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小说网 www.jitxt.com,以待天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岳嵩山,古称太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北。其山由东面太室山与西面少室山相向耸峙而成,山势俊拔,峰峦叠嶂。上有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等多处古迹,其中以中岳庙年代最为久远,据言始建于秦,乃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历为君王祭祀祈天之地。中岳庙西十里的嵩阳书院,是宋代八大书院之一,程颢、程颐皆曾于此讲学。
嵩山西面的少室山,山势延绵,群峰拔地倚天,突兀争秀,境伟景奇,蔚为壮观,自古便有“九鼎莲花”之誉。
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松竹相依,飞瀑激溅,却别有一番清幽气象。山阴一片茂密的丛林之中,座落着一处静谧肃穆的寺院,因少室山地势而名曰少林寺。
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乃孝文帝为天竺僧跋陀落迹嵩山、弘传佛法而建。孝明帝孝昌三年,天竺僧达摩亦来此阐释妙义,面壁九年,静坐修身。后达摩被世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亦因此名扬天下。
少林自建寺以来,经逢数朝,默视百代,其间几度兴衰。至明天启年间,早已是风雨千年、众生尊仰的名刹古寺
这一日正是金秋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满山黄灿灿一片,煞是好看。沿山脚下一条青石道上走来三个僧人,为首一僧六十多岁年纪,脸上虽已爬满皱纹,精神却甚是矍铄,此即大步上坡,脚步颇为轻快。
这老僧身后二人,年纪都在三十四五岁左右,一人生得高大威猛,目中精光迸射;另一人略显瘦削,目中却不见有何神采。二人跟在老僧身后,都是不住地东张西望,显是第一次来到此地。
只听那高大僧人道:“师父,这条石道恁地宽敞,我看每块青石都有丈余长、尺余厚。当年修时定然费了不少人力吧?”那老僧道:“此道乃唐高宗入山拜佛时所修。嵩山山势陡峻,本就难于行走,这条道却从山脚下迤逦通向寺院,想来其时必费了许多周折。”那高大僧人“哦”了一声,自言自言道:“少林派当年,可风光的紧呢!”那老僧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又复上行。
一路无话,少时来在山门前。那瘦削僧人望了望匾额上“少林寺”三个大字,深吸了一口气,上前叩打门环。片刻,山门内转出一僧,打量几人道:“几位师傅”那瘦削僧人道:“烦师兄通禀一声,便说五台山显通寺妙清方丈到了。”那少林僧闻言,忙合十道:“不知大师远来,确是怠慢。大师请进。”说罢引三僧入寺。
那老僧进了山门,游目四顾,现出古怪神情。那少林僧恭声道:“大师且随我到西首禅室少坐。”那老僧微微点头。
少时来到一间禅室。那少林僧请几人坐定,又吩咐两个小僧上茶,跟着道:“大师少候,小僧这便去禀告方丈。”说罢出门去了。那老僧坐在室内,浏览四壁,神色变幻不定。他身旁两名弟子则面色阴沉,不辩喜怒。
约过了一盏茶光景,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老僧原本端坐不动,听到声音,目中精光忽盛。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师兄远道而来,老衲有失迎迓,失礼莫怪。”屋内老僧站起身来,朗声道:“贫僧来得冒昧,还望天心方丈恕罪则个。”话音未落,门外走进一僧,看年纪总有六十多岁,白须白眉,气色红润,不矜而庄。
屋内两个年轻僧人见此僧走入,都不由自主地合掌躬身,心下却想:“这人便是少林掌门方丈?”这慈眉善目的老僧,正是少林方丈天心。他与几僧问讯过后,便不再开口,注视那老僧,面上微现愁容。
那老僧笑道:“二十年不见方丈,方丈一向可好?”天心淡淡的道:“还好,还好。师兄远来,且请到方丈中一叙。”言罢引三僧出门,向东打了几个转折,来到方丈禅室。
几人入室坐定,沉吟半晌,天心方道:“师兄此来,不知有何见教?”那老僧冷笑道:“方丈何以明知故问?”天心蹙眉道:“陈年旧事,师兄何必常挂心间?你我皆近古稀之年,此等虚位,定要如此认真么?”那老僧凄苦一笑道:“二十年前愁何状,皓首思来犹未平。方丈但守誓约,不必多言。”天心黯然道:“前罹浩劫,惊悸犹存,今再自噬,其痛何如?师兄乃上智之士,望能稍念香火之情。”那老僧眉锋一挑道:“当年我师兄弟惨遭欺凌之时,方丈可念过香火之情?”天心长叹一声,顿口无语。
沉默良久,那老僧道:“少林乃武林百世之师,方丈亦可算各派领袖,望能不负前言,还老衲一个公道。”缓缓起座,又道:“老衲师徒三人既来嵩山,只得叨扰方丈了。”天心道:“师兄不必客套。老衲已吩咐沙弥,为几位备下禅房。”那老僧微微一笑,与两名弟子出门去了。
天心忧情大起,唤底下僧人道:“请监寺和首座来,便说我有要事相商。”工夫不大,门外走进二僧,年纪都在五旬开外,一僧肥肥胖胖,满面红光,正是监寺天宝;另一僧身材魁梧,浓髯铁面,乃是罗汉堂首座天际。二僧与天心同师学艺,故天心做了方丈后,便命二人分坐监寺、首座之位。
天宝见师兄面色阴沉,上前道:“方丈面有忧色,不知出了何事?”天心惨然道:“二十年前那一劫虽已弥平,却种下许多祸端。今妙清来此重提旧事,我观其言行,料不能善了。”天际道:“莫非他仍觊觎方丈之位,不肯干休?”天心愀然点头。天际怒道:“当年他师父活着,仍斗我们不过,今日他势单力孤,更不足惧。想是他在外数十年,学了几手自鸣得意的手段,每日坐大,便起了这等痴心。难道我师兄弟怕了他不成?”天心不悦道:“师弟嗔狠外露,哪有出家人的气象?想来这方丈之位原本是他师徒的,况且当年有约,你我岂能仗势?”天际被师兄训斥,面红无语。
天宝想了一想,道:“妙清二十年来寄于五台,定是痛下苦功,以有远图。他当年武功便在我等之上,此时恐怕”天心长叹一声道:“二十年前妖邪寻衅,致使我同门相残,往事历历,犹在眼前,令人常怀余悸。今若再任此孽孽相循,真不知又要生出怎样的横祸来!
