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薄玉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人才疏学浅,对远古先民造字的六书之说仅略知皮毛,未加详细考究。特别惭愧地是,对诸如说文解字、文心雕龙、世说新语之类的经典,更没有详加钻研。故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实在不敢有什么自吹自擂的狂妄。现在所掌握的一些浅薄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常识,除下多得益于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外,也更多的获益于从小到大的成长岁月中,历经了文革、上山下乡、回城待业、恢复高考等大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工作的变迁。加之此生中曾承受过太多的精神孤独、灵魂寂寞、思想饥渴和空虚无聊的闲暇。所以也就有了诸多不甘沉沦的挣扎、奋起和拼搏。而于此种种的或穷途末路、百无聊赖的挣扎、困扰,或斗志昂扬、奋发图强的拼搏、进取之中,常会或无所事事地醉心于翻阅字典、词典,或竟不分良莠、狂吞滥咽、兼收并蓄式的大量阅读所有能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之中,无论是经哲文史、天文地理、诗词兵法、书艺雕刻、经典名著、逸事野史等等,莫不成为我或年幼志存高远之时,期冀将来一旦重柄在握,以求报效祖国、经世济民的知识储备、行为指南。或竟纯属是打发百无聊赖无聊时间时的消遣工具、良师益友,或慰藉灵魂的贴心伴侣。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间,数十年已过去了。回忆过去所有这一切,常常庆幸于歪打正着。所有过去岁月里那些一点一滴、看似百无一用的积累,竟在不自觉中对自己开蒙益智、增长学识,提高素养,开阔眼界、陶冶胸襟、深化对人生、对社会和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些不无裨助作用。至今思之,常常抚额称幸。想来自己一介书生,庸庸碌碌数十年。虽如书蛀、书篦、书袋。匆匆浏览于各种一无所用的书籍资料之中、且常大有陶靖节好读书、不求甚解之风。胡塞乱填、胡读乱看、胡思乱想。恰如水流无音、风过无影、鸟翔无痕。但愚者千悟,或有一得。暗自思忖,数十年来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虽未为自己搏来多少世俗功名,但仍然深感此生因此嗜好,而获益匪浅。
在长期的日积月累之中,自己获得了一些零碎、浅薄的知识,也养成了些过于认真、执拗、甚至怪癖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时至今日,遇到较为生僻的文字、词语,也依然会查阅一些资料和文献。甚至不惜搬出大部头的辞海、辞源和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经典名著来寻根溯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又常常会对先人们造字、造词的奇思妙想、严谨精远极为推崇;特别对汉文字的浩瀚博深、气象万千,更是心存敬畏。在日常阅读各种文字的过程中,思绪常常会无来由地游离文章内容,只停留在文字的本身。会静静地端详、揣摩、品味这些绚丽旖旎、蕴涵悠远、意韵深长的美丽文字、词汇和语句。此时,虽然眼睛还在读物上滞留,而心,却早已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云游九天,流连忘返了。在此细品慢赏之中,若偶有所悟,常会不由自主地粲然一笑,悠然自得。而若有大彻大悟、则更会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身心俱处于极度兴奋、乃至亢奋之中,久久不能自抑。
譬如对“积极”这个词的理解,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按道理讲“积极”这个词,原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词。在我国,从混沌初开的小学生,到佝腰偻背的耄耋老者,罕见有不熟知此词的。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表示“正面的”、“肯定的”、“进取的”、“上进的”、“向上的”、“追求进步的”等含义的词语。但是细究其深意、特别是穷究其本意者,又有几人呢?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按个人揣度,也许在更多的情况下,恰如人们所常说的,熟视则无睹。正因其常见、常用,大家都知道其含义,所以也就不再会深究细查、深研细溯了。而我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面对此词细细端详,常觉得古人造字时确实独具匠心,蕴涵着极其深奥的哲思、哲理。
从该词的结构上来讲,似应属偏正结构的“名词”而“积”在此结构中应为动词。含积累、积聚、积攒等意思。是促使事物向其行进的方向发展进行着量的积累、积聚、积攒、储存的活动。而“极”在此结构中,应为名词。含“顶端”、“顶点”、“顶峰”、“顶级”、“终点”、“穷尽”等意思。是事物发展的极限、顶点、终点、最高、最远、最大、最好等。那么通过上述深究细思,我们对此词的确切含义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们明白了,所谓的积极,就是为使事物走向自己的终点、顶点、极限等,所作的量的积累、积聚和努力。其目的是促使这种终点、顶点的早日到来和实现。也就是努力促成事物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而这个“极”和“最”又是同义词,都指的是顶峰、终点、极端。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思辨智慧中,又总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非常圆满的东西。真到了极其圆满的时候,事物就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了。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我国,早已形成于远古的易经的卦辞中,既提出“潜龙勿用”的观点,也提出了“亢龙有悔”“泰极否来”的思想。其讲究“九九之数”、“物盈则溢”、“物盛则衰”的观点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汉语言文字中,更不乏诸如“物极必反”、“欲速不达”、“过犹不及”、“穷寇莫追”、“网开一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谦受益、满遭损”等观点。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人们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要走极端”、“不要把事情做绝”、“别把人向死路上逼”等教诲。