖大杆子。大头仔也坐不住了,带着自己的一伙罗罗兵跟着刘丹训练。大头仔名叫刘钢,是大房的,在刘丹这一辈排行第十。刘家村的人发现早晨九郎那伙人拿着晾衣杆在筛糠,都来看稀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九郎筛糠的故事开始流传。
这时老张和老刘二位师傅终于把木车床做好了,而且加工出了第一根金属丝杆,离现代车床不远了。
木车床的成功,让刘师傅惊喜不已。这木车床还真是好用,只要在车床上夹上木头,有一个人去踩动踏板,让那石圆盘转动起来,用斜刀在边上一碰,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车出溜圆的木棒或是圆轮来。只要能定好刀的位置,车出来的东西真是圆得没法说。以前他们就是怎么用心费力地做,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样圆的东西。
第一个产品当时是做陀螺,现在小孩子的玩具太少,弄一个陀螺大家一定很开心。当然,对于那些狗大户就用檀香木的,拿到襄阳、建康,一定好卖。还有就是算盘、象棋,一颗颗的算盘珠子,有谁能弄得这么圆?
木车床做好了,可以考虑生产折扇,特别是那些缕空的檀香木扇,迎风这么一展,要多骚包有多骚包。暂时没有宣纸,那就用毛边纸来凑,娟也行啊。现在刘丹已经叫人去造宣纸,只是宣纸太麻烦,没有三年功夫造不出来,等不及了。
竖笛可以做了,竖笛的曲子也不少,可以用笛子的曲目,很多流行歌曲也可以用竖笛吹奏出来。虽然自己这些学生都是伪读书人,需要的逼格还是不能少的,那就用笛子的传统曲目《鹧鸪飞》、《妆台秋思》、《卷珠帘》、《梁祝》……《鹧鸪飞》宁静而悠远,空灵而深遂;《妆台秋思》充满着凄楚、哀怨、思念,这些曲目正好符合的那些南渡士族颓丧、悲观、伤感、相对而泣的情绪。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心态,刘丹把《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曲目也一起加进去,凑成十大名曲,到时候和竖笛一起销售。
这么多的艺术玩意儿推销出去,需要一个品牌名称,取什么好呢?那就干脆取“九郎”好了。反正自己名声臭了,再臭一点也无所谓。特别是那些士族子弟,你们自命高雅,到底用不用俗气的九郎的折扇?
现代车床造出来,再下一步就是赶紧把手摇铸字机和活字印刷机造出来。
自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以来,在中国古代,这种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按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活字印刷术的工序计有: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活字的制作通常分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铸字两种。据《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
从汉字本身的形态来说,汉字体系庞大,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需要制作量数以十万记,且汉字属象形文字,制作工程相当繁复。中国古代官刻首次正式采用活字印刷术,为清雍正四年印成铜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并颁行《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可算是政府在活字印刷技术总结方面的首次贡献。但政
府在活字版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热心,清初宫廷刻的25万枚铜活字,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一直被束之高阁,到了乾隆年间,又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被炼铸为铜钱了。
西式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是在1839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1985年,由于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发明,引发了中国印刷行业的一场革命。铅字印刷被淘汰,很多的老印刷厂倒闭,激光照排一统天下。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不管铸字也好,印刷也罢,在中国古代都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而西方在1440年到1445年之间,约翰内斯·古登堡制造出了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他发明了铸字盒、铸造活字的合金、冲压子模、以及油脂型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冲压子模的冲压机和活字印刷机都需要用螺旋,而螺旋、螺杆正是中国古代没有的。螺旋压力机发明之后,刚开始用作榨油,后来用作印刷机,再后来用作冲压钱币。冲压机极大地提高了铸币的效率,浮雕更加精细和美观,下一步刘丹就准备冲压钱币。
如果没有这些机械设备,搞一套活字印刷厂得花费多大的财力,刘丹搞这个是因为话语权太重要了,自己有一个印刷厂,想印什么书就印什么书,想不给谁印就不给谁印,等于掌握了一个新闻工具,而且这是积攒名声的最好最快的办法。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锑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