天宝、天际似也想起甚么,一时均各无语。此时窗外秋风瑟瑟,百叶枯凋,三人心中皆起了不祥之感。
过了一会,天宝开口道:“看来化解此劫,只有一法了。”天心、天际同时问道:“有何办法?”天宝道:“妙清当年最敬服空如师伯,何不请师伯去劝解于他?”天心沉吟道:“师伯素喜清静,老衲已有数年不曾见他。师兄弟中只有你合他的脾气,还是你去请他为好。但盼师伯能芟夷这股戾气。”天宝答应一声,迈步出门。
天心见天宝去得远了,喃喃道:“二十年了,他终于坐不住了。”天际道:“师兄向来从容,何以妙清一到,便生出这多忧虑?那妙清武功既或高过我等,终难脱出少林区囿,难道他真能技冠全寺不成?”天心愁眉紧锁,低声道:“便只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天际道:“师兄这话何意?”天心目视窗外,缓声道:“看来江湖之上,又要有一场轩然大波了。”
天际如堕云雾,正要细问,忽见一僧快步走入道:“南少林下院天恕方丈来书。”天际忙接过来书,递给天心。天心拆开书信,看了几遍,释然道:“难得他有这等胸襟,善哉,善哉!”天际道:“他信中说些甚么?”天心道:“天恕方丈说,往事已如云烟过眼,他不愿再提了,还说曾致书于他师兄妙清,劝其摒弃前嫌云云。”说罢将书信递给天际。天际浏览一遍,疑道:“天恕当年心胸狭窄,为人最是阴鸷,何以数年之后,竟变得如此开通?”天心道:“此事虽然蹊跷,但他不来,总归是好事。”
正说间,天宝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老迈的僧人。这老僧七十多岁年纪,面相凄苦,神情冷漠,穿一件灰色僧衣,右边袍袖空空垂落,显是齐根断了一臂。
天心、天际见了此僧,忙施礼道:“师伯安好。”那老僧面无表情道:“方丈传唤贫僧,不知有何垂询?”天心道:“师伯可记得二十年前之事?”那老僧神色骤变,继而摇头道:“浮生若梦,贫僧怕是忘了。”
天心道:“不瞒师伯,妙清师兄以如约来寺了。”那老僧道:“该去的终归要去,该来的也一定会来。他本是好胜的心性,又怎会不来?”天心道:“师伯说得是。只是弟子不忍重蹈旧路,故欲请师伯出面,劝导于他。不知师伯意下如何?”那老僧顿足道:“冤孽!真是冤孽!”不置可否,转身向门外走去。
天际急道:“师伯,您”迈开大步,便要追出。天宝拉住他道:“师伯面冷心慈,想必已答允了。”又向天心道:“若师伯也说他不动,却该如何?”天心失神道:“只盼他不入江湖才好。”天宝道:“方丈说的是谁?”天心摇头道:“老衲胡乱猜疑,或许不对。”天宝、天际面面相觑,均自生疑。
那老僧出门之后,问了妙清师徒住处,遂奔知客院而来,片时到在一间禅房前。他悄立片刻,正待开口说话,忽见室内走出一僧,满脸笑意道:“不知空如大师驾到,贫僧失礼了。”说着便要跪下身去。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方丈不必客套。”手臂轻抬,托住妙清手肘,拉着他缓步入室。
二人坐定,相视许久,妙清道:“数载不见大师,大师依然健硕如昨。想昔日多承教诲,心下时常感念。”空如笑道:“岁月如刀,愚智难逃。今日得见故人,也自窃喜。”妙清感慨道:“当年蒙大师错爱,得授‘伽蓝指’神功,使贫僧一生受益。每每思及,常念大师之德。”空如道:“贫僧年轻时性情愚佻,专鹜微未之技。方丈至智不惑,切不可因此自误。”妙清点头称是,心下却不以为然。
空如摇头道:“看来虽过了二十年,方丈却依旧如我,未能彻悟因果。”妙清笑道:“前番既已有因,此刻岂能无果?贫僧冒昧前来,正是求个始终。”空如道:“难道方丈定要争个谁是谁非么?”妙清不语,只是低头冷笑。空如心中不快,说道:“实则天下本无是非,皆因众生各怀私欲,才生出诸多夙怨口舌。贫僧此来,只盼方丈”一语未了,忽听妙清冷冷的道:“大师乃贫僧素所仰慕之人,望能收回说词,已全前谊。”空如一怔,失笑道:“这么说,贫僧来得可是冒昧了。”站起身来,便要出门。妙清忙起身道:“贫僧语多谩对,大师休怪。”空如一笑,迈步便行。
只听妙清从后道:“贫僧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师指教。”空如回过头来,见他目光闪烁,疑道:“方丈所问何事?”妙清道:“贫僧数十年不来宝刹,来此不到半日,却看出些古怪。”空如道:“有何古怪?”妙清道:“贵寺之中,隐隐然伏着一股王者之气,而寺后山坳之中,却腾出一团暴戾之气。按说二气相冲,势难同存,何以渐有聚扰之意?这却令人着实费解。”
空如沉声道:“方丈究竟要问甚么?”妙清嘿嘿笑道:“贫僧不过随口说说,并无它意。”空如双目如电,凝视妙清道:“方丈既来践约,想必已炼成了惊人的手段?”言犹未了,右面空荡的袍袖无风自起,疾向妙清头上卷落。妙清惊觉劲风朴面,撩起右掌,搭向来袖;前臂刚触及袖角,猛觉袖上裹着一股雄浑之极的大力,慌乱之下,只得向旁疾闪。不期空如一条大袖比手臂更是灵巧,中途打个转折,又向他背心拂来。
妙清年轻时曾得对方传授武艺,知这位师伯一身武功已到炉火纯青之境,虽是挥袖轻拂,但如受得实了,却比刀削斧砍更具威力,当下双掌齐出,迎上来袖。只听“蓬”地一声,妙清已被震出一丈开外。说也奇怪,他双脚离地而起,落地时却似有人轻轻将他放下,手臂全无酸麻之状,不由暗吃一惊:“他二十年前毁了一臂,武功怎还恁地精强!”