看西游记时,我们也看到取经归来的最后一难中,取经完满,但经书遇雨粘粘而不全的遗憾。而传说中的故宫房间总数为9999间半的说法,亦暗合着不致盈满之玄机。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古代先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辩证思维的智慧和感悟。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那么尽美尽善、圆满无缺的。总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遗憾和缺陷。所以,就像平衡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一样。这个世界上的平等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平等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是生而平等的,还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等。这些实际上也都只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不能理解为是绝对的平等。事实上,无论在整个宇宙空间、抑或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或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绝对的平等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则恰恰可能是一种常态。正如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过:“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个世界因不同而精彩。而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充分地表现在物与物、事与事、人与人之间各不相同。星球有大小、气候有冷暖、环境有干湿、物种有高下、花色有艳晦、即便同种物种之间,也有良莠之分、高低不同、强弱之别。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一物种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进化过程,在地球这个大的生物圈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大的自然环境中,每一个物种尽管有强弱、大小、良莠之别,但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共同形成残酷的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链条中无可替代的一个环节。物种与物种之间、同物种的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对生存空间、自然资源占有的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相生相克、共存共进等形式,共同在遵循着不断成长、进化,不断完善、发展的自然规律。正如易经中所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自然采取的极其明显的扶强战略!它老人家铁石心肠,不讲丝毫情义、从不同情弱者、更无视鲜血和泪水。莽莽丛林之中,更是没有什么道德、信义可言!睿智、聪慧如毛泽东者,也曾在自己的诗文中,借用李贺的诗句,提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观点,来证明大自然的无情。而他早期的诗作“万物霜天竞自由”中,以“霜”作“天”的定语,更以力透纸背的笔触,把自然界的冷酷无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所幸人类在自然界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无情竞争和进化,终于走出了丛林。又经历了无数次人类个体、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血与火、剑与枪的洗礼,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文明社会。尽管说这种洗礼仍在这个星球的不同时间、空间和局部区域中绵绵不断地延续着。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作为不争的事实,当早已为人们形成了共识。这无疑是人类社会极其巨大的进步。而在这种巨大的进步之中,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平等权利,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尊重。其突出表现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国家,无一不把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写在自己国家的宪法中。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数千年来浴血奋战、不懈斗争的累累硕果。同时,也是维持人类社会安定和谐的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当代人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欢欣鼓舞。
但是,在享有宪法赋予我们神圣权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这种平等是相对的,是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具体到我们国家来讲,就是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这种平等,是和过去了的黑暗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极不平等的历史状况相比较而存在的。而距人们渴望达到的真正平等的美好目标,无疑尚有很远的距离。称之为是低水平的,似不为过。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主要的需要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民主进程的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社会常态。即: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除下远古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因时间久远,很难确切... -->>