却听空如凄声道:“罪过,罪过!原来你师徒果是如此。”满目伤愁,转身去了。
天宝、天际听师兄喃喃自语,本要出言相询,但见天心目光呆滞,颇有些魂不守舍,也便不再追问。三人默默相对,各有所想。须臾,天宝、天际起身告辞。
天心于二人去后,心中烦躁不减,独自在室内转来转去,脸上阴云竟是愈聚愈浓。忽听背后有人轻咳一声,回头看时,却是空如去而复返。
天心快步上前道:“师伯此去,可说动于他?”空如摇了摇头。天心盯住他道:“师伯看妙清此来,果是要争方丈之位么?”空如嘴唇轻动,似要说些甚么,既而叹息一声,垂下头去。天心道:“师伯有何难言之隐?”空如吁了口气道:“由孽而始,自要以孽而终。老衲行将就木之人,也管不了这些了。”言罢迈步出门。天心追出门来,低声道:“那那人还好么?”空如冷笑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扬长而去,走得无影无踪。
这日清晨,秋风萧瑟,枯叶满地,白衣殿内,群僧肃立。
只见方丈天心端坐首位,天宝、天际伴于其右。天心左侧坐着一个老僧,双目半睁半闭,面上似笑非笑,正是五台僧妙清。他身后立了二人,乃是与他同来的两个徒弟。
大殿东西两侧,坐着数十位僧人,西面一排红衣老僧,个个慈眉善目,面色平和,乃是达摩堂、戒律院的数位长老。东首坐了数人,年纪均在五旬开外,个个龙精虎猛,目光犀利,乃是罗汉堂十几位带功师傅。余下上百名年轻武僧,均着紧身衣裤,束手立在当地。此时殿内僧众虽多,但人人摒息凝神,偌大一个白衣殿上,竟是一片死寂。
静穆之中,只听天心道:“今日为本寺武僧每年一度的秋考,众僧苦炼一年,也有分晓。尚有幸五台山妙清方丈驾到,你等不足之处,妙清方丈自会一一指点。老衲这里先谢过师兄了。”妙清哈哈一笑,起身道:“老衲何许人,敢指教众位高僧?方丈有此一举,足见守约。此事前因后果,也无须说与众人,各位长老自是心知肚明,还望能秉行公正,不偏不倚。老衲这厢深谢了。”说罢向西首一班红衣老僧躬身合十。
他一字一顿的说来,众僧皆不明其故,心想:“他五台山虽是佛门胜地,但与本寺向无瓜葛。这僧人说甚么‘足见守约’、‘秉行公正’云云,不知是从何说起?”只有数位老僧低喧佛号,缓缓点头。
天心笑望妙清道:“不知师兄如何践约?大小事宜,老衲师兄弟等悉听吩咐。”妙清道:“当年方丈并令师以多为胜,颇为人所不齿;今日我师徒三人,更逊当年之势。听方丈所言,似犹有以众欺寡之意。看来千年古刹,众僧云集之地,却没有公道可寻呢。”话音刚落,东首一僧愤然离座道:“大师要比武甚是便利,如何在此蛊惑人心?难道单打独斗,你便能稳操胜券么?”众人循声望去,见此僧五十多岁年纪,燕颔虎颈,身材高大,正是天心的同门师弟天刚。
妙清冷笑道:“老衲不敢妄自尊大,但求讨个公道。想来天刚大师这些年‘大罗汉掌’练得更精纯了吧?”言下大有奚落之意。天刚正要发作,却见西首红衣长老中站起一人,说道:“我少林千百年来领袖群伦,岂无公道可言?方丈大师亦我寺中故旧,如何出此毁谤之言?今日既有老衲等在座,总要使你无憾而去。这一层还请放心。”妙清笑道:“空觉大师仍念香火之情,确是难得!便只怕心下犹存亲疏,分了轻重虚实。”原来这空觉僧乃天心等同门师叔,故妙清有此一语。
空觉年老气沉,也不介意,天际却奋袂而起道:“我师叔是何等身份,既言给你公道,又岂能食言?大师若有本领,大家早早比过,唠唠叨叨,令人气煞!”
妙清道:“首座大师既如此爽快,老衲也不复赘言。”侧身对天心道:“老衲有两个不成器的徒弟,学了几手稀松平常的武功。今日我师徒三人,便与各位比上三场,双方谁能赢得二场,便算胜了。只是与我这徒弟比武者,须是方丈师兄弟门下的弟子才行,而老衲愿向方丈师兄弟中任一人请教。”说话间傲睨众人,状甚轻慢。
殿上不少武僧都是天心、天际的弟子徒孙,猝闻此言,不约而同地想:“这和尚言下大有必胜之意,如此有恃无恐地来我少林寻衅,岂不将我合寺僧众都小觑了么?”人人面现怒容,暗生敌忾之心。
天心微微一笑道:“此法倒也可行,只是拳剑无眼,易造杀孽,这”妙清道:“老衲师徒三人都是井底之蛙,受不了众神僧的三拳两脚,只须各位手下留情便是。”众僧见他言语虽谦,脸上却尽是讥讽之意,均不由心生厌憎。
妙清又道:“比武之事,方丈虽慨然允诺,但其后之事,方丈却未当众言明。”天心微一沉吟,说道:“师兄并令高徒若胜,老衲便将这虚位拱手相让。”此言一出,满座失惊。一干年轻弟子心浮气躁,顿时哗然。众老僧则默默不语,神色冷峻。
忽听东面一人高声道:“要是你们输了,又该如何!”声若奔雷,直震得殿顶悬钟也嗡嗡做响。众人听在耳中,只觉此话实是说到了自己心坎上,都想:“是呀,若是你们输了,又该怎样?”
妙清干笑两声道:“天弘大师这‘狮子吼’神功也算颇为了得,却无须到处乱用。”说到这里,突然眉锋一凛,傲然道:“我师徒若败,今日必自尽于诸位面前!”这一声聚力而发,实如春雷乍响。众人猝不及防,心头俱是一震:“这老僧枯瘦矮小,内力怎会如此了得?”群僧初见妙清行止傲慢,都暗暗不忿,这时摄其威势,心里都冒出一个念头:“说不得他师徒三人,今日真能夺了方丈之位!”
天心笑道:“我等皆佛门弟子,岂能有自戕之举?师兄言重了。慧心,慧宁,你二人下埸请师兄指点一二吧。”一言甫毕,西面人群中走出二人。这二人身高足差了一尺有余,一僧大手大脚,身材魁伟之极,凝立当地,端的不厉而威。另一僧却胖胖墩墩,甚是可笑。
众僧见天心唤出此二人,都长出了口气,心想:“有他二人上埸,对方武功再强,怕也占不到便宜。”原来这二僧皆是慧字辈中数一数二的人物,高个僧慧心乃天心门下首徒,随师二十余年,内外功俱已臻颇高境界。矮个僧慧宁,乃是天际的弟子,一身横练功夫更是侪辈佼佼,无人能及。二人均知此是师门大事,哪敢有丝毫怠慢?来到大殿当中,向天心躬身施礼。
妙清见二人步法凝重,目光皆莹蕴含蓄,知非易与之辈,回身对一人道:“了禅,你去领教一下少林派的绝世神功吧。”那人答应一声,拧身纵起,如一只灰色蝴蝶,轻飘飘落在殿中。众僧见这人身法曼妙,各吃一惊,及见他立在埸上,身躯高大威猛,更是诧异:“以他这等躯干,竟能施出如此迅捷飘逸的身法,那可真是了不起!”
那人立在殿中,傲视一周,旋即冲慧心道:“小僧随师有年,却不成器。今日正要向师兄讨教。”慧心见此僧顾盼之际,颇有名家风范,暗想:“这和尚轻功好高,必是炼些机巧功夫,真实手段未必在我之上。我只需稳扎稳打,时候稍久,自能试其浅深。”合十道:“师兄远来,小僧也正想开开眼界。”左掌斜划,右手五指萁张,一招“大摔碑手”直打了禅前胸。
这“大摔碑手”乃罗汉十八手中的一式,招式朴朴实实,并无多少变化,便是初入门的年轻武僧,亦能将这一式使得中规中矩。高下之别,全在平日用功深浅。这慧心于武学上由繁入简,不鹜虚式,数年来专在这套平实的拳法上浸淫揣模,功力自是不同凡响。此即手掌只挥出尺余,劲风已破空做响,声势夺人。
了禅见对方掌势凝重,劲力含而不露,当下不敢接招,身子向旁微晃,出掌拍向慧心肩头。慧心左掌撩起,骈指点其腕脉。了禅掌到中途,忽打个转折,又向慧心肋下拍落。慧心大袖抛出,如带了千万斤泥沙,缓缓卷向了禅胸口,对其来掌并不理睬。了禅一掌堪堪便要击在对方肋下,忽觉胸口似有大山压来,气息随之一窒,忙收回手掌,运指点向心面门。与此同时,已向后滑出丈余。
众僧见二人一招即离,脸色都甚难看,无不纳罕。只听了禅阴恻恻的道:“好!好罗汉神袖!”随听慧心道:“不错!你的‘伽蓝指’也甚了得。”
原来适才了禅被慧心袖上劲风所击,胸腹间如受重杵,惊怒之下,一指直点慧心面门。慧心匆忙无备,脸上便被“伽蓝指”凌厉的劲气搠中。饶是他内力深厚,头上也是一晕。
二人过了一招,戒意大增,二番交手时,都不敢有半点托大,各以短打小巧路数,伺机而动。二人均年富力强,气力悠长,这时施出脆快绵巧的招式,每出半招,不等用老,便即换式。大殿上只见人影晃动,拳脚飘忽,一时谁攻谁守,谁强谁弱,确也难辩。
众僧有不少都是武学的大行家,眼见二人武功俱是少林一脉,功力招数又相差无几,知这般恶斗下去必有死伤,年老一些的僧人都不住地低喧佛号,摇头叹息。
天心和妙清却存着一般心思,均想彼此二十年未曾谋面,各人武功皆不知底细,两边弟子较艺,正可从旁看出一些端倪来,是以虽见慧心、了禅斗得凶险万分,二人却眸不转睛,色态如常。
慧心与了禅数十招一过,自觉对方功力实是非同小可,及见了禅招术精妙,深合少林拳法宗义,更是焦躁:“我为少林慧字辈首徒,此当师门存亡之际,倘或不胜,当以何面目示人?”耳听两旁年轻武僧齐声呼喊助威,猛地把心一横:“今日若不施我平生绝艺,如何能降服此僧!”拳式斗然一变,纵横开阖,中宫直进,拳上劲风大盛,竟施出一路平生最得意的“少林神打”来。
这“少林神打”本是少林僧空寂所创。空寂壮年时不甚研习经法,专心浸淫武学,江湖上败敌无数。他纵横天下数十年,于五十余岁上揣摩一生所学,穷三年之功,创下这神打之术,实是他一生武学之总汇。后空寂身死邪魔之手,这套武功却幸喜流传。
慧心于三十岁上得天心传授此术,嗣后七八年来,寒暑不辍,苦心研习,已颇有心得;若单以这套拳法论,确已不逊乃师天心半筹。这时只施出数招,殿上劲气便已纵横四溢,拂面如刀。两旁功力稍弱的弟子,均骇然变色,远远退在一旁,心想:“幸亏与他交手的不是我,若是我与师兄动手,如何能挡得了他三招两式?”
众长老见慧心将这路拳法使得如此精绝,淋漓酣畅之中,更隐约透出一股癫狂之气,都露出惊惧、痛楚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幕极不愿看到的埸景。一老僧脱口道:“罪过,罪过!当年空寂师兄创下这等拳法,确是害已害人呢!”语中流露出无尽的悲切凄凉。旁过几位老僧受了感染,也都叹息不止。
慧心求胜心切,拳上招术益发凌厉,劲风到处,竟将几丈外数位空学辈老僧的胡须也吹了起来。二十招一过,了禅再不能如前时那般从容攻守,趋避进退之际,渐露踟蹰之意,每出一招,似都怕与慧心浑实的劲力相碰。如此一来,慧心每每攻出五招,他却只能勉强回击两三招。
二人闪展腾挪,倏忽间又斗数招,了禅已明显露出支绌之状。只是他轻功颇高,身当此时,便不求上步抢势,身子随着慧心拳风左右飘摇,欲以灵动身法化解来拳劲力。
殿上阅历深厚的僧人见了禅高大的身躯似一只扑花浪蝶,在慧心身周飘忽飞舞,虽也佩服他轻功了得,却知如此斗法,实是有败无胜。罗汉堂数位带功师傅看出了禅欲以此法耗损慧心功力,都露出鄙夷之情,心道:“这僧人好没见识!似这般应对,不出五十招便成劣势,百余招上必败无疑。那慧心内力甚深,岂是百余招内便能枯竭的?”有几人按捺不住,高声喝道:“慧心,快将这僧人打发了便是!”慧心听几位师叔出言鼓励,精神大振,手上妙招层出不穷,眨眼间又将了禅逼退数步。
天宝于二人争斗之际,一直静静观望,这时见了禅闪避不迭,也现喜色,微笑着望向妙清,欲观其窘急之态。及见妙清脸上仍挂着一丝冷笑,目中刻毒之意比前时更浓,心道:“莫非他师徒三人果是技高一筹,有反败为胜之术?”他身为监寺大师,武学上自有惊人艺业,眼见了禅功力不凡,却绝未脱出少林派武学的羁绊,愈发起疑:“这个了禅武功虽是不错,但以功力论,似乎尚逊慧心一筹,何以他师徒三人仍是好整以暇,一幅胸有成竹之态?”突然想到:“难道长老们私下传言之事,是真的不成?”侧目向天心望去,只见他非但毫无喜色,眉宇间竟似罩了一层严霜,不由暗惊:“若真是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便在这时,忽听得慧心大叫一声,身子霍地飞起,布袋般摔在数丈之外,落地时背心着地,脑袋重重撞在地上,手足全无支撑之能。这一变突兀之极!众人被眼前一幕惊呆了,都不信所见是真。须知似慧心这等身手之人,便是被强敌击出,在空中也能极力稳住身形,即使身受重伤,落地时也断不会跌得如此狼狈。
两旁年轻弟子纷纷拥上前来,将慧心搀起。慧心面白如纸,喘息半天,一口气方得调顺,目露惊恐道:“你你使出这”说到此处,淤血猛地喷出,一时又是愤怒,又充满了困惑不解。
原来他适才与了禅相斗,虽占了上风,但每与对方手臂相碰,均感有一股极古怪的力道传入己身,自家拳劲愈强,传来的怪力愈是蓬勃不息。这力道一经钻入,立时在体内四处乱窜,似与自家所习的本门内功极不调和。二者初时稍做碰撞,便即分开,渐渐纠缠咬噬,混杂在一起,竟搅... -->>