本人才疏学浅,对远古先民造字的六书之说仅略知皮毛,未加详细考究。特别惭愧地是,对诸如说文解字、文心雕龙、世说新语之类的经典,更没有详加钻研。故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实在不敢有什么自吹自擂的狂妄。现在所掌握的一些浅薄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常识,除下多得益于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外,也更多的获益于从小到大的成长岁月中,历经了文革、上山下乡、回城待业、恢复高考等大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工作的变迁。加之此生中曾承受过太多的精神孤独、灵魂寂寞、思想饥渴和空虚无聊的闲暇。所以也就有了诸多不甘沉沦的挣扎、奋起和拼搏。而于此种种的或穷途末路、百无聊赖的挣扎、困扰,或斗志昂扬、奋发图强的拼搏、进取之中,常会或无所事事地醉心于翻阅字典、词典,或竟不分良莠、狂吞滥咽、兼收并蓄式的大量阅读所有能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之中,无论是经哲文史、天文地理、诗词兵法、书艺雕刻、经典名著、逸事野史等等,莫不成为我或年幼志存高远之时,期冀将来一旦重柄在握,以求报效祖国、经世济民的知识储备、行为指南。或竟纯属是打发百无聊赖无聊时间时的消遣工具、良师益友,或慰藉灵魂的贴心伴侣。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间,数十年已过去了。回忆过去所有这一切,常常庆幸于歪打正着。所有过去岁月里那些一点一滴、看似百无一用的积累,竟在不自觉中对自己开蒙益智、增长学识,提高素养,开阔眼界、陶冶胸襟、深化对人生、对社会和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些不无裨助作用。至今思之,常常抚额称幸。想来自己一介书生,庸庸碌碌数十年。虽如书蛀、书篦、书袋。匆匆浏览于各种一无所用的书籍资料之中、且常大有陶靖节好读书、不求甚解之风。胡塞乱填、胡读乱看、胡思乱想。恰如水流无音、风过无影、鸟翔无痕。但愚者千悟,或有一得。暗自思忖,数十年来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虽未为自己搏来多少世俗功名,但仍然深感此生因此嗜好,而获益匪浅。
在长期的日积月累之中,自己获得了一些零碎、浅薄的知识,也养成了些过于认真、执拗、甚至怪癖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时至今日,遇到较为生僻的文字、词语,也依然会查阅一些资料和文献。甚至不惜搬出大部头的辞海、辞源和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经典名著来寻根溯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又常常会对先人们造字、造词的奇思妙想、严谨精远极为推崇;特别对汉文字的浩瀚博深、气象万千,更是心存敬畏。在日常阅读各种文字的过程中,思绪常常会无来由地游离文章内容,只停留在文字的本身。会静静地端详、揣摩、品味这些绚丽旖旎、蕴涵悠远、意韵深长的美丽文字、词汇和语句。此时,虽然眼睛还在读物上滞留,而心,却早已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云游九天,流连忘返了。在此细品慢赏之中,若偶有所悟,常会不由自主地粲然一笑,悠然自得。而若有大彻大悟、则更会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身心俱处于极度兴奋、乃至亢奋之中,久久不能自抑。
譬如对“积极”这个词的理解,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按道理讲“积极”这个词,原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词。在我国,从混沌初开的小学生,到佝腰偻背的耄耋老者,罕见有不熟知此词的。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表示“正面的”、“肯定的”、“进取的”、“上进的”、“向上的”、“追求进步的”等含义的词语。但是细究其深意、特别是穷究其本意者,又有几人呢?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按个人揣度,也许在更多的情况下,恰如人们所常说的,熟视则无睹。正因其常见、常用,大家都知道其含义,所以也就不再会深究细查、深研细溯了。而我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面对此词细细端详,常觉得古人造字时确实独具匠心,蕴涵着极其深奥的哲思、哲理。
从该词的结构上来讲,似应属偏正结构的“名词”而“积”在此结构中应为动词。含积累、积聚、积攒等意思。是促使事物向其行进的方向发展进行着量的积累、积聚、积攒、储存的活动。而“极”在此结构中,应为名词。含“顶端”、“顶点”、“顶峰”、“顶级”、“终点”、“穷尽”等意思。是事物发展的极限、顶点、终点、最高、最远、最大、最好等。那么通过上述深究细思,我们对此词的确切含义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们明白了,所谓的积极,就是为使事物走向自己的终点、顶点、极限等,所作的量的积累、积聚和努力。其目的是促使这种终点、顶点的早日到来和实现。也就是努力促成事物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而这个“极”和“最”又是同义词,都指的是顶峰、终点、极端。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思辨智慧中,又总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非常圆满的东西。真到了极其圆满的时候,事物就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了。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我国,早已形成于远古的易经的卦辞中,既提出“潜龙勿用”的观点,也提出了“亢龙有悔”“泰极否来”的思想。其讲究“九九之数”、“物盈则溢”、“物盛则衰”的观点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汉语言文字中,更不乏诸如“物极必反”、“欲速不达”、“过犹不及”、“穷寇莫追”、“网开一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谦受益、满遭损”等观点。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人们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要走极端”、“不要把事情做绝”、“别把人向死路上逼”等教诲。看西游记时,我们也看到取经归来的最后一难中,取经完满,但经书遇雨粘粘而不全的遗憾。