中岳嵩山,古称太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北。其山由东面太室山与西面少室山相向耸峙而成,山势俊拔,峰峦叠嶂。上有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等多处古迹,其中以中岳庙年代最为久远,据言始建于秦,乃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历为君王祭祀祈天之地。中岳庙西十里的嵩阳书院,是宋代八大书院之一,程颢、程颐皆曾于此讲学。
嵩山西面的少室山,山势延绵,群峰拔地倚天,突兀争秀,境伟景奇,蔚为壮观,自古便有“九鼎莲花”之誉。
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松竹相依,飞瀑激溅,却别有一番清幽气象。山阴一片茂密的丛林之中,座落着一处静谧肃穆的寺院,因少室山地势而名曰少林寺。
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乃孝文帝为天竺僧跋陀落迹嵩山、弘传佛法而建。孝明帝孝昌三年,天竺僧达摩亦来此阐释妙义,面壁九年,静坐修身。后达摩被世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亦因此名扬天下。
少林自建寺以来,经逢数朝,默视百代,其间几度兴衰。至明天启年间,早已是风雨千年、众生尊仰的名刹古寺
这一日正是金秋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满山黄灿灿一片,煞是好看。沿山脚下一条青石道上走来三个僧人,为首一僧六十多岁年纪,脸上虽已爬满皱纹,精神却甚是矍铄,此即大步上坡,脚步颇为轻快。
这老僧身后二人,年纪都在三十四五岁左右,一人生得高大威猛,目中精光迸射;另一人略显瘦削,目中却不见有何神采。二人跟在老僧身后,都是不住地东张西望,显是第一次来到此地。
只听那高大僧人道:“师父,这条石道恁地宽敞,我看每块青石都有丈余长、尺余厚。当年修时定然费了不少人力吧?”那老僧道:“此道乃唐高宗入山拜佛时所修。嵩山山势陡峻,本就难于行走,这条道却从山脚下迤逦通向寺院,想来其时必费了许多周折。”那高大僧人“哦”了一声,自言自言道:“少林派当年,可风光的紧呢!”那老僧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又复上行。
一路无话,少时来在山门前。那瘦削僧人望了望匾额上“少林寺”三个大字,深吸了一口气,上前叩打门环。片刻,山门内转出一僧,打量几人道:“几位师傅”那瘦削僧人道:“烦师兄通禀一声,便说五台山显通寺妙清方丈到了。”那少林僧闻言,忙合十道:“不知大师远来,确是怠慢。大师请进。”说罢引三僧入寺。
那老僧进了山门,游目四顾,现出古怪神情。那少林僧恭声道:“大师且随我到西首禅室少坐。”那老僧微微点头。
少时来到一间禅室。那少林僧请几人坐定,又吩咐两个小僧上茶,跟着道:“大师少候,小僧这便去禀告方丈。”说罢出门去了。那老僧坐在室内,浏览四壁,神色变幻不定。他身旁两名弟子则面色阴沉,不辩喜怒。
约过了一盏茶光景,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老僧原本端坐不动,听到声音,目中精光忽盛。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师兄远道而来,老衲有失迎迓,失礼莫怪。”屋内老僧站起身来,朗声道:“贫僧来得冒昧,还望天心方丈恕罪则个。”话音未落,门外走进一僧,看年纪总有六十多岁,白须白眉,气色红润,不矜而庄。
屋内两个年轻僧人见此僧走入,都不由自主地合掌躬身,心下却想:“这人便是少林掌门方丈?”这慈眉善目的老僧,正是少林方丈天心。他与几僧问讯过后,便不再开口,注视那老僧,面上微现愁容。
那老僧笑道:“二十年不见方丈,方丈一向可好?”天心淡淡的道:“还好,还好。师兄远来,且请到方丈中一叙。”言罢引三僧出门,向东打了几个转折,来到方丈禅室。
几人入室坐定,沉吟半晌,天心方道:“师兄此来,不知有何见教?”那老僧冷笑道:“方丈何以明知故问?”天心蹙眉道:“陈年旧事,师兄何必常挂心间?你我皆近古稀之年,此等虚位,定要如此认真么?”那老僧凄苦一笑道:“二十年前愁何状,皓首思来犹未平。方丈但守誓约,不必多言。”天心黯然道:“前罹浩劫,惊悸犹存,今再自噬,其痛何如?师兄乃上智之士,望能稍念香火之情。”那老僧眉锋一挑道:“当年我师兄弟惨遭欺凌之时,方丈可念过香火之情?”天心长叹一声,顿口无语。
沉默良久,那老僧道:“少林乃武林百世之师,方丈亦可算各派领袖,望能不负前言,还老衲一个公道。”缓缓起座,又道:“老衲师徒三人既来嵩山,只得叨扰方丈了。”天心道:“师兄不必客套。老衲已吩咐沙弥,为几位备下禅房。”那老僧微微一笑,与两名弟子出门去了。
天心忧情大起,唤底下僧人道:“请监寺和首座来,便说我有要事相商。”工夫不大,门外走进二僧,年纪都在五旬开外,一僧肥肥胖胖,满面红光,正是监寺天宝;另一僧身材魁梧,浓髯铁面,乃是罗汉堂首座天际。二僧与天心同师学艺,故天心做了方丈后,便命二人分坐监寺、首座之位。
天宝见师兄面色阴沉,上前道:“方丈面有忧色,不知出了何事?”天心惨然道:“二十年前那一劫虽已弥平,却种下许多祸端。今妙清来此重提旧事,我观其言行,料不能善了。”天际道:“莫非他仍觊觎方丈之位,不肯干休?”天心愀然点头。天际怒道:“当年他师父活着,仍斗我们不过,今日他势单力孤,更不足惧。想是他在外数十年,学了几手自鸣得意的手段,每日坐大,便起了这等痴心。难道我师兄弟怕了他不成?”天心不悦道:“师弟嗔狠外露,哪有出家人的气象?想来这方丈之位原本是他师徒的,况且当年有约,你我岂能仗势?”天际被师兄训斥,面红无语。
天宝想了一想,道:“妙清二十年来寄于五台,定是痛下苦功,以有远图。他当年武功便在我等之上,此时恐怕”天心长叹一声道:“二十年前妖邪寻衅,致使我同门相残,往事历历,犹在眼前,令人常怀余悸。今若再任此孽孽相循,真不知又要生出怎样的横祸来!
天宝、天际似也想起甚么,一时均各无语。此时窗外秋风瑟瑟,百叶枯凋,三人心中皆起了不祥之感。
过了一会,天宝开口道:“看来化解此劫,只有一法了。”天心、天际同时问道:“有何办法?”天宝道:“妙清当年最敬服空如师伯,何不请师伯去劝解于他?”天心沉吟道:“师伯素喜清静,老衲已有数年不曾见他。师兄弟中只有你合他的脾气,还是你去请他为好。但盼师伯能芟夷这股戾气。”天宝答应一声,迈步出门。
天心见天宝去得远了,喃喃道:“二十年了,他终于坐不住了。”天际道:“师兄向来从容,何以妙清一到,便生出这多忧虑?那妙清武功既或高过我等,终难脱出少林区囿,难道他真能技冠全寺不成?”天心愁眉紧锁,低声道:“便只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天际道:“师兄这话何意?”天心目视窗外,缓声道:“看来江湖之上,又要有一场轩然大波了。”
天际如堕云雾,正要细问,忽见一僧快步走入道:“南少林下院天恕方丈来书。”天际忙接过来书,递给天心。天心拆开书信,看了几遍,释然道:“难得他有这等胸襟,善哉,善哉!”天际道:“他信中说些甚么?”天心道:“天恕方丈说,往事已如云烟过眼,他不愿再提了,还说曾致书于他师兄妙清,劝其摒弃前嫌云云。”说罢将书信递给天际。天际浏览一遍,疑道:“天恕当年心胸狭窄,为人最是阴鸷,何以数年之后,竟变得如此开通?”天心道:“此事虽然蹊跷,但他不来,总归是好事。”
正说间,天宝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老迈的僧人。这老僧七十多岁年纪,面相凄苦,神情冷漠,穿一件灰色僧衣,右边袍袖空空垂落,显是齐根断了一臂。
天心、天际见了此僧,忙施礼道:“师伯安好。”那老僧面无表情道:“方丈传唤贫僧,不知有何垂询?”天心道:“师伯可记得二十年前之事?”那老僧神色骤变,继而摇头道:“浮生若梦,贫僧怕是忘了。”
天心道:“不瞒师伯,妙清师兄以如约来寺了。”那老僧道:“该去的终归要去,该来的也一定会来。他本是好胜的心性,又怎会不来?”天心道:“师伯说得是。只是弟子不忍重蹈旧路,故欲请师伯出面,劝导于他。不知师伯意下如何?”那老僧顿足道:“冤孽!真是冤孽!”不置可否,转身向门外走去。
天际急道:“师伯,您”迈开大步,便要追出。天宝拉住他道:“师伯面冷心慈,想必已答允了。”又向天心道:“若师伯也说他不动,却该如何?”天心失神道:“只盼他不入江湖才好。”天宝道:“方丈说的是谁?”天心摇头道:“老衲胡乱猜疑,或许不对。”天宝、天际面面相觑,均自生疑。
那老僧出门之后,问了妙清师徒住处,遂奔知客院而来,片时到在一间禅房前。他悄立片刻,正待开口说话,忽见室内走出一僧,满脸笑意道:“不知空如大师驾到,贫僧失礼了。”说着便要跪下身去。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方丈不必客套。”手臂轻抬,托住妙清手肘,拉着他缓步入室。
二人坐定,相视许久,妙清道:“数载不见大师,大师依然健硕如昨。想昔日多承教诲,心下时常感念。”空如笑道:“岁月如刀,愚智难逃。今日得见故人,也自窃喜。”妙清感慨道:“当年蒙大师错爱,得授‘伽蓝指’神功,使贫僧一生受益。每每思及,常念大师之德。”空如道:“贫僧年轻时性情愚佻,专鹜微未之技。方丈至智不惑,切不可因此自误。”妙清点头称是,心下却不以为然。
空如摇头道:“看来虽过了二十年,方丈却依旧如我,未能彻悟因果。”妙清笑道:“前番既已有因,此刻岂能无果?贫僧冒昧前来,正是求个始终。”空如道:“难道方丈定要争个谁是谁非么?”妙清不语,只是低头冷笑。空如心中不快,说道:“实则天下本无是非,皆因众生各怀私欲,才生出诸多夙怨口舌。贫僧此来,只盼方丈”一语未了,忽听妙清冷冷的道:“大师乃贫僧素所仰慕之人,望能收回说词,已全前谊。”空如一怔,失笑道:“这么说,贫僧来得可是冒昧了。”站起身来,便要出门。妙清忙起身道:“贫僧语多谩对,大师休怪。”空如一笑,迈步便行。
只听妙清从后道:“贫僧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师指教。”空如回过头来,见他目光闪烁,疑道:“方丈所问何事?”妙清道:“贫僧数十年不来宝刹,来此不到半日,却看出些古怪。”空如道:“有何古怪?”妙清道:“贵寺之中,隐隐然伏着一股王者之气,而寺后山坳之中,却腾出一团暴戾之气。按说二气相冲,势难同存,何以渐有聚扰之意?这却令人着实费解。”
空如沉声道:“方丈究竟要问甚么?”妙清嘿嘿笑道:“贫僧不过随口说说,并无它意。”空如双目如电,凝视妙清道:“方丈既来践约,想必已炼成了惊人的手段?”言犹未了,右面空荡的袍袖无风自起,疾向妙清头上卷落。妙清惊觉劲风朴面,撩起右掌,搭向来袖;前臂刚触及袖角,猛觉袖上裹着一股雄浑之极的大力,慌乱之下,只得向旁疾闪。不期空如一条大袖比手臂更是灵巧,中途打个转折,又向他背心拂来。
妙清年轻时曾得对方传授武艺,知这位师伯一身武功已到炉火纯青之境,虽是挥袖轻拂,但如受得实了,却比刀削斧砍更具威力,当下双掌齐出,迎上来袖。只听“蓬”地一声,妙清已被震出一丈开外。说也奇怪,他双脚离地而起,落地时却似有人轻轻将他放下,手臂全无酸麻之状,不由暗吃一惊:“他二十年前毁了一臂,武功怎还恁地精强!”