而传说中的故宫房间总数为9999间半的说法,亦暗合着不致盈满之玄机。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古代先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辩证思维的智慧和感悟。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那么尽美尽善、圆满无缺的。总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遗憾和缺陷。所以,就像平衡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一样。这个世界上的平等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平等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是生而平等的,还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等。这些实际上也都只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不能理解为是绝对的平等。事实上,无论在整个宇宙空间、抑或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或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绝对的平等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则恰恰可能是一种常态。正如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过:“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个世界因不同而精彩。而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充分地表现在物与物、事与事、人与人之间各不相同。星球有大小、气候有冷暖、环境有干湿、物种有高下、花色有艳晦、即便同种物种之间,也有良莠之分、高低不同、强弱之别。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一物种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进化过程,在地球这个大的生物圈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大的自然环境中,每一个物种尽管有强弱、大小、良莠之别,但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共同形成残酷的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链条中无可替代的一个环节。物种与物种之间、同物种的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对生存空间、自然资源占有的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相生相克、共存共进等形式,共同在遵循着不断成长、进化,不断完善、发展的自然规律。正如易经中所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自然采取的极其明显的扶强战略!它老人家铁石心肠,不讲丝毫情义、从不同情弱者、更无视鲜血和泪水。莽莽丛林之中,更是没有什么道德、信义可言!睿智、聪慧如毛泽东者,也曾在自己的诗文中,借用李贺的诗句,提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观点,来证明大自然的无情。而他早期的诗作“万物霜天竞自由”中,以“霜”作“天”的定语,更以力透纸背的笔触,把自然界的冷酷无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所幸人类在自然界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无情竞争和进化,终于走出了丛林。又经历了无数次人类个体、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血与火、剑与枪的洗礼,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文明社会。尽管说这种洗礼仍在这个星球的不同时间、空间和局部区域中绵绵不断地延续着。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作为不争的事实,当早已为人们形成了共识。这无疑是人类社会极其巨大的进步。而在这种巨大的进步之中,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平等权利,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尊重。其突出表现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国家,无一不把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写在自己国家的宪法中。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数千年来浴血奋战、不懈斗争的累累硕果。同时,也是维持人类社会安定和谐的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当代人类,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欢欣鼓舞。
但是,在享有宪法赋予我们神圣权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这种平等是相对的,是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具体到我们国家来讲,就是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这种平等,是和过去了的黑暗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极不平等的历史状况相比较而存在的。而距人们渴望达到的真正平等的美好目标,无疑尚有很远的距离。称之为是低水平的,似不为过。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主要的需要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民主进程的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社会常态。即: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除下远古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因时间久远,很难确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