却听空如凄声道:“罪过,罪过!原来你师徒果是如此。”满目伤愁,转身去了。
天宝、天际听师兄喃喃自语,本要出言相询,但见天心目光呆滞,颇有些魂不守舍,也便不再追问。三人默默相对,各有所想。须臾,天宝、天际起身告辞。
天心于二人去后,心中烦躁不减,独自在室内转来转去,脸上阴云竟是愈聚愈浓。忽听背后有人轻咳一声,回头看时,却是空如去而复返。
天心快步上前道:“师伯此去,可说动于他?”空如摇了摇头。天心盯住他道:“师伯看妙清此来,果是要争方丈之位么?”空如嘴唇轻动,似要说些甚么,既而叹息一声,垂下头去。天心道:“师伯有何难言之隐?”空如吁了口气道:“由孽而始,自要以孽而终。老衲行将就木之人,也管不了这些了。”言罢迈步出门。天心追出门来,低声道:“那那人还好么?”空如冷笑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扬长而去,走得无影无踪。
这日清晨,秋风萧瑟,枯叶满地,白衣殿内,群僧肃立。
只见方丈天心端坐首位,天宝、天际伴于其右。天心左侧坐着一个老僧,双目半睁半闭,面上似笑非笑,正是五台僧妙清。他身后立了二人,乃是与他同来的两个徒弟。
大殿东西两侧,坐着数十位僧人,西面一排红衣老僧,个个慈眉善目,面色平和,乃是达摩堂、戒律院的数位长老。东首坐了数人,年纪均在五旬开外,个个龙精虎猛,目光犀利,乃是罗汉堂十几位带功师傅。余下上百名年轻武僧,均着紧身衣裤,束手立在当地。此时殿内僧众虽多,但人人摒息凝神,偌大一个白衣殿上,竟是一片死寂。
静穆之中,只听天心道:“今日为本寺武僧每年一度的秋考,众僧苦炼一年,也有分晓。尚有幸五台山妙清方丈驾到,你等不足之处,妙清方丈自会一一指点。老衲这里先谢过师兄了。”妙清哈哈一笑,起身道:“老衲何许人,敢指教众位高僧?方丈有此一举,足见守约。此事前因后果,也无须说与众人,各位长老自是心知肚明,还望能秉行公正,不偏不倚。老衲这厢深谢了。”说罢向西首一班红衣老僧躬身合十。
他一字一顿的说来,众僧皆不明其故,心想:“他五台山虽是佛门胜地,但与本寺向无瓜葛。这僧人说甚么‘足见守约’、‘秉行公正’云云,不知是从何说起?”只有数位老僧低喧佛号,缓缓点头。
天心笑望妙清道:“不知师兄如何践约?大小事宜,老衲师兄弟等悉听吩咐。”妙清道:“当年方丈并令师以多为胜,颇为人所不齿;今日我师徒三人,更逊当年之势。听方丈所言,似犹有以众欺寡之意。看来千年古刹,众僧云集之地,却没有公道可寻呢。”话音刚落,东首一僧愤然离座道:“大师要比武甚是便利,如何在此蛊惑人心?难道单打独斗,你便能稳操胜券么?”众人循声望去,见此僧五十多岁年纪,燕颔虎颈,身材高大,正是天心的同门师弟天刚。
妙清冷笑道:“老衲不敢妄自尊大,但求讨个公道。想来天刚大师这些年‘大罗汉掌’练得更精纯了吧?”言下大有奚落之意。天刚正要发作,却见西首红衣长老中站起一人,说道:“我少林千百年来领袖群伦,岂无公道可言?方丈大师亦我寺中故旧,如何出此毁谤之言?今日既有老衲等在座,总要使你无憾而去。这一层还请放心。”妙清笑道:“空觉大师仍念香火之情,确是难得!便只怕心下犹存亲疏,分了轻重虚实。”原来这空觉僧乃天心等同门师叔,故妙清有此一语。
空觉年老气沉,也不介意,天际却奋袂而起道:“我师叔是何等身份,既言给你公道,又岂能食言?大师若有本领,大家早早比过,唠唠叨叨,令人气煞!”
妙清道:“首座大师既如此爽快,老衲也不复赘言。”侧身对天心道:“老衲有两个不成器的徒弟,学了几手稀松平常的武功。今日我师徒三人,便与各位比上三场,双方谁能赢得二场,便算胜了。只是与我这徒弟比武者,须是方丈师兄弟门下的弟子才行,而老衲愿向方丈师兄弟中任一人请教。”说话间傲睨众人,状甚轻慢。
殿上不少武僧都是天心、天际的弟子徒孙,猝闻此言,不约而同地想:“这和尚言下大有必胜之意,如此有恃无恐地来我少林寻衅,岂不将我合寺僧众都小觑了么?”人人面现怒容,暗生敌忾之心。
天心微微一笑道:“此法倒也可行,只是拳剑无眼,易造杀孽,这”妙清道:“老衲师徒三人都是井底之蛙,受不了众神僧的三拳两脚,只须各位手下留情便是。”众僧见他言语虽谦,脸上却尽是讥讽之意,均不由心生厌憎。
妙清又道:“比武之事,方丈虽慨然允诺,但其后之事,方丈却未当众言明。”天心微一沉吟,说道:“师兄并令高徒若胜,老衲便将这虚位拱手相让。”此言一出,满座失惊。一干年轻弟子心浮气躁,顿时哗然。众老僧则默默不语,神色冷峻。
忽听东面一人高声道:“要是你们输了,又该如何!”声若奔雷,直震得殿顶悬钟也嗡嗡做响。众人听在耳中,只觉此话实是说到了自己心坎上,都想:“是呀,若是你们输了,又该怎样?”
妙清干笑两声道:“天弘大师这‘狮子吼’神功也算颇为了得,却无须到处乱用。”说到这里,突然眉锋一凛,傲然道:“我师徒若败,今日必自尽于诸位面前!”这一声聚力而发,实如春雷乍响。众人猝不及防,心头俱是一震:“这老僧枯瘦矮小,内力怎会如此了得?”群僧初见妙清行止傲慢,都暗暗不忿,这时摄其威势,心里都冒出一个念头:“说不得他师徒三人,今日真能夺了方丈之位!”
天心笑道:“我等皆佛门弟子,岂能有自戕之举?师兄言重了。慧心,慧宁,你二人下埸请师兄指点一二吧。”一言甫毕,西面人群中走出二人。这二人身高足差了一尺有余,一僧大手大脚,身材魁伟之极,凝立当地,端的不厉而威。另一僧却胖胖墩墩,甚是可笑。
众僧见天心唤出此二人,都长出了口气,心想:“有他二人上埸,对方武功再强,怕也占不到便宜。”原来这二僧皆是慧字辈中数一数二的人物,高个僧慧心乃天心门下首徒,随师二十余年,内外功俱已臻颇高境界。矮个僧慧宁,乃是天际的弟子,一身横练功夫更是侪辈佼佼,无人能及。二人均知此是师门大事,哪敢有丝毫怠慢?来到大殿当中,向天心躬身施礼。
妙清见二人步法凝重,目光皆莹蕴含蓄,知非易与之辈,回身对一人道:“了禅,你去领教一下少林派的绝世神功吧。”那人答应一声,拧身纵起,如一只灰色蝴蝶,轻飘飘落在殿中。众僧见这人身法曼妙,各吃一惊,及见他立在埸上,身躯高大威猛,更是诧异:“以他这等躯干,竟能施出如此迅捷飘逸的身法,那可真是了不起!”
那人立在殿中,傲视一周,旋即冲慧心道:“小僧随师有年,却不成器。今日正要向师兄讨教。”慧心见此僧顾盼之际,颇有名家风范,暗想:“这和尚轻功好高,必是炼些机巧功夫,真实手段未必在我之上。我只需稳扎稳打,时候稍久,自能试其浅深。”合十道:“师兄远来,小僧也正想开开眼界。”左掌斜划,右手五指萁张,一招“大摔碑手”直打了禅前胸。
这“大摔碑手”乃罗汉十八手中的一式,招式朴朴实实,并无多少变化,便是初入门的年轻武僧,亦能将这一式使得中规中矩。高下之别,全在平日用功深浅。这慧心于武学上由繁入简,不鹜虚式,数年来专在这套平实的拳法上浸淫揣模,功力自是不同凡响。此即手掌只挥出尺余,劲风已破空做响,声势夺人。
了禅见对方掌势凝重,劲力含而不露,当下不敢接招,身子向旁微晃,出掌拍向慧心肩头。慧心左掌撩起,骈指点其腕脉。了禅掌到中途,忽打个转折,又向慧心肋下拍落。慧心大袖抛出,如带了千万斤泥沙,缓缓卷向了禅胸口,对其来掌并不理睬。了禅一掌堪堪便要击在对方肋下,忽觉胸口似有大山压来,气息随之一窒,忙收回手掌,运指点向心面门。与此同时,已向后滑出丈余。
众僧见二人一招即离,脸色都甚难看,无不纳罕。只听了禅阴恻恻的道:“好!好罗汉神袖!”随听慧心道:“不错!你的‘伽蓝指’也甚了得。”
原来适才了禅被慧心袖上劲风所击,胸腹间如受重杵,惊怒之下,一指直点慧心面门。慧心匆忙无备,脸上便被“伽蓝指”凌厉的劲气搠中。饶是他内力深厚,头上也是一晕。
二人过了一招,戒意大增,二番交手时,都不敢有半点托大,各以短打小巧路数,伺机而动。二人均年富力强,气力悠长,这时施出脆快绵巧的招式,每出半招,不等用老,便即换式。大殿上只见人影晃动,拳脚飘忽,一时谁攻谁守,谁强谁弱,确也难辩。
众僧有不少都是武学的大行家,眼见二人武功俱是少林一脉,功力招数又相差无几,知这般恶斗下去必有死伤,年老一些的僧人都不住地低喧佛号,摇头叹息。
天心和妙清却存着一般心思,均想彼此二十年未曾谋面,各人武功皆不知底细,两边弟子较艺,正可从旁看出一些端倪来,是以虽见慧心、了禅斗得凶险万分,二人却眸不转睛,色态如常。
慧心与了禅数十招一过,自觉对方功力实是非同小可,及见了禅招术精妙,深合少林拳法宗义,更是焦躁:“我为少林慧字辈首徒,此当师门存亡之际,倘或不胜,当以何面目示人?”耳听两旁年轻武僧齐声呼喊助威,猛地把心一横:“今日若不施我平生绝艺,如何能降服此僧!”拳式斗然一变,纵横开阖,中宫直进,拳上劲风大盛,竟施出一路平生最得意的“少林神打”来。
这“少林神打”本是少林僧空寂所创。空寂壮年时不甚研习经法,专心浸淫武学,江湖上败敌无数。他纵横天下数十年,于五十余岁上揣摩一生所学,穷三年之功,创下这神打之术,实是他一生武学之总汇。后空寂身死邪魔之手,这套武功却幸喜流传。
慧心于三十岁上得天心传授此术,嗣后七八年来,寒暑不辍,苦心研习,已颇有心得;若单以这套拳法论,确已不逊乃师天心半筹。这时只施出数招,殿上劲气便已纵横四溢,拂面如刀。两旁功力稍弱的弟子,均骇然变色,远远退在一旁,心想:“幸亏与他交手的不是我,若是我与师兄动手,如何能挡得了他三招两式?”
众长老见慧心将这路拳法使得如此精绝,淋漓酣畅之中,更隐约透出一股癫狂之气,都露出惊惧、痛楚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幕极不愿看到的埸景。一老僧脱口道:“罪过,罪过!当年空寂师兄创下这等拳法,确是害已害人呢!”语中流露出无尽的悲切凄凉。旁过几位老僧受了感染,也都叹息不止。
慧心求胜心切,拳上招术益发凌厉,劲风到处,竟将几丈外数位空学辈老僧的胡须也吹了起来。二十招一过,了禅再不能如前时那般从容攻守,趋避进退之际,渐露踟蹰之意,每出一招,似都怕与慧心浑实的劲力相碰。如此一来,慧心每每攻出五招,他却只能勉强回击两三招。
二人闪展腾挪,倏忽间又斗数招,了禅已明显露出支绌之状。只是他轻功颇高,身当此时,便不求上步抢势,身子随着慧心拳风左右飘摇,欲以灵动身法化解来拳劲力。
殿上阅历深厚的僧人见了禅高大的身躯似一只扑花浪蝶,在慧心身周飘忽飞舞,虽也佩服他轻功了得,却知如此斗法,实是有败无胜。罗汉堂数位带功师傅看出了禅欲以此法耗损慧心功力,都露出鄙夷之情,心道:“这僧人好没见识!似这般应对,不出五十招便成劣势,百余招上必败无疑。那慧心内力甚深,岂是百余招内便能枯竭的?”有几人按捺不住,高声喝道:“慧心,快将这僧人打发了便是!”慧心听几位师叔出言鼓励,精神大振,手上妙招层出不穷,眨眼间又将了禅逼退数步。
天宝于二人争斗之际,一直静静观望,这时见了禅闪避不迭,也现喜色,微笑着望向妙清,欲观其窘急之态。及见妙清脸上仍挂着一丝冷笑,目中刻毒之意比前时更浓,心道:“莫非他师徒三人果是技高一筹,有反败为胜之术?”他身为监寺大师,武学上自有惊人艺业,眼见了禅功力不凡,却绝未脱出少林派武学的羁绊,愈发起疑:“这个了禅武功虽是不错,但以功力论,似乎尚逊慧心一筹,何以他师徒三人仍是好整以暇,一幅胸有成竹之态?”突然想到:“难道长老们私下传言之事,是真的不成?”侧目向天心望去,只见他非但毫无喜色,眉宇间竟似罩了一层严霜,不由暗惊:“若真是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便在这时,忽听得慧心大叫一声,身子霍地飞起,布袋般摔在数丈之外,落地时背心着地,脑袋重重撞在地上,手足全无支撑之能。这一变突兀之极!众人被眼前一幕惊呆了,都不信所见是真。须知似慧心这等身手之人,便是被强敌击出,在空中也能极力稳住身形,即使身受重伤,落地时也断不会跌得如此狼狈。
两旁年轻弟子纷纷拥上前来,将慧心搀起。慧心面白如纸,喘息半天,一口气方得调顺,目露惊恐道:“你你使出这”说到此处,淤血猛地喷出,一时又是愤怒,又充满了困惑不解。
原来他适才与了禅相斗,虽占了上风,但每与对方手臂相碰,均感有一股极古怪的力道传入己身,自家拳劲愈强,传来的怪力愈是蓬勃不息。这力道一经钻入,立时在体内四处乱窜,似与自家所习的本门内功极不调和。二者初时稍做碰撞,便即分开,渐渐纠缠咬噬,混杂在一起,竟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